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8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一种单独以硅溶胶为成膜物的环保型水分散的纯无机建筑涂料,通过采取适当的生产工艺,所制备的硅溶胶水性涂料不仅可以稳定贮存,而且通过与自制腻子的相互反应作用,使腻子和漆膜最后硅石化成一体,使用性能良好,检测指标全部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并且在资源消耗、环境保护和成本等方面都明显优于乳液型水性涂料。

  • 标签: 硅溶胶 反应性纯无机涂料
  • 简介:60℃和0.1MPa下,在固体聚合物电解反应器(SPE)中电化学氢化豆油。实验目的主要是确定可提高脂肪酸氢化选择的阴极设计和反应器操作条件。增大豆油在Pd黑阴极催化层的流量(通过增加阴极碳纸/布衬层材料的多孔,增大油料流通的速率,并在油料管道中插入一个湍流增进器)降低硬脂酸和亚油酸在油品中的浓度[例如:碘值(IV)98的油含有质量分数为12.2%的C18:0和2.3%的C18:3]。在Pd黑粉末阴极上电镀另外一种金属(Ni、Cd、Zn、Pb、Cr、Fe、Ag、Cu或Co)时,可显著增加亚麻酸脂、亚油酸酯和亚油酸的选择。例如:可应用钯/钴阴极来合成含质量分数5.3%硬脂酸和质量分数2.3%亚油酸的IV值为113的豆油。豆油产品中反式异构体的质量分数为6%-9.5%(取决于产品的IV值,与特定的异构化指数0.15-0.40相对应)且获得高脂肪酸氢化选择时操作条件下也不必显著地提高。

  • 标签: 食用油 双金属催化剂 电化学氢化 固体聚合物电解反应器 脂肪酸选择性 膜电极组件
  • 简介:以异佛尔嗣二异氰酸酯(IPDI)和聚醚三元醇(GE310)为基本原料,选用乙醇和异丙醇混合溶剂.实现亚硫酸氢钠对异氰酸酯的良好封端.合成了热反应型水性聚氨酯。使用该聚氨酯对羊毛织物进行防缩整理,毡化收缩丰达到国际羊毛局规定的机可洗标准。

  • 标签: 水性聚氨酯 亚硫酸氢钠 封闭 羊毛织物 防毡缩
  • 简介:通过实验,表述了氯化铜催化剂在生产过程中,其实际流态化对氧氯化反应的影响。

  • 标签: 催化剂 流态化 氧氯化反应
  • 简介:文章介绍了诱粉精生产过程中影响氯化反应浆料质量和产量的因素;并对趣些因素中的工艺配方、操作因素等进行了分析、讨论。

  • 标签: 漂粉精 氯化反应 质量 浆料 配方
  • 简介:关于在光照下,氯乙烯单体的聚合方法。混合物包括:液体氯乙烯单体;最好为(50-125)×10^-6的茂金属催化剂;相对1mol催化剂,含量为1-2000mol的含铝助催化剂;相对1mol含铝助催化剂,含量为500mol的路易斯碱。含铝助催化剂中所选的烷基基团要连接在PVC链的末端。

  • 标签: 氯乙烯 聚氯乙烯 光聚合反应 茂金属 催化剂 PVC
  • 简介:在商用单管反应器中,以钒一磷氧化物(VPO)为催化剂,选择氧化正丁烷生成顺丁烯二酸酐。长期试车运行表明,所用催化剂的磷/钒比例是不变的,而钒的平均氧化态及远沿催化床的相组分分布则与反应气压有关。确定了数学模型并进行数字处理,对甲烷氧化过程进行模拟。在低甲烷浓度下,理论预测和实验数据非常一致。

