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5 个结果
  • 简介:受国际市场的影响,甲醇开始向燃料市场倾斜,有掺入甲醇一定比例的汽油作燃料,有配制以甲醇为主体的甲醇燃料代替汽油,还有经对汽车发动机稍作改装后直接用甲醇代汽油。虽然甲醇用作燃料目前还有争论,但已经由于汽油价格的上涨而带动甲醇市场仍维持在较高价位是不争的事实。由于原油的贫乏、煤资源的丰富,用甲醇代汽油作燃料,在不远的将来,必将纳入燃料的又一个主体。“甲醇是一颗后石油时代的希望之星”。

  • 标签: 甲醇合成 甲醇燃料 汽油价格 技术 工序 联醇
  • 简介:0前言脱硫技术近几年来在同仁们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然而仍有些存在问题尚未彻底解决,在实践中又出现了些新的问题。还有一些问题有争议,仍需深入研究。比如:再生的设备是高塔好或自吸空气再生氧化槽好,仍未有统一的认识。目前,焦炉气脱硫系统仍用高塔的居多,合成氨厂大都改用再生氧化槽了。高塔再生的气液流向也有不同看法,有的厂认为把并流改为逆流好,如1985年淮南化工总厂经改为逆流后取得了溶液中的悬浮硫降低、硫回收率提高、脱硫塔阻力上升减缓等效果,年收益百万元以上。再生氧化槽的溶液停留时间各厂也不一样,从6min到40min均有,没有统一的标准。在运行中出现硫泡沫时有时无,如何做到稳定溢流,许多老厂也未得到完全的解决。栲胶法和888法目前国内用得比较广泛,但个别厂也有用得不太理想的,出现一些问题急待解决。干法脱硫也还有些问题,比如精脱硫中的有机硫释放问题如何避免。

  • 标签: 脱硫技术 空气再生 氧化槽 脱硫系统 合成氨厂 硫回收率
  • 简介:甲醇合成的主反应是CO+2H2=CH3OH;CO2+3H2=CH3OH+H2O,我厂甲醇生产是以水煤浆加压气化为龙头,采用国内自主开发的低压羰基合成技术,利用铜基低压合成催化剂,选用国内自主开发的绝热管壳式低压低温合成反应器,合成压力5.3MPa,温度为220~260℃,产品精馏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三塔精馏工艺,能生产纯度>99.996%的精甲醇。产品质量达到美国A级精甲醇标准及满足GB338-92国标优等品精甲醇的要求。

  • 标签: 甲醇 合成 生产系统 水煤浆 加压气化 低压羰基合成技术
  • 简介:随着中国加入WTO的进程,国外大量产品的逐渐输入,必将对我国部分产业产生冲击。近几年,国内甲醛及其下游产品蓬勃发展,为使我国甲醛下游产品能在将来的市场上占稳脚跟,必须降低其生产成本,即降低原料——甲醛的生产成本。

  • 标签: 浓甲醛 生产技术 银法 铁钼法
  • 简介: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粮食供需矛盾突出,合成单细胞蛋白(简称SCP)就是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 标签: 甲醇蛋白 特点 毒性 营养价值 生产技术
  • 简介:1合成甲醇新催化剂及工艺目前工业上生产甲醇一般是采用Cu-Zn-Al催化剂,以CO和H2为原料在250~350℃和5~15MPa下进行气相反应制得。由于单程转化率低(15%~20%),需对反应气进行循环或采用串联反应器,以提高收率。人们一直在进行开发均相催化剂用于液相合成路线的研究,但工业化应用尚待时日。

  • 标签: 合成甲醇 技术进展 Cu-Zn-Al催化剂 国内外 工业化应用 串联反应器
  • 简介:1能源形势分析能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能源的生产与供应一直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而石油更是能源中各国关注的焦点,为争夺石油资源而发动战争的时有发生。石油化工主要产品烯烃(乙烯、丙烯)的发展与石油密切相关,因此,能源形势分析一直是各国经济研究权威机构研究的重点。

  • 标签: 技术进展 MTO 国内外 MTP 石油资源 形势分析
  • 简介:1中国甲醇生产发展的背景1.1近代甲醇不论作为化工原料(制二甲醚、丙稀、乙烯)或作为能源(甲醇汽油燃料),用途和规模不断增加。国外装置规模己进入年产百万吨级,我国“九五”、“十五”都把开发低压甲醇合成技术列为重大项目,国务院领导对发展甲醇生产作过多次重要批示。

  • 标签: 甲醇汽油 生产技术 生产发展 化工原料 重大项目 合成技术
  • 简介:介绍世界甲醇的生产能力,需求预测以及各主要生产技术开发公司1997年公布的生产技术概况和经济指标;论述世界甲醇工业的科技开发动向;简要分析我国甲醇现状与需求。

  • 标签: 甲醇 供需 生产技术进展
  • 简介:我公司有3套设计能力为10kt/a的甲醛生产装置,均采用电解银法生产工艺。由于单系统生产能力低,运转费用较高,随着能源、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甲醛生产成本大幅上扬,加上甲醛市场需求起伏不定,产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甲醛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为了使甲醛产品在日趋严峻的市场竞争中能够立丁不败之地,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推动甲醛系统的技术进步,

  • 标签: 生产系统 甲醛 技术改造 市场竞争 原材料价格 生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