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3 个结果
  • 简介:全球最大的国际标准制定机构ASTM开始关注聚合涂层及其对可降解包装的影响。ASTM标准集团宣布,下属D20塑料委员会正编写相关标准,题为《确定单层和多层涂料的有氧生物可降解性检测方法》,拟议的标准编号是WK54915。

  • 标签: ASTM标准 聚合物涂层 可降解包装 标准制定 编写 包装物
  • 简介:佛罗里达大学一支曾获奖的研究团队已经找到了人工合成“绿色的”可降解聚酯缩醛聚合的方法。据称,这种聚合具备石油基塑料的强度,弥补了聚乳酸(PLA)和其他“绿色”前体制成的材料强度不足的缺点。此项研究是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拨款38万美元进行的研究项目的一部分。

  • 标签: 可降解聚酯 聚合物 高强度 研究人员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开发
  • 简介:近年,市场对可生物降解塑料的需求持续上升,应用范围以即弃用品及包装为主。可生物降解塑料的原料主要是业材料,而这类农业原料的价格亦于过去十年大幅下调。与传统塑胶相比,可生物降解塑料同样具有可靠的技术特性,而且价格过中。法国亦正进行多项相关研究,参与的机械包括:埃而斯坦糖厂(Erstein'sSugarRefinery)、蒙伯利埃大学(UniversityofMontpellier)、糖类开发中心(CentreforthePromotionofCarbohydrates/CVG)等。

  • 标签: 可生物降解塑料 价格 下调 甜菜糖 市场 需求
  • 简介:美国材料生产商普立万公司推出可生物降解聚合专用的新型着色剂和助剂,这些可生物降解聚合如聚乳酸(PLA)、聚羟基丁酸/聚羟基戊酸共聚(PHBV)、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己二酸一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同时还有淀粉基共混材料等。这些新型助剂商品名为OnColorBIO着色剂和OnCapBIO助剂。

  • 标签: 可生物降解聚合物 新型助剂 着色剂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共混材料 聚羟基丁酸
  • 简介:在自然界中,某些微生物可分解酶并排出其体外。这些分解酶依附在高分子物质的表面,并且利用水分解作用来切断聚合链中的化学链,诸如酯类链、糖式链、钛链等。由于聚合链中的分子体积变小而使这些物质分解。酶分解作用(最初的分解过程)使成品分裂成个体单元,进一步被分解了的物质分子理低。

  • 标签: 可降解塑料 分解原理 聚合物 聚乙烯 微生物
  • 简介:塑胶在世界各地的应用日渐普及,城市垃圾的塑胶比较亦在增加,现时为3%-8%左右,体积比例更高达10%-25%。以传统填埋的方式来处理,不但浪费土地,更会引起其他的环境污染。利用回收再生和降解相结合的方法,则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因此已成为普遍认同的处理方式。

  • 标签: 生物可降解塑料 降解方法 清洁产品 环境保护 塑料制品
  • 简介:采用纤维素、淀粉、聚羟基丁酸酯(Polyhydroxybutyrate.PHB)、聚羟基丁酸/戊酸酯[polyhydroxybutyrateco—hydroxyvalerate),PHBV]、聚乙烯/淀粉共混和聚乙烯等6种试验材料,在可控堆肥条件下通过测定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方法,以及在水性培养液中需氧条件下分别通过测定氧气消耗量和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方法,测定材料的生物分解能力。结果表明3种方法测得的材料生物降解百分率(%)分别依次为:纤维素(76.9)〉淀粉(74.3)〉PHB(73.3)〉PHBV(70.5)〉〉聚乙烯/淀粉共混(20.3)〉〉聚乙烯(0.3):PHB(78.7)〉PHBV(71.2)〉纤维素(70.7)〉〉聚乙烯/淀粉共混(24.4)〉〉聚乙烯(0.3):PHB(73.6)〉PHBV(72.4)〉纤维素(71.9)〉〉聚乙烯/淀粉共混(26.2)〉〉聚乙烯(0.2),在评价聚合生物降解能力上基本具有等效性。

  • 标签: 生物降解 堆肥 水性培养液 生物降解百分率
  • 简介:广西南宁三山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绿天使”牌可环境复合降解塑料母料(树脂)。是利用对环境友善的无机基料(碳酸钙料、滑石粉)替代淀粉基,是以60%以上的碳酸钙粉(无机基科)和光敏剂、化学助剂、PE等原料组成,具有光降解、生产降解和化学缓释剂诱导性降解三功能,降解诱导期为90天—1年,

