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某硫化镍电解阳极液中含有少量贵金属,这部分贵金属在净化除铁时绝大部分进入一次铁渣,最终随铁钒渣外排。对此,本文利用贵金属离子的不稳定性及容易硫化沉淀的特性,加强一次铁渣酸溶,之后,在一次铁渣酸溶后液中加入沉淀剂沉淀贵金属离子,过滤后,滤渣为回收的贵金属渣;滤液再采用黄钠铁矾法除铁,外排的铁矾渣渣中的PI、Pd、Au含量由原来的10-20g/t降至1g/t左右,分散于阳极液中90%以上的Pt、Pd、Au得到回收。本研究的应用,避免了贵金属的分散损失,工艺简单,现场容易实施,对生产不带来影响,为铁矾渣的直接开路创造了条件。

  • 标签: 一次铁渣 阳极液贵金属镍电解黄钠铁钒渣综合回收
  • 简介:利用贫化电炉渣含CaO和MgO低,锍对金银铂钯等贵金属捕集效果好的特点,处理含CaO和MgO高的贵金属精矿,金银铂钯回收率达到90%以上,回收率较高,利用贫化炉处理复杂贵金属精矿可行。

  • 标签: 贵金属 贫化炉
  • 简介:近年来,贵州省根据本地重金属污染特点,对重金属污染防治进行了有益实践。采取有效措施,治理历史遗留废渣,防治重金属污染水源地,同时还形成了成熟的相关制度、标准和技术指南,为进一步治理重金属污染积累了经验。1综合施治历史遗留废渣对汞渣进行固化处理,开展涉汞尾矿库地质环境综合整治。

  • 标签: 重金属污染治理 综合整治 固化处理 土壤污染 水源地 有益实践
  • 简介:铜阳极泥在新建金银硒生产线中经加压浸出或硫酸化焙烧后得到的渣进入卡尔多炉进行熔炼、吹炼,得到的熔炼渣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硅、一定量的镍、铜碱金属,还有较高含量的贵金属。为了进一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减少可预见的固废污染。本文研究了合金熔炼炉渣中有价金属的综合回收。首先通过碱浸处理将熔炼炉渣中的硅酸盐破坏掉,使其大部分成分转化为氢氧化物或氧化物形态;然后通过酸浸处理将碱浸渣中的镍、铜浸出;酸浸液和碱浸液中和,得到镍、铜的氢氧化物沉淀;最后通过H2SO4-NaCI+NaCIO,体系对酸浸渣进行浸金试验,浸金液中的金通过草酸还原得到金粉。熔炼渣经过碱浸、酸浸和浸金处理,从而达到熔炼炉渣中有价金属的综合回收。

  • 标签: 熔炼炉渣 碱浸 酸浸 浸金
  • 简介:本文在分析某企业铜钴渣有价金属化学物相的基础上,提出了硫酸浸出回收渣中铜钴的工艺。通过试验研究,基本确定了在控制浸出温度80℃、液固比7:1、亚硫酸钠加入量10%、时间5h、初始酸度2mol/1下,可以使铜钴渣中铜、钻、铁的浸出率分别达到62.56—67.62%、70.39~73.93%、69.50~73.39%之间,渣含钻可以降至0.092%以下,证明了采用硫酸介质浸出工艺,从铜钴渣中回收有价金属的工艺可行的。

  • 标签: 铜钴矿渣 浸出率
  • 简介:本文介绍了立式金属还原炉及配套设备的结构形式,包括炉体的结构设计、布气方式、物料输送冷却以及控制系统。进一步阐明了炉子安全防爆措施和物料的冷却方式,该炉体结构改进了炉内加热丝的布置,特别是炉内还原气体的均匀散布采用树权式结构属于创新研发,对于提高还原气体的利用率具有重大意义。该结构设计延长了炉子寿命,能够连续还原,提高了效率,节约能源。

  • 标签: 还原炉 结构 冷却 还原气体 控制
  • 简介:设计了一种双辊铸轧法凝固速率快的异径双辊铸轧法,并将其冷却速率与快速凝固做了对比,结论表明,该工艺的冷却速率不及快速凝固。讨论了布流宽度,实验结果表明非完全布流有利于熔池稳定性。探讨了成形机理,将成形过程分为预冷区、过渡区、高黏区、微轧区及空冷区。

