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Ф2800造气炉是在02600炉的基础上进行夹套扩径,设备改造设计而成。夹套的扩径使得气化截面积达6.15m^2,相对原02600炉的气化截面积(5.31m^2)增加了16%,设备改造及管道、阀门扩至0700系列,增加了Ф2800造气炉的气化强度,产气量的明显提高,有效地弥补了地方劣质煤、籽煤及型煤气化过程中气量下降的不足,进一步挖掘了大风机的潜力。

  • 标签: 造气炉 夹套 煤气化过程 气化强度 扩径 工艺
  • 简介:当今,常压固定床间歇式煤气炉的主体结构已发展到一个崭新的境界,在扩径、增高后床层形态又有了新的飞跃,即由直筒形改进为锥筒形。锥形煤气炉的推陈出新,为中小型煤头化肥企业走出困境,探索出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拓宽了原料路线,降低了能源消耗,缓解了成本不断上涨的压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持。虽然锥形煤气炉问世以来,为不少企业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得到了造气有识之士的认可,但由于个别企业对锥形煤气炉领悟不到位,导致锥形煤气炉在推广、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出锥形煤气炉的潜能,本文谈一谈锥形煤气炉相应的配置与控制问题,以期引起重视。

  • 标签: 控制问题 煤气发生炉 锥形 配置 化肥企业 煤气炉
  • 简介:介绍了渭化二期25MW发电机组的组成、仪表测控系统的配置、联锁保护的设置、OPC保护和启动模式。通过对比,论述了化工企业和电力企业的设计思路的不同。

  • 标签: 发电机 测控系统 联锁保护 OPC保护 启动模式
  • 简介:我公司经反复论证和考察后,D2005年4月开始,成功完成了Ф2610/Ф2800锥形造气炉的改造。改造后吨氨煤耗由2004年的1440kg/tNH3降至2005年的1360kg/tNH。左右,上行带出物明显减少,设备使用周期进一步增长。目前,我公司和许多兄弟厂所面临的形势基本相同,煤种比较杂,煤质也比较差,且不同程度的掺烧兰炭。劣质煤因灰熔点较低,造气炉蓄热又不能过于集中,要想满足大气量的生产,这就要求必须在加强工艺管理的同时,更加重视生产设备的较佳配置,以便更好地适应生产工艺的要求。下面就我公司Ф2800锥形造气炉的整体配置、技改、生产运行等进行总结分析,与兄弟单位相互交流。

  • 标签: 设备配置 生产设备 造气炉 运行总结 改造 锥形
  • 简介:我公司由于扩建300kt/a合成氨,原有的蒸汽系统供汽不足,增建了1台35t/h吹风气回收余热锅炉,2004年4月开车运行,并达到了设计理想的效果。总结经验主要有2点:一是总体配置要完善:二是操作中工艺指标控制要严格。

  • 标签: 吹风气回收系统 35t/h 总体配置 应用 蒸汽系统 余热锅炉
  • 简介:随着化肥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各化肥企业都在通过技改扩大能力,造气炉炉径越扩越大,由原来的φ1980扩至现在的φ2400、φ2600。这样,原来的鼓风机越来越不适应其发展,造气鼓风机的选型及管网配置势在必行,风机及管网配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原料煤的消耗及半水煤气发气量,从而影响全厂的效益。关于这点,本文也谈谈个人的粗略看法。

  • 标签: 化肥 造气鼓风机 吹风系统 管网配置
  • 简介:通过介绍全球及我国近年来CO2的排放状况,首先指出了CO2回收的迫切性及资源化利用的优势,并以CCS(碳捕集与封存)和CCU(碳捕集与利用)为例,分别介绍了诸如地质封存、海洋封存、化学转化和生物转化等规模化回收利用技术,阐述了这些技术的回收原理、工艺路线、安全环保性、技术优势和工业化案例。通过分析CCS各技术的封存能力、封存效果、技术瓶颈及其工业化推广的进度和潜力,指出CCS技术的全球化应用目前还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制约:通过对比CCU各技术研究重点、转化瓶颈以及工业化进度等,指出化学转化法是目前最有效的CO2规模化回收利用技术:还介绍了其它几种具有规模化潜力的CO2利用新技术。

  • 标签: 二氧化碳 减排 封存 转化
  • 简介:处于持续改革中的国企,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面,存在观念落后、改革节奏掌握不当、缺乏战略性和层次性、自身和政策缺陷、管理不科学不规范等问题,导致人才流失严重、企业核心竞争力下降。国企应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创新工作思维、加大工作力度,及时引入专业化、科学化管理手段。

  • 标签: 国有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市场竞争 企业文化 人才流失风险管理策略
  • 简介:电子商务将导致IT在企业中的应用领域由管理扩展到经营。企业甚至不必花钱,就可以利用现有的设备上网,查询所需要的货源和产品市场需求信息。一旦找到一个价廉物美的供货商,就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一旦找到一个产品市场需求信息,就可能提高销售额、市场占有

  • 标签: 企业竞争能力 信息化 电子商务 IT行业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
  • 简介:随着人们对信息处理规律认识程度的加深,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快速发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现实。以管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为基础,从微观角度入手,分析企业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其实质是,各级管理者在相关信息的收集、占有、加工、传递、反馈、利用上出现了问题。利用企业内部的信息流,分析降低信息失真成本因素,寻找出为提高企业竞争力,把优势资源整合转化为竞争能力,在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方面应该加强和改善的地方,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出对策。

  • 标签: 信息流 资源整合 企业竞争能力 数据处理 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