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2 个结果
  • 简介:喀斯特山区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已经成为决定西南地区环境、经济和社会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其中植被的生态恢复无疑是极为基础和重要的环节之一,物种选择又是重中之重.通过互联网搜索、文献阅读和野外实地考察,针对喀斯特分布极广且石漠化最为严重的贵州,本研究调查和分析了喀斯特山区植被生态恢复过程中所选择的物种分布现状,对其恢复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价,希望能对西南喀斯特山区的生态恢复,尤其是对即将全面铺开的石漠化综合治理提供参考和建议.结果表明:在贵州78个岩溶县(市、区)的328个地点,共调查收集到用于植被恢复的物种87种,其中生态林物种26种(主要是松、杉、柏、香椿、杨树和车桑子等),经济林物种47种,包括26种药用植物(太子参、天麻等)和其他21种经济林物种(茶、油茶、梨、桃、李、板栗等),另外有牧草14种(白花三叶草、黑麦草、紫花苜蓿等).这些物种聚集或零散种植在不同的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大区:A区(黔西高原山地)、B区(黔中丘原山地)、C区(黔东低山丘陵)和D区(无石漠化).就恢复效果而言,油茶、茶、中药材、花卉栽培及草地畜牧业均显示出了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良好势头,板栗、核桃、花椒、桃、梨等经济林物种也在其生长适宜地取得了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然而,植被生态恢复中所营造的人工林,均存在树种单一、物种配置简单、经营粗放等问题,林分的整体功能和生态、经济效益较低,亟待进行改造;不同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区域也需要采取不同的物种配置措施.

  • 标签: 喀斯特 石漠化 植被恢复 评价 物种配置
  • 简介:第五章矿产资源资产账户矿产资源是指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利用价值的,呈固态、液态、气态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包括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水气矿产。矿产资源资产账户目前只核算矿产资源存量,暂不考虑矿产资源质量。

  • 标签: 自然资源 资产负债表 矿产资源资产 贵州省 非金属矿产 编制
  • 简介:近日,经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批准,寒武系第三统暨第五阶的全球标准层型剖面和点位(“金钉子”)在贵州剑河县建立。这是我国获得的第11枚“金钉子”,也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金钉子”最多的国家。

  • 标签: 金钉子 贵州省 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 层型剖面 剑河县 寒武系
  • 简介:各市(州)统计局、国土资源局、环境保护局、农牧局、水利(务)局、林业局、贵安统计中心:为贯彻落实十八膈三中伞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lA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丁作责任分下方案)》(黔府办发[2018]7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快推进令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工作,统汁局会同省国土资源厅、环境保护厅、水利厅、农委、省林业厅制定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制度(试行)》。现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实施。

  • 标签: 资产负债表 国土资源厅 环境保护厅 自然资源 统计局 水利厅
  • 简介:12月4日,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部际联系会议在贵州毕节召开。自然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国家自然资源总督察陆昊,贵州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国务院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欧青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四川副省长尧斯丹、贵州副省长吴强、云南副省长陈舜交流片区脱贫攻坚工作。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张德霖主持会议。

  • 标签: 贵州毕节 区域发展 脱贫 蒙山 自然资源部 省委副书记
  • 简介:阐述了云南降雪形成的山地环境因子.同时运用统计方法对云南1980-2000年降雪的时间与地域空间的格局变化进行分析,初步把云南降雪区域划分为滇西北高山常年-长期降雪区、滇中-滇东北山原季节降雪区、滇西-滇东南山地少降雪区和滇南-滇西南无降雪区.

  • 标签: 降雪 环境特征 时空变化 云南省
  • 简介:“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各族人民的殷切嘱托,是贵州必须用心做好的一篇大文章。7月30日,在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建设推进会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强调,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好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推动新时代贵州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 标签: 生态文明建设 贵州省 试验区 生态环境保护 人大常委会 污染防治
  • 简介:系统地分析了甘肃主要湿地植被类型及其分类。依据中国湿地植被、甘肃植被等分类原则和分类系统,结合甘肃湿地植被的形成、发育和分布特点,甘肃湿地植被划分为4个植被型组、9个植被型、74个群系和138个群丛;依据湿地的定义和湿地植被的特征种、指示种等特点,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西北地区一些受争议的河岸林缘植被、胡杨(Populuseuphratica)群系等是否属湿地植被,并依据此类群落的群落和生境特征,将胡杨等群系列入湿地植被。

