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在声音的记录与重放领域,多声道环绕更能让人感受到节目的“原汁原味”和”如临现场“的气氛,能够比立体声传达更多的信息。随着DVD、SACD的日益普及、数字电视的兴起.环绕在我国将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

  • 标签: 多声道环绕声 音乐会 录音 SACD 数字电视 立体声
  • 简介:环绕时代的声音记录格式(上)标题提示:1引言2技术指标和光盘尺寸3.光学部件的结构4光盘类型

  • 标签: SACD 环绕声 编码 扇区格式
  • 简介:1,两种类型的多声道混音方式有两种类型的多声道混音方式,一种是以声场表现为主的混音,另一种是凭借经验将多声道应用于创作新音乐为主的混音。这两者之间有着重大差别。服部文雄是古典音乐的录音工程师,并有CD-4混音的经验,负责以声场表现为主的混音,高田英男一直从事通俗音乐录音,所以负责以创作新音乐为主的多声道混音。

  • 标签: 多声道环绕声 音乐录音 混音 古典音乐 CD-4 工程师
  • 简介:体育运动为环绕在电视转播中的应用提供了极好的声音素材。在本文的(上)当中分析了哪些方面的信息需要通过声音来表现。在文章的(下)当中,将把这些分析结果应用到实践中来,通过具体项目来探讨环绕在体育电视转播的应用。本篇将以篮球比赛为例。

  • 标签: 环绕声制作 电视转播 体育运动 环绕声技术 应用 实例
  • 简介:”娱乐体验的一半是来自声音“,这是《星球大战》导演乔治·卢卡斯深刻体会到声音在娱乐中的作用后给出的总结。同样,《教父》的导演科波拉也表示说:”长期以来,我们意识到声音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朋友,因为它至少替你完成了50%的工作。“尽管他们讲的都是电影的声音,但对于包括电视、IPTV.OTT整个娱乐产业而言都同样有着指导意义,声音在娱乐体验中担负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 标签: 环绕声制作 综艺类节目 播出 娱乐体验 《星球大战》 《教父》
  • 简介:3月23日下午,捷利专业电声工程公司在北京梅地亚举办SRS数字音频多声道播出与制作研讨会。SRS公司于1993年作为HughesAircraft公司的衍生品而创立,最终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独立音频技术特许企业之一,拥有114项世界范围的专利,总部设在美国南加州,在欧洲、日本、韩国及香港有分支机构。

  • 标签: SRS 技术研讨会 数字环绕声 工程公司 世界范围 数字音频
  • 简介:目前多声道环绕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广播电视和音像制作领域,人们对多声道环绕理论的研究也日益深入,随着时间的推移,环绕节目的录音和制作必然会成为演播室制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由于国内大部分广播电视和音像制作机构使用的设备都是针对双声道立体声制作而设置的,因此当升级为多声道环绕制作系统时,必然要一定的投资。另外,制作多声道环绕节目时还必须考虑双声道立体声制作不曾出现的因素。本文就以上问题进行较详尽的探讨。

  • 标签: 多声道环绕声 双声道立体声 制作系统 节目 广播电视 演播室
  • 简介:为电视观众建立一个合适的环绕声场.是体育比赛转播环绕制作的第一步。环绕声场的建立需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空间定位问题。也就是制作人希望电视观众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比赛实况、聆听环绕效果时,相当于坐在现场的什么位置。第二.临场气氛问题。

  • 标签: 环绕声制作 体育比赛 转播 设计 体操 奥运
  • 简介:北京奥运会的电视转播将全面采用高清晰度电视技术,与此同时,国际电视信号公用信号中的音频公用信号将采用5.1环绕技术进行制作和传输。这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和2006年都灵冬奥会部分采用高清技术后,首次在大型国际体育赛事转播中全面使用。本文将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5.1环绕技术在奥运转播中的应用作初步的探讨,

  • 标签: 环绕声技术 北京奥运会 电视转播 应用 2004年雅典奥运会 电视信号
  • 简介:早在上世纪70年代,电影就采用了杜比4通道环绕技术,1977年上映的《星球大战》获得巨大成功,杜比环绕功不可没,此后环绕技术在电影中得到迅速普及。90年代初,电影进入数字环绕时代,各大影片的声音无一例外都是环绕格式,丰富的临场感和震撼人心的音效使影片如虎添翼,把大量的观众重新拉回了影院,为发行商带来了丰厚的效益。

  • 标签: 数字电视 杜比技术 环绕声技术 《星球大战》 1977年 环绕声格式
  • 简介:夏新最近在国内率先推出了一款无线环绕家庭影院——Pro-28,采用了其自主开发且是国内首创的FSK调制无线环绕技术,使得两只环绕音箱Pro-260SR在保持原有音质的同时,摆脱了与功放间的线材束缚。Pro-28的推出使得家庭娱乐终端更人性化,同时也意味着为国内家庭影院行业翻开了新的一页。

  • 标签: PRO-28 家庭影院 无线 环绕音箱 功放 环绕声
  • 简介:当1911年乔托·卡努多发表《第七艺术宣言》的时候,人们只是将电影看作一种纯粹的视觉艺术,一门于建筑、音乐、诗歌、绘画、舞蹈和雕塑之外的独立艺术。直到1927年,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的出现,人们终于能够将视觉与听觉结合起来欣赏到电影的魅力,也使电影更加符合人们感知客观世界的规律和心理需求。电影的声音拓展了电影艺术的表现空间,突破画框的限制,激发观众的想象力。

  • 标签: 电影声音 后期制作系统 环绕立体声 5.1声道 视觉艺术 心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