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4 个结果
  • 简介:总结埕北油田试采到全面投产期间多次砂措施失败和成功经验,说明油井重要性以及砾石充填砂方法先进性。探讨了确定充填砂井生产压差、采液强度,采油速度等指标,以及不同地质条件和井况砂井对泵型示。对埕北油田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提出了分析意见和建议。

  • 标签: 埕北油田 防砂方法 效果 生产压差 采液强度 采油速度
  • 简介:1风险风险管理风险是随机发生可能造成灾害或损失偶然事件,世界上不存在无风险项目,只是风险大小有别而已.有鉴于此,风险管理就很有必要,并随着经济发展而繁荣起来.风险管理是对风险事前预测和控制,是一种减小风险损失管理工作,它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控制和风险转移四大环节.风险识别是确定所可能发生风险类型,风险分析为对各种类型风险进行定量描述,风险控制即是采取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和风险损失行为,风险转移则是通过一些正当手段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也可通过合作方式将部分风险转移给合作伙伴.风险存在于项目的整个生命期内,由自然、人力、设备、资金、油价等各种因素不确定性所孕育,因此,重视海上油气勘探开发项目的风险性和风险管理必要性,是搞好这类项目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重要方面.

  • 标签: 风险分析方法 风险管理 海上油气勘探开发 项目管理
  • 简介:我国近海已发现油气大部分产于陆相第三系,为开拓找油新领域,解决好目前油气地质储量不足问题,提出寻找中生代海相油气,为此,探讨南海特提斯演化历史入手,阐述了海相油气成烃-成藏地质条件和沉积环境,并将珠江口地东部潮汕坳陷,台西南盆地和南海北部陆坡区列为勘探首选地区。

  • 标签: 特提斯 海相油气 南海北部 成烃 成藏 中国
  • 简介:针对坪北区块低渗透、低产地质特点和支离破碎、梁峁交错、沟壑纵横复杂地面条件,地面工程建设中,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坪北开发特点“生产平台简易集输流程”、“树枝状串接集油工艺流程”、“单干管、小支线注水流程”及“丛式井口→增压点→接转站→集中处理站”布站流程;形成了“一短、一增、二单、二串、三简、三小”地面建设工艺技术,创建了具有坪北特色地面建设模式,提高了油田开发整体效益。

  • 标签: 江汉油田 地面建设 工艺技术 地质特征 油气集输 注水工艺
  • 简介:近年研究表明,潮汕坳陷是珠江口盆地一个大型残留坳陷,其内沉积了上三叠统-下侏罗统、下白垩统和上白垩统等3套海相地层.潮汕坳陷含油气系统有别于珠江口盆地其它凹陷,其烃源岩、储层和盖层均为中生代地层,并具有大型构造圈闭,且构造油气运聚关系匹配良好,将成为珠江口盆地最有希望后备油气勘探区.

  • 标签: 潮汕坳陷 中生界 油气勘探 珠江口盆地 含油气系统
  • 简介:随着渤海海域油气田开发高潮到来,众多油气田相继投入开发,与此同时,大量含油气构造评价工作也提到议事日程.研究和总结油气田开发中出现问题,进而反思油气藏评价工作,有利于降低开发风险.文中根据JZ9-3、QHD32-6、SZ36-1、QK18-1、QK17-3、QK17-2等油气田ODP方案实施和生产情况,分析和总结了由于油气藏评价阶段工作量不足以及对地质模式认识上偏差给油气田开发造成困难,并对今后油气藏评价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 标签: 油气田开发 油气藏 评价 渤海海域 开发风险
  • 简介:以往研究工作基础上,结合近期所获地质资料分析和天然气运聚成藏规律研究,对莺歌海盆地泥底辟带中深层(T30以下)天然气勘探中CO2风险进行了分析,认为中深层CO2风险相对较小,中深层CO2分布浅层CO2分布类型;CO2等非烃气局部富集主要与泥底辟及热流体上侵活动密切相关,中深层寻找高产富烃天然气,必须选择构造规模大,储集条件好,相对低压低势且距泥底辟活动中心区较远构造布井,以避免可能出现CO2风险

  • 标签: 莺歌海盆地 泥底辟带 中深层 天然气勘探 CO2风险 热流体活动
  • 简介:1正常海退强制海退VanWagoner等(1987)早期层序地层学概念中,体系域被定义为一连串同期沉积体系。他们将层序划分为Ⅰ型层序(包括低水位、海进和高水位体系域)和Ⅱ型层序(包括陆架边缘、海进和高水位体系域)。但随着层序地层学应用推广到被动边缘以外地区,这些概念、术语和地层模式都有了变化,如Ⅱ型层序概念已基本被废弃,而强制海退沉积模式被提出来了。根据以往概念及对现代和古代沉积物研究,可识别出2种海退,即正常海退和强制海退。海平面的相对变化受到容存空间及沉积物供给量影响,故海退发生于2种特定条件下:(1)输入海岸沉积量超过容存空间增加量,即(△Vs/△t)>(△Va/△t)式中Vs代表供给海岸沉积物体积,Va代表沉积物作用现有空间,t为时间;(2)相对海平面下降。这2种情况下海岸线均向海迁移(图1)。

