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介绍世界循环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具有代表性的先进发达国家德国和日本的发展进程,我国有色企业目前发展循环经济的做法、取得的成绩及经验。目前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未来公司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议。

  • 标签: 循环经济 取得经验 存在问题 建议
  • 简介: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经济快速发展,资源被大量消耗,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日益明显,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结合我国经济和环境发展现状,通过探讨我国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分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寻求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 标签: 环境保护 经济发展 协调发展 对策
  • 简介:对金川集团有色金属矿山固体废物利用所存在的现状、特点及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有色金属工业循环经济,应综合开发利用尾矿、废石,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强化管理职能、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实行矿山尾矿信息化管理等措施,达到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

  • 标签: 有色金属 固体废物 循环经济
  • 简介:稀土在能源、信息、环保、保健、农业和国防等方面都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发挥着“工业味精”、“新材料的宝库”和“健康的保护神”等重要作用.稀土被视为战略性的资源,是推动21世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材料.稀土是光、电、磁等功能材料关键而又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各国在高科技、国防尖端技术和产业发展中的竞争焦点.稀土材料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在近几十年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尤为显著.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科技发展和创新过程中,充分、有效地利用专利文献.

  • 标签: 稀土材料 专利文献 新兴产业 “十一五” 组成部分 功能材料
  • 简介:冶金、化工、电镀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含铬废水,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文章介绍了几种含铬废水的治理技术,包括化学还原法、电解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以及生物法,阐述了各技术的优缺点,并展望了含铬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生物处理技术具有成本低、效益高和不造成二次污染等优点,在含铬废水处理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 标签: 含铬废水 生物法 处理技术
  • 简介:针对卢安夏矿带陡倾角区矿体已开采完毕,所剩缓倾角矿体产状复杂、岩石条件差,属于典型难采矿体,尝试过多种采矿方法,均未收到理想效果的难题。介绍了缓倾斜矿体开采中使用过的几种采矿方法,并分析了采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结合当前国内外缓倾斜矿体开采技术的现状,提出了实现卢安夏缓倾斜矿安全高效两点建议:改进支护手段以保证工程稳定、革新采矿方法以改善经济指标。

  • 标签: 缓倾斜矿体 开采技术现状 发展趋势 长壁式切顶房柱充填法 单分段崩落法
  • 简介:金川公司是全球知名的采、选、冶配套的大型有色冶金和化工联合企业,是中国最大的镍钴铂族金属生产企业和中国第三大铜生产企业,作为资源类企业的发展,需要有效的推进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 标签: 金川公司 有色冶金 可持续发展
  • 简介:为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和“减量化优先”为原则,各地和各公司都在积极推动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规划。结合实例探讨了循环经济发展工业园区的综合规划设计的思路,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 标签: 循环经济 减量化 再使用 资源化 可持续发展 规划实施
  • 简介:本文在系统阐述循环经济的内涵、固有观点及发展循环经济主要途径的前提下,通过全面回顾金川公司强化用水管理、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提高二氧化硫利用率、催生循环经济产业链、积极修复“废坝废山”、打造城市旅游“新亮点”、延伸产业链条、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全力构建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路径,提出了贯彻科学发展观和生态学理念,健全系统的制度保障体系,遵循循环经济“3R”原则,充分发挥金川公司的主体作用和政府的协调作用,进行产业集群生态规划和分工协作,加强产业集群的环境建设,营造适合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快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金川公司循环经济发展的创新机制,旨在通过研讨,进一步促进金川公司循环经济的发展

  • 标签: 循环经济 倍增效益 培育 经济增长点
  • 简介:建筑节能在我国已广泛开展,成为建筑设计强制性标准,可是建筑节能设计虽然满足建筑节能规范要求,但由于设计缺陷以及施工方法、材料选用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导致建筑节能效果不理想。在此,结合自身多年的施工管理实践经验,针对建筑节能设计的一些构造,重点阐述节能设计及施工注意的一些问题,克服设计、施工缺陷,保障建筑节能在实际工程中发挥最大作用。

  • 标签: 建筑 节能 设计 施工 缺陷 改进措施
  • 简介:中国铜矿资源虽居全球10位之内,但不少产地固交通闭塞,矿石品位偏低,近期难以利用,铜矿资源仍然是国内短缺矿种之一。铜矿是新疆开发利用较早的一个矿种,据考证其历史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如尼勒克县境内的奴拉赛铜矿,在公元前400—600年前已开采,其古矿坑深达80余米。从清代到新中国成立前被间歇性开采利用的铜矿,有库车县境内的恰克玛克铜矿、乌鲁木齐的达坂城铜矿、木垒的波斯唐铜矿,以及阿克陶县境内的卡拉玛铜矿等。但真正有突破性进展,并取得丰硕找矿成果,还是80年代中期之后。继80年代初期,新疆地矿局第四地质大队发现了大型规模的喀拉通:克铜镍矿床后,80年代中期,新疆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在哈密地区又发现了大型规模的黄山、黄山东等酮镍矿床,90年代中期,新疆地矿局第四地质大队对阿舍勒大型富铜矿床的发现和查明,以及90年代后期,新疆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在哈密地区发现的土屋、土屋东和延东大型斑岩铜矿,不仅彻底结束了新疆缺铜少镍的历史篇章,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铜镍资源的紧张局面。

