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1 个结果
  • 简介:乍得Bongor裂谷盆地由于其晚期构造反转,在层序形成上具有独特性,导致盆地内BNE等油藏平面与纵向非均质性较强,而盆地内取心资料少,加大了建立油藏层序格架难度。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分析各级层序成因,利用地震、钻井、岩心、测试等资料在层序地层学思想指导下建立各级层序与层对应关系,识别层序界面,在三级层序框架下构建能反映油藏层间差异性四级层序。研究结果表明:各级层序受构造沉降和全球海(湖)平面变化双重作用,BNE油藏各砂层受长米兰科维奇旋回影响对应于四级层序,层序界面顶部为低密度、高声波时差油页岩,井震结合方法在该油藏取心资料匮乏情况下能较好地识别此级别层序界面并进步划分地层,在层序格架控制下,各油水层横向分布和产能差异较大,故建立目的层层序格架多期叠置砂体油藏分层系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层序格架 米兰科维奇旋回 界面识别 控制作用 BNE油藏
  • 简介:2017年5月18日,中国南海神狐海域进行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实现连续7天19个小时稳定产气,宣告我国进行首次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党中央国务院发来贺电。作为承担该项目录井任务渤海钻探第一录井公司,在项目实施中发挥多项技术优势,助力首次试采成功,预示着该公司具有深海录井服务能力,实现了传统石油钻探领域向新能源领域全新突破。

  • 标签: 石油钻探 中国南海 录井 试采 渤海 可燃冰
  • 简介:2018年3月4日,由中国石油渤海钻探第一录井公司服务大港油田第口页岩油水平井G1702H井顺利完钻,完钻井深5280m,垂深3930m,水平段长1340m,含油显示良好,储层钻遇率达100%。这是继G1701H井地质导向成功后,地质导向技术在页岩油钻探过程中再次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地质导向技术 钻探 录井 渤海 突出 应用
  • 简介:部署在华北油田饶阳凹陷蠡县斜坡同口地区G59构造岩性圈闭G59井,在沙下段2587~2681.4m井段抽汲试油,获日产18.72m^3工业油流。该井钻探成功,取得了蠡县斜坡岩性油藏勘探新突破,展现了蠡县斜坡到淀南地区岩性油藏勘探广阔前景。G59井是2004-2005年度华北油田在对同口地区重新进行三维采集、重新理顺该区断裂结构基础上,结合沉积相分析,查清构造与储集层配套叠置区,该区进行新地层对比及砂划分后部署钻探口预探井。

  • 标签: 岩性圈闭 油藏勘探 华北油田 饶阳凹陷 断裂结构 地层对比
  • 简介:方正断陷北部凹陷是大庆油田外围盆地重点勘探地区之,该凹陷新安村组、乌云为主要目的层,储集层埋深变化大,受构造、岩性、断层活动多期性等因素影响,油水分布特征呈多样性,无统油水界面,储集层评价困难。基于这状况,在实践研究基础上综合分析了不同储集层荧光显微图像和热解气相色谱谱图特征,给出了利用岩石热解含油气总量与原油轻重组分指数初步评价储集层判别标准和根据含油气总量与测井孔隙度解释评价储集层交会图板。实例分析表明,应用上述方法可实现该地区不同储集层有效解释评价。

  • 标签: 荧光显微图像 岩石热解 热解气相色谱 孔隙度 含油气总量 原油轻重组分指数
  • 简介:依据所掌握苏里格气田下石金子地层铸体薄片分析、孔渗分析、扫描电镜分析、X-射线全岩黏土分析及压汞试验分析结果,主力气层下石金子储集层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总体判定该储集层为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石英砂岩储集层,渗透率和孔隙度相关性较差,储集层垂向和水平方向非均质性较强,黏土含量渗透率影响较大。进步利用聚类分析原理选出渗透率、黏主含量、平均孔喉半径、排驱压力这4项参数,应用综合评判法,储集层进行了分类。该储集层评价方法能对气层开发提供指导性意见,有助于预测区块储量、部署滚动开发方案。

  • 标签: 苏里格气田 储集层评价 参数优选 孔隙度 渗透率 排驱压力
  • 简介:歧北斜坡油气富集,成藏控制因素复杂,通过构造演化、生排烃期次及流体包裹钵特征分析以及构造发育史恢复,大港滨海地区沙河街油气戎藏期次进行了综合研究,认为该地区沙河街油气藏具有两期构造运动充注、差异聚集、两期成藏特点,油气成藏期次特征为埋藏较浅构造高部位为期成藏(晚期),埋藏较深构造低部位为两期成藏(早期和晚期)。油气充注形式存在两种类型:即连续型(单峰)多次充注期成藏、非连续型(双峰)多次充注两期成藏,以晚期成藏为主。不同期次包裹体其均化温度、产出特征及成因特征不同:期形成烃包裹体主要沿石英次生加大边内侧呈带状分布。或沿加大边早期裂缝呈带状分布;期形成烃包裹体主要分布在碎届及次生加大边外侧和晚期裂缝中,多呈带状分布。

