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1风险风险管理风险是随机发生的可能造成灾害或损失的偶然事件,世界上不存在无风险的项目,只是风险的大小有别而已.有鉴于此,风险管理就很有必要,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繁荣起来.风险管理是对风险的事前预测和控制,是一种减小风险损失的管理工作,它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控制和风险转移四大环节.风险识别是确定所可能发生的风险的类型,风险分析为对各种类型的风险进行定量描述,风险控制即是采取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和风险损失的行为,风险转移则是通过一些正当的手段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也可通过合作方式将部分风险转移给合作伙伴.风险存在于项目的整个生命期内,由自然、人力、设备、资金、油价等各种因素的不确定性所孕育,因此,重视海上油气勘探开发项目的风险性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是搞好这类项目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方面.

  • 标签: 风险分析方法 风险管理 海上油气勘探开发 项目管理
  • 简介:油气成藏过程涉及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全过程,在确定油气成藏过程研究单元时,必须包含可能供给油气藏的所有油气,依据油气势能理论,提出以流体势能的高值面为边界的聚油系统为成藏过程研究单元,综合应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和油层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定年技术,结合成藏年代学研究的传统方法,阐明了大庆油田油藏的成藏过程,大庆油田成藏动力学系统内主要烃源岩在77.4Ma进入生油门限,73-65Ma为生油高峰期,大庆油田北部的背斜构造油藏成藏年代在65-40Ma,南部岩性与构造联合控制的油藏成藏年代为77.4-73Ma。

  • 标签: 大庆油田 成藏过程 定量研究 聚油系统 成藏年代
  • 简介:通过对整个油水系统结垢区块调研,采用常规垢物分析及X-衍射、能谱分析方法化验垢样,摸清了油水系统结垢的分布规律。分析认为:江汉油田油水系统所结垢物主要是碳酸钙、硫酸钙和氢氧化铁垢,大多数是以上各组分混合的复合型垢。在了解区块的地质特征并对各区块地层水进行全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影响区块结垢的地质因素及水化学特征。

  • 标签: 江汉油田 注采系统 结垢 分布特征 水处理工艺 水化学
  • 简介:在以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结合近期所获地质资料的分析和天然气运聚成藏规律的研究,对莺歌海盆地泥底辟带中深层(T30以下)天然气勘探中的CO2风险进行了分析,认为中深层CO2风险相对较小,中深层CO2分布与浅层CO2分布类型;CO2等非烃气的局部富集主要与泥底辟及热流体上侵活动密切相关,在中深层寻找高产富烃天然气,必须选择构造规模大,储集条件好,相对低压低势且距泥底辟活动中心区较远的构造布井,以避免可能出现的CO2风险

  • 标签: 莺歌海盆地 泥底辟带 中深层 天然气勘探 CO2风险 热流体活动
  • 简介:川西中部地区上三叠统碎屑岩中既发育有原生气藏也伴有丰富的“次生气藏”,并以“次生气藏”埋深浅、气质好、经济效益高而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异常高压是这类气藏的显著特点。重点讨论了以“次生气藏”为主的这一复合性非常规气藏的成藏模式及古压控制作用。侏罗系储层中天然气来源于下伏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上部源岩;地层上中存在的断裂及纵向上延伸的裂缝发育带是天然气向上运移的通道,并控制着“次生气藏”的分布;上三叠统中的超高压是天然气向上运移的动力,在上覆侏罗系红层储集体中表现为差异聚集。异常高压可作为该区内寻找“次生气藏”的重要标志。

  • 标签: 古压控制作用 川西中部地区 “次生气藏” 异常高压 断裂裂缝 运移动力
  • 简介:1引言工作站资源有效管理的思路,是在科研生产和管理迫切需要的背景下提出的.工作站在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科研生产中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受其昂贵价格(包括硬件和软件价格)的限制,工作站资源的拥有又是有限的.如何充分地利用有限的资源,便成了工作站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以南海西部研究院为例,2000年共有7大勘探项目,所能利用的工作站大约有15台套,使用的软件系统主要为斯伦贝谢公司的Geoframe和Landmark公司的OpenWorks,可用的License约10个.从年初的预计来看,一年中勘探项目大约要在工作站上完成70000km的二维地震解释任务和30000km的三维地震解释任务;同时,还有大量的地质和地震研究课题需要在工作站上完成,或者需要工作站的支持.如果将有关的工作分解成定量的工作站项目,大约有70多个,也就是说,需要70多台工作站硬件系统、70多个软件License.需求与现实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要想在现有工作站资源的基础上去完成这么多的工作量,只有在管理和技术上挖潜,在管理上加强管理,在技术上强化集成,简而言之,就是一体化管理,一体化集成.

  • 标签: 工作站资源 管理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 软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