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今年二季度以来,不少化工产品都出现了高位震荡回调的走势,需求也有所萎缩,但有机硅系列产品不仅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产品更是供不应求。

  • 标签: 供不应求 有机硅 二季度 价格 国内 化工产品
  • 简介:近期,甲醇市场供应趋紧,下游甲醛市场需求出现明显好转,部分地区价格在原材料成本带动下小幅上涨。进口甲醇价为250-265美元/t(包括合同货和现货)。

  • 标签: 世界 甲醇 市场分析 市场需求 价格
  • 简介:随着我国对低碳烯烃需求的不断增加,作为乙烯生产原料的石脑油、轻柴油等原料资源,也面临严重短缺的局面,甲醇制烯烃(MTO)技术的开发成功将有效缓解我国乙烯、丙烯等石油化工产业对宝贵的石油轻烃原料资源依赖程度,开辟出一个全新的烯烃生产工艺。

  • 标签: 甲醇 烯烃 甲醇制烯烃
  • 简介:1合成甲醇新催化剂及工艺目前工业上生产甲醇一般是采用Cu-Zn-Al催化剂,以CO和H2为原料在250~350℃和5~15MPa下进行气相反应制得。由于单程转化率低(15%~20%),需对反应气进行循环或采用串联反应器,以提高收率。人们一直在进行开发均相催化剂用于液相合成路线的研究,但工业化应用尚待时日。

  • 标签: 合成甲醇 技术进展 Cu-Zn-Al催化剂 国内外 工业化应用 串联反应器
  • 简介:日前,在由国家发改委主办的“资源价格改革研讨会”上,专家们的普遍意见是,在多年的政府管制下,中国煤电油气水地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普遍太低。官员们的意见则是,资源价格改革势在必行。

  • 标签: 价格改革 势在必行 资源性 中国 政府管制 产品价格
  • 简介:1能源形势分析能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能源的生产与供应一直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而石油更是能源中各国关注的焦点,为争夺石油资源而发动战争的时有发生。石油化工主要产品烯烃(乙烯、丙烯)的发展与石油密切相关,因此,能源形势分析一直是各国经济研究权威机构研究的重点。

  • 标签: 技术进展 MTO 国内外 MTP 石油资源 形势分析
  • 简介:0概述醋酸是甲醇重要下游产品之一。据统计,2005年全球甲醇消费量约为3210万t,其中11%用于醋酸生产。作为重要有机化工原料,醋酸主要用作醋酸酯类的生产,在日本2005年统计数据中,全球消费量为787.4万t,其中醋酸酯类为334.0万t,占42.4%:醋酐101.6万t,占12.9%:溶剂130.3万t,占16.6%;精对苯二甲酸(PTA)141.1万t,占17.9%:其它用途80.3万t,占10.2%。

  • 标签: 醋酸工业 发展概况 国内外 有机化工原料 精对苯二甲酸 统计数据
  • 简介:国内二甲醚(DME)生产起步较晚,1994年,广东中山精细化工实业公司采用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技术建成2500t/aDME装置,目前规模已扩产达5000t/a,用作气雾剂:1995年,成才华阳六菱化工公司建成2000t/aDME装置,也用作气雾剂: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建成800t/aDME装置,并在江苏昆山建成1000t/aDME工业示范装置;中科院山西煤化

  • 标签: 中国 二甲醚 生产能力 DME
  • 简介:0前言近年来,甲醇价格持续高位,国内甲醇生产装置开工率不断提高,各地甲醇新建项目陆续开工。原因:一是甲醇传统消费领域,如甲醛、醋酸等产品的产量稳步提升,对于甲醇的需求量逐步增加;二是新的消费领域如醇醚燃料、甲醇制烯烃等,由于发展前景广阔,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由此引发了人们对于国内甲醇是否过剩的担忧。国内甲醇到底会不会过剩呢?为此,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组织专家进行了分析研究。

  • 标签: 甲醇生产装置 “十一五” 国内 供需分析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甲醇制烯烃
  • 简介:我国有机硅产品消费增长率居全球首位。单以有机硅中间体聚硅氧烷计算,我国有机硅材料消费量近10年年均增长31%,近3年年均增长29%,如考虑直接进口的大量终端产品,则实际增长率更高。2000年我国聚硅氧烷表观消费量约为6.5万t,2005年增长至约24万t,在全球消费市场中的比重由原来的8%已增长至约20%。保守估计2010年之前我国聚硅氧烷需求将继续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长,届时将接近60万t,达到全球消费量的30%以上,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谁掌握了中国市场,谁就掌握了全球市场的主动,也就掌握了行业的未来”,

  • 标签: 有机硅中间体 企业 国内 聚硅氧烷 消费市场 有机硅材料
  • 简介:甲酸是甲醇的深加工产品,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由于甲醇市场的萧条及甲酸生产工艺的成熟,选择优化工艺生产甲酸将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及市场前景。

  • 标签: 甲酸 市场分析 预测 生产能力 经济效益
  • 简介:3国内大型甲醇合成新技术国内外甲醇合成技术的区别在于:国内丰要以煤制优质合成气为原料,H2、CO含量高,惰性气低,反应放热强烈。近年来在我国煤化工发展中出现了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甲醇合成技术

  • 标签: 甲醇合成 合成技术 国内外 自主知识产权 CO含量 化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