  • 标签: 歧北斜坡 流体包裹体 成藏期次 均一化温度 油气充注
  • 简介:鄂尔多斯盆地渭北油田属于低孔隙度、超低渗透率油藏,常规录井手段油气层评价难度大,而核磁共振录井技术既可及时提供相对可靠储集层物性参数,又能提供孔隙流体含量及可动流体信息,具有评级优势。以该油田延长各储集层测试结果产液量为基准划分为不同级别储集层,针对核磁录井孔隙度与可动流体饱和度进行交会分析,得出利用不同孔隙度与可动流体饱和度区间识别不同级别储集层依据。在此基础上,分别对不同级别储集层含油饱和度和可动油饱和度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延长储集层核磁共振录井解释评价标准。应用分析表明,该方法解释评价符合率可达到80%。

  • 标签: 核磁共振录井 评价参数 储集层 级别 流体性质 解释评价
  • 简介:该文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子洲——清涧地区山西小层认识不足,造成岩心卡取有误问题,在分析、研究了20多口探井资料基础上,综合录井、测井曲线、镜下鉴定等特征详细介绍了钻遇山西地层分析方法,重点指出了录井现场识别与划分依据。对于准确划分山西小层界限及正确、及时决定取心,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鄂尔多斯盆地 山西组 划分与对比 小层 综合录井 测井曲线
  • 简介:针对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芦草沟致密油储集层评价面临4方面问题——岩性识别、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评价、储集层岩石脆性评价和储集层流体性质评价,分别阐述了4种方法,印:利用X射线元素录井结合碳酸盐含量分析确定岩性,应用烃源岩岩石热解录井评价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通过X射线元素录井标志性脆性元素含量计算得出脆性指数确定储集层岩石脆性,以及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并结合常规地质、气测、定量荧光录井和钻时比值综合解释评价储集层流体性质方法,形成了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芦草沟致密油录井综合评价技术系列,建立了录井综合解释评价标准。在近两年6口试油结论探井、评价井验证应用中,录井解释符合率达到87.5%,取得了较好效果,为致密油试油井段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

  • 标签: 致密油 烃源岩 储集层 岩性识别 有机质丰度 脆性
  • 简介:由渤海钻探工程公司第一录井公司地质研究所设计5802井在Ⅸ-Ⅹ油层试油补孔获得高产,产油59m^3/d。5802井位于阿塞拜疆Kursenge油田西北部5804断块南部,该区块是个已经开发了50年老油田。第一录井公司地质研究所通过地质综合研究,在5804断块新发现了深层有利区块,油藏埋深在3800m以下。

  • 标签: 阿塞拜疆 老油田 油层组 断块 补孔 试油
  • 简介:红外光谱分析是种新兴气测录井技术,具有实时性强、操作简单、成本低等特点,在发现油气显示和判别原油性质方面具有独特技术优势。通过红外光谱录井技术在镇北地区延长应用分析,总结红外光谱在该区储集层响应特征,利用全烃参数、组分参数和全烃曲线形态,建立了红外光谱资料在镇北地区延长储集层识别方法。现场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储集层识别、解释评价应用中效果良好,特别是在低电阻率油层、消光油层、致密非均质性储集层识别中优势突出,较好地解决了镇北地区油水判识难题。

  • 标签: 红外光谱 延长组 油层 低电阻率 消光 符合率
  • 简介:我国企业翻译历史可追溯到1867年创立江南制造总局(现江南制造厂前身)附设翻译馆。据史料记载,这个翻译馆总共才28人,洋人10名口述,18名中国人从事笔录并润饰文字,它曾在我国近代文明史上起过举足轻重作用,个世纪过去了,当时翻译馆星星之火已经燎原,发展到今日拥有20余万名企业翻译工作者庞大队伍,其事业规模与声势、广度与深度真有天壤之别。

