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4 个结果
  • 简介:德士古(Texaco)公司推出泥浆测井技术—荧光定量技术(Q.F.T),能够测定岩屑中油含量,该项技术已获美国专利。Q.F.T用便携式荧光仪测定岩屑中油荧光.仪器读数与岩屑中含油量成正比。在读数值深度关系图上最高荧光值对应着油层。该方法简单快速(5分钟分析个样品),适用于现场和实验室。美国洛基山地区二叠纪盆地和加里福尼亚海山和陆地油田等几个不同地区和其他国家些地区已

  • 标签: 泥浆测井技术 荧光定量技术 Q.F.T 德士古公司
  • 简介:基于西帕切夫水驱曲线和HCZ累积产量预测模型,建立了水驱油田含水率随油田开发时间变化关系式,该方法克服了甲、乙型水驱曲线不足,适用于含水率低于50%情况下水驱油田含水率预测,矿场实例运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简单、方便,预测含水率精度较高,比较符合油田开发实际,可作为水驱油田制定中,长期开发规划依据。

  • 标签: 水驱油田 含水率 水驱曲线 预测方法 应用
  • 简介:回顾了原翁氏模型建立,并基于概率统计学中伽马分布,完成了广义翁氏模型推导,同时,从理论上讨论了有关翁氏模型特性。

  • 标签: 翁氏模型 预测模型 推导 应用 建模 油气田
  • 简介:对比下铀和钍地化性质,就可为勘探地质家提供描绘运移途径和与烃生成运移流体演化新手段。铀和钍是亲石阿系元素,它们般以低浓度(1-50ppm)出现在沉积物中。在还原条件下它们地化特性相似,两者基本上是不活泼。但由于所处环境氧化电位升高,铀被氧化成五价,然后又变成六价,而钍仍然不活泼。这样,正如钍/铀比所示,铀相对于钍活泼指出了富集铀孔隙流体通道。干酪根成熟阶段孔隙流体成了富集铀流体。铀显然对富氧有机质(如未成熟干酪

  • 标签: 成岩作用 晚期 地化性质 油气勘探
  • 简介:提出预测油田开发指标的新型增长曲线:Np=NRmax[t/(a+t)]b.推导了这种增长曲线Q1-t、tm、Qtmax以及RPR计算公式;推导了这种增长曲线预测油田开发指标的(Np/NRmax)Qmax和(Np/NRmax)tQmax准数.用图形研究了这种增长曲线Qt-Np/Nmax和tQ1-Np/NRmax关系,表明当b≤1时为递减曲线,当b>1时为增长曲线,且出现QtmaxNp/NRmax范围为0~0.36788,出现(tQt)max范围为0.36788~1.0,因此这种增长曲线主要适用于产量峰值出现在油田开发初期情况.计算实例(马坊油田)表明这种增长曲线对油田开发有适用.

  • 标签: 预测 油田开发指标 增长曲线 应用
  • 简介:印度支那国家(越南、柬埔寨及老挝)和缅甸具有丰富油气资源,其大部分地区未经勘探。印度支那和缅甸沉积盆地经历过复杂构造变动,构造和油气圈闭类型多。地层岩和沉积相在垂向和侧向上变化大,可能造成些地层圈闭或复合圈闭。印度支那缅甸近海和陆上总沉积面积大约为300×10~4km~2。以产品分成合同方式由

  • 标签: 油气勘探 油气资源 越南 柬埔寨 老挝 缅甸
  • 简介:自从八十年代初工作站开始投放市场以来,它作为新代计算机以其优良图形性能和快速运算速度受到各行各业用户青睐,由于工作站价廉物美,与原有的大型及巨型机相比具有良好性价比,所以到目前为止,原属大型机市场几乎全被各类工作站生产厂家抢占,随之而来是软件开发和应用硬件平台大转移,各类厂商和工作站用户纷纷在工作站上开发各种专用和通用软件,目前运行于工作站平台上应用软件已数不胜数,但工作站界面开发环境却始终不尽人意,成为困扰软件开发人员和影响软件开发周期,开发效益障碍,笔者经四年艰苦努力和探索,在Motif界面开发方面取得突破,研制开发出VMIDT界面生成工具。

  • 标签: Motif界面开发 工作站 地质软件 VMIDT界面生成工具
  • 简介:在球坐标系统中,球内点受到挤压力时,在其前方会产生个向上分量。俯冲板块前方所产生向上分力破坏了岩石圈重力均衡和相均衡,引起地幔底辟和岩石圈下部熔蚀,使地壳减薄,在俯冲板块持续作用下,上述作用反复进行,最终地壳被拱裂张开,形成洋壳化边缘海盆地。俯冲作用所产生张应力可用公式Fui=(h-hi)fsinαcos(β-ωi)θi(1-n)^pij计算。由俯冲产生张应力分布范围可宽达1000-2000km以上。