  • 标签: 母料 降解塑料 碳酸钙 基料 滑石粉 树脂
  • 简介:日本东京的东丽(Toray)工业公司已开发出第一个以生物降解塑料聚乳酸(PLA)为原料的柔性双轴取向薄膜,PLA是玉米经微生物发酵工艺的产物。到目前为止,PLA膜的柔性都欠佳,Toroy公司采用的技术是合金法控制PLA的微结构,而不是靠加增塑剂来提高薄膜柔性。PLA基础树脂是美国明尼苏达州Minnetonka的CargillDowLLC公司的Natureworks(商品名)。

  • 标签: 生物降解塑料 日本东京 美国 应用 取向薄膜 生物发酵工艺
  • 简介:聚磷腈是一族由交替的氮、磷原子以交替的单键、双键构成无机主链的新型可生物降解聚合。聚膦腈具有独特的性质和显著的合成多样性,降解产物为磷酸、氨、氨基酸和乙醇等无毒物质。本文分析了聚膦腈降解模型,并指出了聚膦腈的应用研究领域。

  • 标签: 聚膦腈 生物降解 橡胶态高分子 结构设计 应用领域
  • 简介:合成和表征了新含热降解磺酸酯键的二环氧交联剂(Cr-1,Cr-2和Cr-3)。从FTIR和UV光谱可以看出,Cr-1和Cr-2的光化学作用可以产生磺酸,而cr-3则是光化学稳定的。Cr-1和Cr-2引发的聚乙烯基苯酚(PVP)、甲基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乙酯的共聚(P(MAA—EMA))及聚对苯乙烯磺酸(7-氧杂二环[4.1.0]庚-3-基)甲基酯(POHMSS)进行光交联反应。254nm辐照后,Cr-1或Cr-2/聚合薄膜不溶解。不溶解度在100—140℃由于烘烤而增加。高温(150—200℃)烘烤时观察到解交联造成的增溶溶解。交联剂/POHMSS体系的光-热交联和高温热解交联的效率很高。

  • 标签: 光交联 热降解 磺酸酯 环氧化物
  • 简介:美国密执安州Midland的DowCorning(道·康宁)公司利用其拥有专利权的通过表面隔离性改进热塑性塑料表面性能技术,新推出500系列固体硅氧烷牌号。塑料熔化时,由于有机硅氧烷与金属间的亲合力,硅氧烷选择性地朝模具表面,因而高浓度的硅氧烷位于注塑制品表面。

  • 标签: 有机硅氧烷 表面改性剂 热塑性塑料 500系列 表面性能 模具表面
  • 简介:DowChemical开发了一种新的聚合改性剂,用于改进热塑性烯烃配合的流动性能,而不会降低材料的模量和抗冲性能。该改性剂以该公司的Affinity聚烯烃塑性体(POP)技术为基础,是一种超低粘度的乙烯一辛烯共聚的,采用该公司的Insite单一位催化剂生产。流动性大,可以减少TPO的循环次数,

  • 标签: 聚合物改性剂 配合物 TPO DOW Insite 热塑性烯烃
  • 简介: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NavalResearchLaboratories)的A.Pique联同研究人员,开发了名为“凝结辅助激光蒸镀(MatrixAssistedPulsedLaserEvaporation)”的沉积工艺,该工艺适用於聚合、糖或碳水化合有机质。英国曼彻斯特都市大学(ManchesterMetropolitanUniversity)化学及材料学系高级讲师DrWaqarAhmed,

  • 标签: 凝结物辅助脉冲激光蒸镀技术 聚合物 化学气相沉积工艺 表面处理工艺
  • 简介:一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科研新成果——新型无卤有机阻燃剂,2004年9月由吉化集团公司精细化工技术中心开发成功,产品经国家权威部门检测,阻燃性能达到美国UL94V—0级,完全达到了国家标准,具备产业化条件。

  • 标签: 有机阻燃剂 开发成功 无卤 2004年9月 吉化集团公司 先进水平
  • 简介:分散剂在塑料着色中的应用;国产光稳定剂在PE农膜中的应用;线型聚二氯磷腈衍生物用于提高聚丙烯、尼龙6的阻燃性能;高效无毒环保型稀土稳定剂的制备及应用;无毒稳定剂在PVC—U给水管材/管件生产中的应用……

  • 标签: 聚合物 文摘 助剂 聚二氯磷腈 稀土稳定剂 无毒稳定剂
  • 简介:氰尿酸锌对PVC热稳定作用的研究刘丽丽等(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塑料助剂,2017.03合成了一种新型的PVC热稳定剂——氰脲酸锌,通过静态烘箱热老化实验和刚果红实验测定了氰尿酸锌及其复合热稳定剂对PVC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氰尿酸锌单独作为热稳定剂会出现“锌烧”现象,而复合热稳定剂可以使PVC拥有更好的热稳定效果。

  • 标签: 塑料助剂 PVC热稳定剂 聚合物 复合热稳定剂 文摘 化学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