  • 标签: 铜镍矿床 新疆 铜矿资源 开发利用 哈密地区 地矿局
  • 简介:金川集团龙首矿为高应力复杂破碎岩体,矿区岩体流变特性显著,巷道围岩变形量大,变形持续时间长;为有效控制巷道收敛变形,矿山采用了双层喷锚网支护的支护加固措施。为探究矿山当前的巷道支护效果,进行了现场锚杆应力和巷道收敛变形监测,结果表明:巷道锚杆整体托锚力较低,一般为锚杆锚固能力的6.67%~23.33%,为此提出了增强支护效果的建议措施;巷道围岩变形量呈现缓慢增加趋势,变形速率有减缓趋势,水平方向收敛大于垂直方向收敛,平均收敛速率0.09—0.19mm/d,处于减速变形阶段,巷道整体稳定状态良好,取得了相对较好的支护加固效果。

  • 标签: 复杂破碎围岩 巷道支护 锚固机理 变形监测 支护效果
  • 简介:根据某铜冶炼转炉渣的性质特点,从炉渣试验研究和工艺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提出了适宜的炉渣渣选工艺,经过大冶渣选厂生产实践证明,主要技术指标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炉渣的综合利用对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冶炼转炉渣 工艺矿物学 选矿工艺 单体解离度 渣选矿
  • 简介:在对SCR燃烧样气CO检测系统设备原理、结构性能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先进经验,改进样气预处理部件技术,成功地解决了CO检测系统在液化气生产条件下,预处理单元脱水效果差所带来的分析仪进水等系统维护问题,实现了对SCR铜杆氧含量控制的稳定。并结合对CO检测系统的维护实践,提出了对CO分析系统的维护要点。

  • 标签: SCR 氧含量 铜杆 分析仪 CO 检测系统
  • 简介:锡矿山闪星锑业有限公司南矿选厂为我国典型的硫化锑矿选厂,其浮选尾矿中含有锑品位为0.20%硫氧混合锑矿,经过试验研究,采用浮选一重选联合工艺能有效回收尾矿中的锑矿物,成本低,效益显著。

  • 标签: 硫化锑矿 氧化锑矿 尾矿回收 重选 浮选
  • 简介:锡矿山锑矿采选厂为提高充填料浆浓度,防止采场充填水泛滥,满足浅部中段残矿和保安矿柱回采的需要,试验应用了尾矿似膏体充填工艺。该充填工艺采用水泥、粉煤灰、分级尾矿、水制成尾矿似膏体,使用柱塞泵高浓度输送至采场充填,自2012年7月投产以来,已充填14500m^3。实践表明,该充填工艺输送浓度达到了74%~76%,充填料浆成本为62.18元/m^3,充填体抗压强度1.5MPa,满足了采矿安全生产需要,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 标签: 分级尾矿 尾矿似膏体 充填 输送浓度
  • 简介:“零星检修”的结算以“单位工程”的定额标准执行,二者属性相同,但是实际上存在一定差别,而由此也给业主和施工方的结算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如何更好的开展零星检修结算业务呢?必须以客观施工情况为基础,从单位工程结算定额着手,将分析单位工程及零星检修的不同之处作为切入点。求同存异,对差异进行分析比较,把握二者存在的人工消耗量在工程直接费中占比的关键点,从而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 标签: 零星检修 单位工程 企业定额 人工 结算
  • 简介:采用化学共沉淀法来制备ITO纳米粉末,探讨了反应终点pH值(分别为7,8及9)和煅烧温度(分别为350℃,650℃,750cc及850℃)对ITO粉体性能的影响,借助TG—DSC、XRD、SEM、HRTEM、FT-IR等分析手段对粉体进行了表征。得到如下结论:在液相中加入硅酸钠,反应温度为60℃,反应终点pH值为8,老化制度为60min,煅烧制度为750℃/2h的工艺条件下,所制得的ITO纳米粉不含SnO2相,呈显著的单相结构,是一种立方结构的In2O3固溶体;粉体粒径在30—60nm之间,比表面积为34.26m^3/g,形貌为近球形,颗粒均匀,且分散性能良好,在波数840—3164cm。范围内对红外光的反射率高达66%~94%。

  • 标签: 纳米粉末 化学共沉淀 前驱体 I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