  • 标签: 球坐标系统 俯冲挤压 弧后拉张 边缘海盆地 形成机制
  • 简介:本文根据南海莺歌海、琼东南、北部湾盆地以及珠三坳陷等4个地区150个油田水样分析数据,综合研究其中些地化参数,发现各参数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文中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明了总矿化度与密度及电阻率关系,重碳酸根、碳酸根与pH值关系,水型与含油关系,硫酸根与油藏之间关系普遍规律,总结出些经验计算公式,可以用数学计算方法求出各参数值。因此,减少了繁杂测定过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通过研究各参数间关系,能够更好地了解含油气构造封闭程度及含油前景。

  • 标签: 油田水 地化指标 研究 水型 总矿化度
  • 简介:由于70年代中期引入三维地震技术取得成功,使得人们旦在钻井获得油气后,三维地震测量已成为圈定储层边缘最常用工具。除去三维地下成像技术优于常规二维方法外,该技术运用迅速增长还在于三维测量工作周期和成本降到最低限度。1988年,当Geco公司在使两艘地震船作业成为体时,给海上三维地震勘探又新增加了维。作业中这两艘地震船,每艘都装备了对地震源和对等浮电缆。这种作业模拟了使用四个震源测量技术,这四个震源依次点火将信号传向四根等浮电缆,可同时产生12个独有的共中心点(CMP)地下剖面。

  • 标签: 油气勘探 勘探效率 成本 海上三维地震勘探
  • 简介:首次提出将瑞利(Rayleigh)分布模型用于预测油气田产量和可采储量。模型参数C是最高产量发生时间tm,油气田可采储量等于最高年产量与其发生时间乘积1.6487倍。该模型与其它模型相比,无待定常数,不需要复杂数学运算,只要给出正确油气田最高年产量与其发生时间,即可方便、快速、准确地计算可采储量和预测递减期年产量。通过我国两个油田实际应用表明,该模型在进行油田规划配产、计算可采储量方面具有较强实用

  • 标签: 预测 油气田 产量 可采储量 模型 特征
  • 简介:描述油气田产量与开发时间之间非线性关系Г模型具有精度高、应用方便、用途广泛等优点,但非线性参数估计难度较大.文中采用具有智能遗传算法求Г模型参数最优估计值,引用油气田实际产量数据进行估计和预报,获得了优于常规非线性最小二乘法结果.

  • 标签: 油气田 产量预报Γ模型 参数估计 遗传算法
  • 简介:俄罗斯作为我国北方最大邻国,拥有得天独厚油气资源.近年来.俄罗斯在经济转型时期.尽管各部门生产不断下滑、国家经济实力大大削弱.但是,石油天然气工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石油天然气工业实力仍居世界首位.尤其是在陆上油气工业渡过了开采高峰时期以后,俄已开始有计划地把油气普查勘探和开发对准了海上大陆架,并指出开发大陆架是俄罗斯21世纪石油天然气工业主攻方向.

  • 标签: 俄罗斯边缘海 油气藏 油气开发 发展前景
  • 简介:对江汉油田沟嘴组地层储层特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结合马王庙、荆沙地区现场所使用钻井液、固井液、射孔液对沟嘴组岩心损害进行室内评价,通过静态、动态评价试验,测定煤油渗透率恢复值,阐述了“三液”对沟嘴组地层伤害现状、程度、机理,并提出了相应防范建议。

  • 标签: 江汉油田 新沟嘴组 钻井液 完井液 油气层伤害 储层特征
  • 简介:建立了考虑毛细管压力作用挥发油气体系相平衡计算模型.针对我国某个实际挥发油藏,利用研制相态模拟分析软件分别对该油气体系毛细管压力、泡点压力和恒组成膨胀过程中液相含量和相对体积进行了相态模拟计算,讨论了毛细管压力作用对挥发油气体系相平衡影响.

  • 标签: 毛细管压力 作用 挥发油气体系 相平衡模型 挥发油藏 多孔介质
  • 简介:石油勘探表明不对称半地堑是引张构造最主要表现形式。展现这类构造地震反射剖面质量是变化。在极少露头或无露头控制而地震剖面又不能清楚反映所有细节情况下,模拟模型可以帮助地质学家对该地区作出解释。视频磁带是众多模拟模型方法中最成功显示。其优点是成像清晰,所使用原材料能正确模拟岩石流变性,但本方法受到各种固定下盘形状限制。当然,自然界断层下

  • 标签: 张裂断层 构造模拟模型 油气勘探 地位构造
  • 简介:QHD32-6油田主要含油层系是被断层复杂化了明化镇组下段和馆陶组上段河流相砂体,砂体厚度横向变化较大.油藏形成受构造和岩双重因素控制,存在多个油水系统,地质条件比较复杂.油田含油面积为39.7km2,探明储量为1.7034亿t.开发好该油田个重要环节是针对其特有的地质条件做好随钻油藏地质建模工作,即随着开发井钻探方案实施分阶段进行油藏地质模型调整,以指导开发井井网调整和开发井钻探.以地质框架模型建立、绝对波阻抗反演、岩序贯高斯指示模拟、孔隙度高斯协模拟等技术为核心建立随机模拟法,被证明是适合该油田地质特点随钻油藏地质建模方法,应用于该油田A、B平台所在区块取得了良好效果.

  • 标签: 随机模拟技术 QHD32—6油田 油藏地质模型 随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