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为利用太阳能获得稳定持续的高温空气工质,除了有效集热外,还需要解决因太阳辐射强度变化导致输出工质温度波动的问题。在性能优良的太阳能集热系统中采用蓄热技术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根据给定的设计目标,研究将-相变蓄热材料季戊四醇应用到太阳能集热蓄热一体化的实验装置中。实验结果表明:按集热蓄热一体化思路设计的实验装置,集热单元能够输出最高温度超过220℃的高温空气,蓄热单元能够将高温空气的温度稳定在蓄热材料的相变温度附近。并且随着蓄热管级数的增加,空气出口温度稳定的时间就越长,为利用太阳能获得稳定持续的高温热媒工质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太阳能 高温空气 相变蓄热
  • 简介: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液体氩与固体界面的相互作用性质,得到了一定温度下氩的饱和压力参数与壁尺度的关系.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微尺度下液体的饱和性质存在尺度效应.固体壁面尺度越小,液体氩的饱和压力越低;当固体壁面尺度增加时,液体氩的饱和压力也随之增加;固体壁面尺度超过一定值后,液体氩的饱和压力与大容积下液体氩的饱和压力一致.

  • 标签: 尺度效应 微尺度 饱和压力 分子动力学模拟 热力学
  • 简介:建立了5000t/d的水泥线篦冷机的三维仿真模型。采用UDFs编程耦合熟料的气传热模型,得到了篦冷机内部的流场及温度场分布。讨论了取热口的位置对篦冷机有效利用热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取热口会显著提高篦冷机的有效热量利用率;当高温取热口的位置在第一段蓖筛的末段,中温取热口在第二段蓖筛的末段时,有效利用热量利用率最高。

  • 标签: 篦冷机 水泥熟料 多孔介质 数值模拟
  • 简介:采用Realizablek-ε湍流模型和离散颗粒随机轨道模型,对东方电厂某300MW四角切圆锅炉炉内的气两相流动特性进行了不同负荷的数值研究。采用非交错网格的SIMPLE差分格式对流场进行求解,得出不同工况下的速度场和颗粒质量浓度场分布,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工况二速度场和颗粒质量浓度场分布较为合理。

  • 标签: 切圆锅炉 负荷 气固两相流 数值研究
  • 简介:应用三维颗粒动态分析仪(3D-PDA)对方形水平管道内的气两相流进行了测试.实验采用的颗粒为玻璃微珠,对不同工况下的水平方向(主流方向)的平均速度和湍流强度进行了讨论.发现在垂直截面上的速度分布呈上部高而下部低的分布特点,且随平均风速、颗粒体积分数和粒径的增大这种不均匀分布有加剧的趋势.湍流强度中心位置较低,而靠近壁面的位置较高,尤其是底部湍流强度更大一些.在大部分位置颗粒相的速度滞后于气相,在边壁附近特别是底部壁面附近颗粒速度较气相速度稍大.颗粒体积分数沿垂直方向上分布较均匀,越靠近壁面颗粒体积分数越高,在管道的底部和垂直壁面的交角附近颗粒体积分数最高.

  • 标签: 水平矩形管 气固两相流 三维颗粒动态分析仪 流体力学 湍流强度
  • 简介:利用传热模拟计算,研究了地源热泵(GSHP)地能利用中群系统初态因素对温变特性的影响规律.探讨地下初始温度、群基本构造尺寸等对地下土壤温度场分布的影响.指出土壤初始温度是决定土壤源热泵运行的重要因素,初始温度提高1倍,系统运行时间和输出总热量增加约24倍.小井径对负荷因素影响更加敏感,相同的热负荷下,热流密度高,温度场变化剧烈.对于大井径而言,温度场变化相对平缓,但更易于发生间传热交互影响.初态因素是强化地能利用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据此合理布置大区域群意义重大.

  • 标签: 地下 土壤源热泵 地源热泵 传热 重大 土壤温度场
  • 简介:基于含水层储能水、热运移的基本理论与控制方程,针对地下咸水层储能过程中渗流溶液密度及黏滞系数变化显著的特点,对现有的地下含水层储能数学模型进行修正、完善,建立地下成水层耦合储能模型,探索不同储能模式下含水层温度场变化规律及阶段性热量运移特征。研究结果得到,采用地下原水与去离子水回灌时,在储热运行期与间歇停运期粗粉砂层中热作用半径变化率分别为0.272、0.008、0.348、-0.040m/d。在储能阶段,伴随回灌溶液温度上升、盐度降低,地下水渗流速度上升,导致对流传热与热弥散效应增强;间歇阶段,则由于地下成水与回灌溶液间盐度梯度增大,在分子扩散作用下回灌溶液温度场影响范围减弱。

