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程序对本刊记者表示,在关注页岩等非常规天然的同时,我国还有另外一种已经初露锋芒,但在我国还远远未被重视的非常规天然-生物天然。程序介绍说,任何有机物在无氧条件下,都可发生微生物厌氧发酵而产生沼气,再经过净化和提纯,就成为与常规天然完全同质的生物天然,又称生物甲烷。

  • 标签: 非常规天然气 微生物 页岩气 煤层气 开发 中国农业大学
  • 简介:<正>俄罗斯最大的多元化工业集团之一GAZ集团与俄罗斯天然工业股份公司于2013年6月21日宣布,双方同意合作使用天然作为汽车燃料。两家公司之间合作的目标是在俄罗斯开发和实施不同类别的燃气发动机汽车,以及为天然作为汽车燃料国内市场的开发创造有利条件。

  • 标签: 汽车燃料 GAZ 天然气汽车 燃气发动机 商用车 国内市场
  • 简介:<正>国际能源署(IEA)称,2000~2010年之间,天然气在道路运输的需求已增长了10倍,但由于美国的页岩生产热潮使美国拥有廉价的天然,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的空气污染和对石油的依赖,这有望使天然发展成一个更主流的燃料。国际能源署指出,天然气在未来五年内将会成为新的重要的运输燃料,在该领域将提高对石

  • 标签: 天然气生产 运输燃料 国际能源署 页岩气 道路运输 空气污染
  • 简介:新世纪以来,中国天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消费快速增长,储产量保持增长高峰,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市场化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多元化供气格局基本形成,中国在世界天然市场中的角色正在发生重大转变。未来10~20年,中国仍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面对严峻的资源与环境挑战,天然需求仍将进一步增大,供应能力大幅提升,中国将在全球市场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天然气产业 中国 展望 天然气市场 天然气需求 基础设施
  • 简介:自液化天然(LNG)出现以来,由于其清洁、高效的特殊优势,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市场的大量需求,LNG加站也呈爆发式发展,但国内LNG产业起步较晚,有关LNG方面的规程、规范相对缺乏和滞后,造成很多不规范的加站频繁发生泄漏甚至爆炸事故,LNG加站在运营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就LNG介质本身的危险特性,结合加站的各类存储设施及加设备的特点,对加站运行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分析,辨识LNG加站的危险因素,探讨应对措施.

  • 标签: LNG加气站 风险分析 泄漏 应对措施
  • 简介:我国现行土地制度下,石油天然设施用地征用方式与流程比较复杂。土地有偿使用后,提高石油天然设施用地配置效率和效益是土地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本文探讨了“流转制”、“年租制”和“入股制”三种土地有偿使用方式,并分析了政府、石油天然企业和农地使用权人在土地有偿使用模式下的权责利,将明确的土地产权、简单的交易方式和有针对性的用地体制确定为探讨石油天然设施用地有偿使用的基本要素。

  • 标签: 石油天然气 设施用地 有偿使用 方式 流程
  • 简介:本文在低热条件下考察了变压器常用的固体材料对变压器油基础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脱气处理后的基础油来说,在正常运行温度时固体材料对基础油溶解气体没有影响,但局部过热时固体材料会对基础油溶解气体带来负面影响;对没有脱气处理的基础油来说,在正常运行温度和过热运行时固体材料促使基础油发生严重氧化反应,使得基础油溶解气体关键组分含量超过GB/T7252中要求的溶解气体注意值。

  • 标签: 低热 变压器油 油中溶解气体 固体材料
  • 简介:尝试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油气长输管线进行风险评价.在具体分析某天然长输管线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之后,建立了天然长输管线风险层次表,并计算了管道风险因素的风险值.根据计算结果,讨论管道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 标签: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天然气管道 风险评价
  • 简介:本文在讨论创新能力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石油石化行业、企业及科技岗位对青年科技人才的要求,总结概括了中国石化青年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现状,最后提出了青年科技人才创新能力构成要素模型。

  • 标签: 青年科技人才 创新能力 现状 要素模型
  • 简介:<正>据2012年6月上旬公布的2012全球基础油炼制指南报道,全球拥有近160座基础油装置和再生炼油厂,全球APIⅡ和Ⅲ类油能力在2011年飙升了13%,而Ⅰ类油能力继续萎缩。2012年指南显示,全球基础油总能力为96.9万b/d,同比增长2%。高质量的Ⅱ/Ⅲ类基础油现占总能力的37%。相比之下,Ⅰ类油能力继续下降,目前它只占全球总量的54%,而五年前占68%。环烷基油占全球能力的9%。2011年Ⅰ类油能力下降近2.2万b/d至

  • 标签: 基础油 环烷基油 石油公司 耐斯特公司 雪佛龙公司 溶剂精制
  • 简介:<正>埃克森美孚公司于2013年6月26日表示,它计划在2015年初扩展其新加坡炼油厂II类基础油生产能力。该公司在新加坡生产基地生产EHC50和EHC110基础油料,专为亚太市场调合主流润滑油而设计。该装置目前拥有2.5万b/dII类油能力。在新加坡炼油厂的裕廊岛姊妹生产基地PulauAyerChawan,拥有1.3万b/dI类基础油能力

  • 标签: 基础油 埃克森美孚公司 生产基地 调合 亚太市场 重型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