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南海北部陆盆地深水区位于琼东南盆地中央坳陷带和珠江口盆地珠二坳陷,从盆地演化史来看,两盆地均经历了裂陷和裂后两大发育阶段.南海北部陆盆地深水区具有良好的石油地质条件:发育始新统-渐新统湖相泥岩和渐新统半封闭浅海相泥岩两套主要烃源岩;存在始新统-下渐新统河流-三角洲相砂岩、上渐新统-下中新统扇三角洲-滨浅海相砂岩和台地碳酸盐岩以及中新统半深海-深海相浊积砂岩等3套主要储层,其中中新统半深海-深海相浊积砂岩储层是深水区最有潜力的勘探目的层;发育多种类型的圈闭,从层位上看,下第三系以构造圈闭为主,而上第三系则以岩性圈闭为主;发育大量油源断层、多个不整合面和大面积连通砂体,构成了良好的油气输导体系,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与国外已获油气发现的陆盆地深水区相比,南海北部陆盆地深水区具有相似的构造、沉积演化特征和相应的成油条件,目前南海北部深水区勘探程度尚低,有效勘探面积和勘探潜力巨大,因此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 标签: 南海北部 陆缘盆地 深水区 油气勘探前景
  • 简介:广东省石油学会地质专业委员会于1991年8月25日在广州市召开了'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地质构造研讨会'。这次学术交流会是一次专题性研讨会,旨在探讨南海北部陆(中)新生代构造运动的性质、特征及其与油气聚集的关系,并拟予以统一的命名。会议由广

  • 标签: 南海北部 陆缘盆地 新生代 油气地质 构造运动 命名
  • 简介:在总结江汉含油气、含盐盆地地质特点的基础上,采用多年来逐步形成和完善的适合含油气、含盐盆地的油盐兼探综合采矿的方法和技术,开展场盐矿的油盐兼探,并结合场盐矿的地质特点,提出了场盐矿开发方案。

  • 标签: 黄场盐矿 开发方案 地质特点 盐矿勘探 油盐兼探井 砂岩油藏
  • 简介:通过对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的分析,结合前人的工作成果,认为南沙群岛油气盆地的前新生代基底由中生代岩浆岩,沉积岩及更老的变质岩组成,其层速度>5km/s,较由K2-E2组成的中构造层的层速度(约4km/s)大,该区(包括南沙海槽)的地壳为早期拉张减薄,后期挤压增厚的陆壳,在渐新世以前,该基底与北部陆连在一起而组成统一的华南陆

  • 标签: 南沙群岛 含油气盆地 前新生代基底 北部陆缘
  • 简介:LD15-1构造位于莺歌海盆地中部坳陷,是由泥底辟引起顶部地层向上拱曲而形成的背斜构造。天然气产自莺组中、上部砂岩中。粒间原生孔和粒间溶蚀扩大孔是砂岩中极其重要的储集空间。砂岩的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研究表明,莺组地层所经受的成岩作用阶段为早成岩阶段及晚成岩阶段A-B期。溶蚀作用对砂岩成为高孔中渗储层贡献较大。深海盆地水道浊积砂、浅海陆架席状砂是良好的储集砂体。巨厚的烃源岩和良好的储集砂体及其与完整圈闭的有机组合,是莺歌海盆地天然气富集的基本因素。

  • 标签: 莺歌海盆地 LD15-1构造 莺黄组 砂岩储层 成岩作用 油气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