  • 标签: 咸水层储能 耦合模型 热量运移 溶质运移 储能模式
  • 简介:德州和能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电力电子、工业自动化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集电力电子、自动控制系统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民营企业。公司主营光伏并网逆变器、光伏电池MPPT控制器、有源电力滤波器、锅炉节能控制系统等。

  • 标签: 电能质量 德州 高科技民营企业 MPPT控制器 有源电力滤波器 工业自动化
  • 简介:现在多晶硅晶锭生长工艺的主要特点是:长晶方向为由下往上,这就使得分凝系数大于1的极少部分金属原子及氧原子集中分布在晶锭底部,大部分分凝系数小于1的金属原子及大部分非金属原子分布在铸锭的顶部,这使得少子寿命呈现低部和顶部低、中间高的分布趋势;同时,由于坩埚及SiN粉末中金属杂质的扩散,多晶硅晶锭四周晶棒靠坩埚面少子寿命偏低。目前国内外关于电池片的少子寿命与电池质量关系的研究报道很多,但是尚没有把多晶硅晶锭生长、晶锭不同位置对应硅片少子寿命,以及晶锭不同位置对应电池片质量相关联起来的研究报告。本文通过精细的试验安排、测试分析及总结,把多晶硅晶锭生长、晶锭不同位置对应硅片少子寿命及其对应电池片质量相互关联起来,同时找到了电池端电池片质量异较大的最根本原因,并且通过试验从根本上给出了提高电池端电池片质量稳定性的方向,提高多晶收率的同时提高了电池片平均效益0.2%。

  • 标签: 少子寿命 多晶硅晶锭 电池效益 分凝系数
  • 简介:去了远方动力之后我才恍然大悟,有些公司虽然也自称生产控制器,但是实际情况有可能是仅仅把别人生产的东西贴上自己的牌子而已。

  • 标签: 产品质量 价格 控制器 生产
  • 简介:给出了变质量体系能量转换及储存技术的基本概念,讨论了在变质量体系能量转换及储存技术充能过程中因质量变化所产生的内部扰动的系统充能过程的动态特性.结果表明,当充能始、终溶液储罐内溴化锂质量分数差为0.11时,蓄能系统中仅用了一个0.6m3的溶液储罐和一个0.17m3的水储罐可储存109kWh的制冷潜能,转移电网负荷23.3kWh,蓄能系统运行的COP值可达到4.67.

  • 标签: 变质量 能量转换 扰动 溶液 内部 蓄能
  • 简介:用三维湍流N-S方程以及颗粒轨道模型描述气氢/煤油/液氧三组元发动机内部喷雾两相湍流燃烧过程.气相化学反应速率由Arrhenius公式计算.采用19步详细反应动力学模型来描述氢氧反应,三步总包反应模型来描述煤油与氧反应.通过耦合求解气液两相流模型方程,得到了三组元发动机的燃烧流场,并与热试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同时分析比较了增加氢的质量分数三组元工况以及只有煤油/液氧的两组元工况下的不同流场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煤油燃料中增加适量的氢有利于缩短煤油液滴蒸发距离,提高燃烧性能.

  • 标签: 三组元火箭发动机 喷雾燃烧 数值模拟 燃烧性能 物理模型
  • 简介:2007年1月16日,太阳能热水器质量分析暨技术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国家太阳能热水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热利用专业委员会、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太阳能热利用专业委员会、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主办,山东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协办。来自全国太阳能热水器主要产区的100多位企业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研讨会结合2006年太阳能热水器国家监督抽查结果,针对我国太阳能热水器质量水平和技术发展方向与趋势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

  • 标签: 太阳能热水器 技术发展方向 质量分析 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太阳能热利用 专业委员会
  • 简介:一、概述随着光伏产业在全球各地的蓬勃发展,与其相关的各类企业大量涌现,组件产能与供应量飞速增长,与此同时,不少企业受自身工艺、技术水平等的制约或为追求短期利益,所生产的组件存在着不少质量问题或隐患。光伏组件作为光伏应用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其质量水平的高低对客户的利益、使用乃至人身安全都会造成直接影响。此外,光伏组件质量良莠不齐也造成了整个光伏产业秩序混乱和恶性循环,因此解决组件产品质量问题并对组件生产与供应所有环节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成为当务之急。

  • 标签: 产品质量问题 质量监控 供应链 开发商 光伏组件 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