  • 标签: 凝固速率 布流宽度 成形机理
  • 简介:分析了国内露天转地下开采技术的发展现状,在结合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介绍了金属矿山露天转地下开采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 标签: 金属矿山 露天转地下 开采现状 对策
  • 简介:据广东医科大学药学院获悉,该学院通过国际合作,成功合成了2个罕见的纳米孔稀土金属一有机骨架材料,该材料可作为荧光探针高效检测铁离子等金属离子浓度,可为皮肤病和贫血症等疾病中Fe^3+的定量分析以及环境中Fe^3+的监测提供简单、高效的检测方法。

  • 标签: 定量检测 荧光探针 稀土金属 新材料 合成 FE^3+
  • 简介: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0%(下同,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较11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从环比看,12月份,

  • 标签: 有色金属 产量 国家统计局 数据显示 价格因素 增加值
  • 简介:10月25日下午,“纳米稀土材料在金属耐磨材料中应用关键技术研究”科技攻关项目验收会在安徽工业大学佳山校区会议中心举行,验收专家组由来自安徽工程大学、南京工程学院、马钢股份有限公司、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五位专家组成。会上,安徽工业大学副校长魏先文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发展概况以及学校在学生培养、科技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绩。安徽省科技厅高新处司大杰就验收要求作了说明。

  • 标签: 金属耐磨材料 纳米稀土材料 技术 应用 马钢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工业大学
  • 简介:【人物档案】王国珍,1935年11月出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64年2月至1996年在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工作,历任组长、副科长、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党委组织部部长、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等职,曾兼任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环境评价公司经理,1987年至1994年被聘为国务院稀土领导小组稀土专家组成员,任产业组组长,1994年至2006年被国家发改委聘为稀土专家组成员。

  • 标签: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 稀土 专家 防护技术 稀有金属 开拓者
  • 简介:通过分析工程实践中钢铁厂选址方法和遵循的基本原则,以重钢-POSCOFINEX综合钢厂为例,从产业规划和城市规划、工业布局、土地利用、原料和燃料供应、交通运输条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介绍了钢铁厂项目选址及节约集约用地的措施,最后通过用地指标直观的体现了节约集约用地的成效。

  • 标签: 建设项目 项目选址 集约用地
  • 简介:我国铜板带材生产企业众多,钟罩炉被广泛用于紫铜、青铜、黄铜和白铜带材退火。在用钟罩炉对铜板带材退火后,经常出现铜板带材粘结缺陷,尤其对厚度较薄铜板带材退火时,粘结严重,成为影响企业产品质量和成材率的重要因素。因此,理清影响铜板带材粘结缺陷因素,避免粘结产生,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显得十分必要。

  • 标签: 钟罩炉 铜板带 退火 粘结 控制
  • 简介:通过利用SolidWorks软件对某型号吊钩进行三维建模,并通过内置的simulation对其进行仿真运算及有限元分析,得到吊钩应力与形变云图,从而得到吊钩的最大应力与最大形变。通过得到的分析结果与材料的特性作比较,以确定吊钩是可以正常工作的,保证吊钩可以安全生产。

  • 标签: 吊钩 SOLIDWORKS 有限元分析
  • 简介:在实验室完成不锈钢表面机械抛光实验,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分析表明,影响抛光缺陷的主要因素分三大类:基体硬质夹杂物、原始表面质量以及抛光工艺中的机械划伤。针对各种缺陷的产生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通过对炼钢工艺进行夹杂物塑性化控制,减少硬质夹杂物的数量,以及通过调整后续轧制工艺,可避免表面凹坑,提高表面质量,从而较少表面抛光缺陷的产生。

  • 标签: 不锈钢 机械抛光 表面缺陷 夹杂物
  • 简介:通过断口分析、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检测、非金属夹杂物测定和显微组织分析对PC钢棒30MnSi断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钢棒断裂的主要原因为:热处理工艺不当,导致PC钢棒硬度不均匀;30MnSi钢出钢后的精炼剂不当,导致钢棒中含有硅酸盐类夹杂物和球状氧化物夹杂,从而导致综合力学性能降低,最终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断裂。建议:热处理过程中控制加热的速度和冷却的速度,避免出现钢棒硬度的不均匀;全程保护浇注,出钢后对钢水进行钙处理,使夹杂物变成容易从钢水中排出的钙铝酸盐,以减少30MnSi钢中夹杂物的含量。

  • 标签: PC钢棒 失效分析 断裂 30MnSi
  • 简介:通过对转炉炼钢技术的研究,分析了转炉炼钢技术的发展现状,阐述了转炉炼钢技术的应用,并总结了转炉炼钢技术的发展进步之处。对转炉炼钢新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促进了生产技术的发展以及节能减排的优化,为转炉炼钢技术的成熟和完善提供参考。

  • 标签: 转炉炼钢 技术进步 新技术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