  • 标签: 强制海退 概念 层序地层学 体系域 正常海退
  • 简介:测井相自动识别程序(MATIDEN)是将自动确定岩性程序(CLLOG)处理所得到岩性剖面进而划分测井相程序。首先需要选择工区内相同沉积单元中纯泥岩段,做为对比标准层,将所有井测井曲线进行标准化。后应用CLLOG程序对标准化测井曲线进行处理,得到主成分曲线PC1,再以此为依据建立工区测井相识别模式(识别矩阵)。MATIDEN程序是通过识别矩阵对未知测井相进行识别,确定其归属类型。由于该程序运行时,不对未知测井相特征值进行计算,所以不需输入未知测井相全部特征值,只用数字“1”、“2”分别表示未知测井相“有”、“无”相应特征,“3”表示对应特征“未纪录”。通过X-5井实际应用说明该程序有较高识别能力。

  • 标签: 测井相 自动识别程序 识别模式 识别矩阵 归类算法 积沉相
  • 简介:埕岛油田位于渤海西南部极浅-浅海地区,是一个大型潜山披覆构造油田.迄今共完成各类探井68口,获油气层井67口,获工业油流井55口,探明含油面积123.6km2、石油地质储量34486.0万t.埕岛油田为典型复式油气聚集带,已发现7套含油层系,10多种油藏类型.该油田浅层(明化镇组、馆陶组上段)勘探开发中,采用科学勘探开发程序,以及8项勘探开发配套技术,取得了良好勘探开发效果.探井成功率达98.5%;探井见工业油流率达80.9%;每打一口探井平均获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07.2万t;每获一吨探明石油地质储量直接投入为4.48元.按照"简单、经济、安全、可靠,还要重视环保”原则,进行海工工程和油气集输流程建设,已建成216万t年产能力,累计生产原油800多万t.

  • 标签: 埕岛油田 浅层勘探 开发程序 配套技术
  • 简介:以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周期性海平面升降控制旋回性地层沉积-为指导,根据地震、测井和古生物资料,对珠江口盆地开平凹陷及其围区早中新世-中中新世地层进行系统层序地层分析,认识到该区层序地层学特点取决于其特殊古地理位置。由于长期处于陆架坡折以下盆地环境,开平凹陷在低海面时期发育了低位体系域。低位体系域下部盆底扇厚度大,分布广,圈闭条件好,且紧邻生油凹陷,具备优先捕获油气有利条件。应结合之有关构造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以开拓珠江口盆地油气勘探领域

  • 标签: 开平凹陷 低位体系域 盆底扇 岩性圈闭 油气勘探意义
  • 简介:一个美国石油公司发言人说,中国提供巨大塔里木盆地陆上区块供外国公司竞争投标,已经为国际石油公司造成了重大机会。自从1993年2月公布开放塔里木盆地东南部地区让外国公司参与以来,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CNPC)王涛总经理说:'响应十分强烈'。4月初,王涛休斯顿中美研讨会上说:至3

  • 标签: 中国 塔里木盆地 机会 国际石油公司 油气潜力
  • 简介:苏联在北极圈海上成功勘探,已从巴伦支海扩展到环境更加恶劣邻近喀拉海。最近由莫斯科当局和非官方石油界人士透露:亚马尔半岛喀拉海大陆架浅水区可能拥有世界上最大巨型和超巨型海上气田集中区。毫无疑问,喀拉海第一个气田发现天然气储量超过了苏联已开发里海、黑海和鄂霍次克海近海区总和。鲁萨诺夫斯考耶气田是喀拉海发现第一个气田,发现于1989年,它距离亚马尔半

  • 标签: 苏联 巴伦支海 喀拉海 油气勘探成就
  • 简介: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召开1988年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会议胜利闭幕了,这是海洋石油总公司成立以来有各地区和专业公司科技工作者参加多专业学科规模最大勘探开发会议。会议期间,交流了勘探开发成果和研究应用新方法、新技术;并以科学、求实精神探索了海洋石油勘探领域、新方向。会议将对今后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和实践产生积极影响。一、海域勘探开发科研成果展示出海洋石油工业美好前景会议期间交流科研成果是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实践和科学研究结晶。这些成果以新观点、新认识提出了勘探领域,使我们对海域石油前景认识有了新飞跃。纵观我国海域石油地质基本条件,众多科技工作者认为有四个有利而现实大油气区:莺-琼地区可望成为一个大天然气区这个地区包括莺歌海、琼东南及珠三拗陷,面积约七万平方公里,沉积厚度大、沉降速度快、沉积体规模大、地温梯度高,具有

