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海岸沙丘蕴含着丰富的过去海岸带风沙活动的信息,在精确的年代学框架基础上才能提取接近实际的海岸风沙活动序列。本研究选取福建长乐海岸3个代表性海岸沙丘剖面进行光释光测年研究,应用不同年代模型计算比较光释光测年结果,发现WeightedMean年代模型所测得的等效剂量值相较于CAM年代模型和Mean年代模型呈现出系统性偏小的特征,Mean年代模型所测得的等效剂量值的误差偏大,因此本研究选用CAM年代模型作为年代测算的模型。海岸沙丘OSL年代学研究表明,在0.9ka以来,福建长乐海岸带产生明显的风沙堆积和发育海岸沙丘事件,可能是由于中世纪以来,尤其是小冰期福建沿海处于总体寒冷的背景下,区域气候呈现较大幅度的冷暖波动变化,经历了海平面波动下降、海岸线风大沙多的环境演变过程。

  • 标签: 光释光测年 海岸沙丘 年代模型 频率分布 风沙活动
  • 简介:本研究分别在平潭青峰、坛南湾和闽江口琅岐岛采集18个老红砂样品、19个海滩砂样品以及40个河滩砂样品,并对这些样品进行粒度和稀土元素(REE)测量。结果发现老红与闽江口琅岐岛河口的稀土元素含量特征十分接近;分别对老红与闽江河口REE数据以及坛南湾海滩与闽江口(REE)进行了判别函数分析,老红的∑REE平均值为84.25μg/g,琅岐岛河口的∑REE平均值为89.81μg/g,相似性明显;坛南湾海滩的∑REE平均值为16.41μg/g,与闽江河口含量差别较大。研究表明:青峰老红沉积物主要来源于闽江口河口,末次间冰期暖湿气候下闽江输量增大,河口外沿岸流增强,大量河进入海坛海峡,在强劲的季风搬运下,沉积于平潭岛北部,形成以青峰为代表的平潭岛北部老红;而坛南湾海滩代表海洋波浪搬运的泥沙,不是老红的物源。

  • 标签: 老红砂 稀土元素分析 物质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