  • 标签: 顺丁烯二酸酐 正丁烷 反应器 选择性氧化 催化床 钒磷氧催化剂
  • 简介:为研究电极性能对苯甲醇(BA)反应活性的影响,用差示电化学质谱分析(DEMS)和循环优安法对0.1mol/LHCIO4中的2mmol/L苯甲醇在铂和钯电极上的电化学反应进行了研究。挥发性产物的在线质谱分析显示,苯甲醇和这些金属相互作用,部分离解成苯。CO2是检测出来的唯一一种氧化产物。相应的质谱信号显示出3种不同的组成。用伏安扫描时发现,每种组成的范围强烈依赖于电极性质,但以钯为电极时,每种组成的范围也随着伏安扫描时的电极电势范围的变化而变化。在电解还原过程中,铂和钯表现出不同的催化活性,在铂电极上发生分子的氢解和芳环的氢化作用,而在钯电极上芳环的氢化作用很少发生。

  • 标签: 苯甲醇 电化学反应活性 电化学质谱分析 铂电极 钯电极 二氧化碳
  • 简介:本文首先论述了次氯酸钠应用于一次反应的理论特点,接着论述了次氯酸钠在实际应用中的影响因素,然后论述了在生产中的调整措施,最后论述了在生产过程中的调整效果。

  • 标签: 次氯酸钠 应用 一次反应 研究
  • 简介:文章简单介绍了卤水溶液合成氢氧化镁时金属的腐蚀机理,并采用电化学测试法研究了工业纯钛的氯化物水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工业纯钛在氯化物溶液中易发生严重的缝隙腐蚀,但发生点蚀的可能不大。

  • 标签: 氢氧化镁水热反应溶液 腐蚀 卤水溶液 氢氧化镁 腐蚀机理
  • 简介:本发明用一种新方法,使用两套反应器生产二氧化氯。第一套反应器的结构使反应基本在恒温下进行,且反应不完全;第二套反应器的结构确保温度从底到顶呈梯度逐渐降低,且反应基本完全。

  • 标签: 二氧化氯 生产工艺 反应器 结构 设计
  • 简介:本工作通过对纳米级高反应界面活性氧化锌与普通氧化锌、纳米氧化锌不同份数的试验应用,其结果表明:纳米级离反应界面活性氧化锌完全可同等量替代普通氧化锌(99.7%)、纳米氧化锌、混合搅拌型复合氧化锌使用,并保持胶料的物理机械性能不变。有效减少胶料中氧化锌的使用量,降低配方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改善环境、节约锌资源。

  • 标签: 纳米 反应界面 氧化锌 替代 重金属
  • 简介:与H2O2燃料电池类似,以水为阳极进料和氢源,在固体聚合物电极(SPE)反应器内进行了大豆油的电化学催化氢化。反应器的关键部件是膜电极组件(MEA),其由稀有金属黑阴极、RuO2粉末阳极、Nafion117阳离子交换膜构成。SPE反应器在温度60℃、压力0.1MPa、阴极进料为工业用大豆油下进行分批循环操作。研究了可能影响油氢化电流效率的各种因素,如阴极催化剂的类型、催化剂载量、阴极催化剂粘合剂用量、电流密度、反应物进料速率。发现用不同阴极催化剂时的电流效率顺序为:Pd>Pt>Rh>Ru>1r。用Pd黑阴极时,油氢化电流效率随电流密度的升高而降低,0.50A/cm^2时为70%,0.490A/cm^2时为25%。电流脉冲频率在0.25-60Hz时对电流效率没有影响。Pd和Pt阴极催化剂的最佳载量均为2.0mg/cm^2。只要粘合剂的总量不大于30%(质量分数,以干基催化剂为基准),大豆油氢化作用的电流效率就不会受到Nafion和PTFE阴极催化剂粘合剂的影响。当电流密度为0.100A/cm^2时,大豆油的进料速率由80mL/min升至300mL/min时,电流效率由60%升至70%。在进料管线上加镍丝网湍流促进器,进由速度为80mL/min时电流效率可高达70%。

  • 标签: 大豆油 氢化作用 固体聚合物电极反应器 膜-电极组件 电流效率 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