  • 标签: 1988年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会议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海洋石油工业 学术会议
  • 简介:对于任何一个探区,油气勘探方向选择都是至关重要。渤南探区油气勘探历经二十多年,但找到都是中、小型油气藏(田)。深入研究石油地质条件基础上,得出了本区具有形成大型油气藏(田)可能性结论。文中综合分析各项资料,战略角度指出了今后油所勘探方向、实施程序及最有希望含油气领域

  • 标签: 勘探开发体系 渤南探区 大型油气田 油气勘探方向
  • 简介:1引言工作站资源有效管理思路,是科研生产和管理迫切需要背景下提出.工作站在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科研生产中作用是有目共睹,但受其昂贵价格(包括硬件和软件价格)限制,工作站资源拥有又是有限.如何充分地利用有限资源,便成了工作站管理中一个重要问题.以南海西部研究院为例,2000年共有7大勘探项目,所能利用工作站大约有15台套,使用软件系统主要为斯伦贝谢公司Geoframe和Landmark公司OpenWorks,可用License约10个.年初预计来看,一年中勘探项目大约要在工作站上完成70000km二维地震解释任务和30000km三维地震解释任务;同时,还有大量地质和地震研究课题需要在工作站上完成,或者需要工作支持.如果将有关工作分解成定量工作站项目,大约有70多个,也就是说,需要70多台工作站硬件系统、70多个软件License.需求现实之间矛盾非常突出.要想在现有工作站资源基础上去完成这么多工作量,只有管理和技术上挖潜,管理上加强管理,在技术上强化集成,简而言之,就是一体化管理,一体化集成.

  • 标签: 工作站资源 管理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 软件系统
  • 简介:通过对莺东斜坡带历年油气勘探成果回顾,剖析了天然气运聚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指出了近期油气勘探新领域.莺东斜坡带近期油气勘探首先要开拓下第三系披覆构造-古潜山圈闭带勘探;其次要加强对斜坡带中、南段中新统地层岩性圈闭综合研究,攻克地层岩性圈闭封堵有效性研究难关,优选出最佳勘探目标进行钻探,以期获得突破;另外,还要重视油气苗及"气烟囱"发育区勘探研究工作,开辟斜坡带油气勘探后备战场.

  • 标签: 莺歌海盆地 莺东斜坡带 油气地质条件 勘探领域
  • 简介:本世纪石油是全世界最重要能源。人类对石油利用已达到极高水平,如以石油为原料而加工成汽油、柴油、煤油、石蜡、涤纶、乙烯、合成氨等近5000种产品。石油科学家预言,下世纪对石油新利用就是石油中提取金属,以满足工业需要。石油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但其中仍有少量金属成分,如钠、铅、钒、铁、镍等金属,特别是钒含量引起科学家注意。钒是银灰色贵重稀有金属,熔点1910℃,耐蚀性好、易于加工,因而主要做钛基合金添加剂。金属钒合金钢、工具钢、不锈钢中起很大作用;一般认为开采品位不低于0.10%钒矿层在经济上是合算,石油中钒含量已接近这一要求,一

  • 标签: 石油 利用 提取 金属 21世纪
  • 简介:美国加州Beta油田与我国辽东湾SZ36-1油田具有相似的特点。Beta油田具油稠(平均比重0.96)、埋深适中、含油井段长、储层疏松易出砂等特点。壳牌石油公司采用了砂系统,电潜泵采油,注水保持压力以及多井槽、弯导管平台钻井等工艺措施,取得了较好效益、笔者通过Beta油田SZ36-1油田对比,对开发SZ36-1油田试验区开发井网、完井工艺、采油方式以及钻井平台选型等,提出了建议.

  • 标签: 工艺 Beta油田开发 SZ36-1油田开发 油气地质特征
  • 简介:莺歌海盆地上第三系至更新统可划分出14个层序。不同层序中广泛发育侵蚀充填代表了两种背景下低水位沉积。陆坡形成之前,盆地中央发育浅水背景下大型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陆架陆坡形成演化期,盆地中央或沿陆坡发育了深水背景下盆底扇和低水位三角洲沉积体系。它们各自具有独特地震反射特征和沉积体系组合。深水背景低水位沉积体系具有一般模式相同生储盖组合特征。浅水背景低水位沉积体系,物源方向一般模式不同,来自盆地长轴方向,是一种新低水位沉积模式。莺歌海盆地低水位沉积具有良好生储盖组合条件,将是重要勘探领域。由低水位砂岩海相泥岩形成泥底辟相伴生构造则是最有利构造。

  • 标签: 莺歌海盆地 低水位 沉积体系 发育特征 油气地质 层序地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