  • 标签: 企业翻译 市场经济 翻译人员 翻译工作者 大中型企业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简介: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层系主要是志留系龙马溪,页岩气储集层评价参数选取在解释评价中有十分重要作用。随着XRF元素录井、伽马能谱录井等录井新技术在龙马溪页岩气储集层中广泛应用,结合研究区开发生产现状,利用随钻参数建立反映储集层特征孔隙度、有机碳含量、含气量和脆性指数4个参数计算模型,并用于页岩气解释评价。川南地区龙马溪页岩气储集层解释评价结果表明,应用随钻参数建立储集层解释评价模型解释结果与实际基本吻合,能满足现场储集层解释评价需要,具有广泛应用推广前景。

  • 标签: 龙马溪组 页岩气储集层 XRF元素录井 伽马能谱录井 随钻参数 解释评价
  • 简介:Y古1潜山在三维地震剖面上潜山形态完整,但实钻结果显示前震旦系界面深度与地震剖面潜山界面反射深度相差较大,该文针对Y古1井构造落空主要原因进行了讨论。通过与郑家潜山对比分析,提出潜山形态不落实是其主要原因并且与该潜山上覆厚达几百米砾岩盖层有关,与通常沟扇对应理论不符。在今后勘探中,应用地震资料针对潜山上覆砾岩反射速度问题,如能变速成图,则会在定程度上减少勘探盲目性。

  • 标签: 砂砾岩扇体 潜山 对应关系 地震剖面 界面反射 前震旦系
  • 简介:SQC-701F(改进型)色谱气测仪深度测定器,在录井过程中,存在如下两个问题。其,原机所配绞车传感器(接近开关式),现场安装不便,易损;其,不具有绞车传感器状态指示功能,在测定器工作不正常情况下,录井人员很难判别是内部电路还是外部绞车传感器故障;

  • 标签: 测定器 色谱气测仪 SQC-701E 传感器故障 传感器安装 开关式
  • 简介:庄油田目前处于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原有储集层评价方法已不能满足现阶段油藏精细化开发和剩余油挖潜需求。为此,通过庄油田曲流河、辫状河储集层构型特征、注水渗流特征、剩余油分布特征对比研究,提出不同级别河流储集层构型特征剩余油分布控制模式。七级构型控制河道叠置、河道边缘砂体尖灭都会形成局部剩余油富集;八级构型单元内砂体韵律特征、废弃河道遮挡注水等也会控制剩余油分布;九级构型单元剩余油分布影响主要是点坝内部侧积界面和心滩内部落淤层影响,形成三级构型控制下剩余油分布模式。不同类型砂体剩余油分布规律不同,应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剩余油挖潜。

  • 标签: 曲流河储集层 辫状河储集层 构型 水驱开发效果 剩余油分布
  • 简介:储集层是控制油层分布重要因素,储集层特征研究是进行油气勘探开发重要环节。通过南堡凹陷高尚堡油田GB区块沙三^3亚段Ⅴ油层储集层特征分析以及G32-19井岩心实验孔隙度与渗透率分析数据剖析可以看出,沙三^3亚段Ⅴ油层储集层沉积成因类型为扇三角洲前缘亚相砂坝与席状砂微相,以粉砂岩、细砂岩、中砂岩为主。碎屑分选、磨圆程度差,搬运距离短,岩石结构、成分成熟度低,呈现近物源、快速沉积特点。此外,储集层物性研究不仅是孔隙度和渗透率等因素分析,而是搬运沉积作用、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等系列因素综合评价。综合分析储集层物性影响因素认为,该储集层埋深大(〉4000m),泥质含量偏高,压实、胺结等成岩作用发育,是导致原生孔隙减少、物性变差主要原因;但溶蚀作用又使粒间溶孔发育,是使该储集层物性相对变好因素,导致孔隙类型以粒间溶孔为主。因此,储集层,评价其物性优劣,必须地质构造、沉积相带、岩石类型、成岩阶段、黏土矿物绝对含量和相对含量、长百和碳酸盐岩颗粒溶蚀等多方面进行,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 标签: 储集层 物性 沉积作用 成岩作用 压实作用 溶解作用
  • 简介:利用荧光同步扫描分析法,分析产油层油样与油藏上覆土壤样品中芳香烃含量以及此化合物中苯、萘、菲和蒽相对含量,探讨油样与土壤样品间直接联系,据此,可判断出某地区是否具有开采价值;不同地区探井,可通过荧光特征相关系数间差异,判断其是干眼井,还是具有开采价值产油井。实验结果表明,与现代化地震勘探结果相比,此方法具有成本低、准确率高优点,它尤其适用于勘探之前筛选勘探区块。

  • 标签: 同步荧光扫描 芳香烃浓度 油样特征 土壤样特征 相关系数 油层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