  • 标签: 湿地植被 分类系统 河岸植被 林缘植被 胡杨群系 甘肃
  • 简介:为研究石笋δ~(13)C与δ~(18)O在千年尺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通过对比贵州石将军洞SJJ-1石笋的δ~(13)C与δ~(18)O变化发现二者之间既有相似性又不完全同步。千年尺度两者之间的相似性主要由δ~(13)C与δ~(18)O共同受太阳辐射驱动的东亚季风强度变化所致。通过中国地层孢粉反演的植被空间格局变化,碳氧同位素的滞后期与太阳辐射相对于植被变化的滞后时间一致。因植被中δ~(13)C随年降水量增加具有变轻趋势,因此,两者的不同步性更大可能是太阳辐射驱动的季风强度变化与植被变化的不同步性引起。

  • 标签: 石笋 δ13C Δ18O 滞后期 太阳辐射
  • 简介:(2018年9月21日吉林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测绘地理信息管理,促进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保障测绘地理信息事业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服务,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推动数字吉林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 地理信息 吉林省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信息事业 信息管理
  • 简介:福建水土流失原因分析方秋贤,詹霞(福建师范大学环科所)(福建税务学校)一、福建水土流失发展的总趋势福建的生态环境是以中、南亚热带为热量带背景,以黄壤、红壤、砖红壤性红壤常绿阔叶林为基础,温热多雨,海洋性季风气候综合形成的,自然生态环境优越。但...

  • 标签: 砖红壤性红壤 流失原因 热量带 南亚热带 生态环境 福建师范大学
  • 简介:“管土地护军产促和谐强国防”。1月25日,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鄂忠齐从中国人民解放军31669部队王骞少将手中接过了的锦旗。

  • 标签: 自然资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
  • 简介:辽宁沿海岸线分布有丰富的滨海湿地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1990年和2000年的LandsmETM影像获取了辽宁滨海湿地斑块图形数据,选用生态意义较明确的景观特征指数,对辽宁滨海湿地的景观格局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90年至2000年间,辽宁滨海湿地总面积呈萎缩状态,由1990年的17620.04km^2减至2000年的17331.72km^2,减少幅度为1.6%;湿地斑块数量亦在减少,由1990年的2021块减少至2000年的1770块;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则呈下降趋势,分别由1990年的1.425和0.594下降至2000年的1.409和0.588。

  • 标签: 滨海湿地 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辽宁省
  • 简介:收集、整理和分析了福建71个气象观测站点30年(1961—1990)年均温的资料,建立了数据库;以福建1:100000的数字等高线图为基础底图,在ArcGIS支持下,生成福建数字高程模型(DEM),在此基础上,生成福建经、纬度及海拔宏观地理因素数据库;采用趋势面铲析与克里金(Kriging)插值相结合的混合插值模型,进行气温空间分布模拟,为快速模拟福建年均温空间分布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福建气温资源的专题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气温 空间分布 DEM 模拟 福建省
  • 简介:通过对国内外湿地定义的分析,结合黑龙江湿地的特征,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探讨进一步完善黑龙江湿地的法律定义。研究表明:黑龙江湿地法律定义应当与《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相适应;要包括天然湿地和人工建造的部分湿地;应当将湿地的认证从定义中删除,在《黑龙江湿地保护条例》湿地管理一章中加以规定。《黑龙江湿地保护条例》中湿地的定义可以表述为:“湿地是指本省范围内天然或人工形成的、包括常年或季节性存在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等”。

  • 标签: 黑龙江省 湿地 法律定义
  • 简介:浅议福建生态旅游开发骆培聪(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一方面对环境的破坏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做来越深入。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旅游业发展中同样也存在这个问题。因此人们企图去保护资源,又极力进行旅游开发...

  • 标签: 生态旅游区 自然保护 福建省 生态环境 海洋生态旅游 风景名胜区
  • 简介:10月9日,第三次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近期重点工作。一是尽快启动和推进宁安市“三调+自然资源”全要素调查试点。国土调查办派出由黑龙江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和测绘局联合组成的专家组入驻宁安市,与当地政府及林业、水利、畜牧等相关部门共同成立试点工作组,协调林业、水利、畜牧等部门提供基础数据,加快试点工作进程。

  • 标签: 国土调查 部署 自然资源 空间规划 黑龙江省 基础数据
  • 简介:利用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分析福建2005—2011年的水生态足迹时空分异,得出几点结论:1)福建水生态处于盈余状态,但人均水生态足迹增加;2)2011年福建万元GDP水生态足迹为0.2551hm^2/万元,与2005年0.7087hm^2/万元对比,产出效率提高了64.00%。3)建议通过生态优势与经济优势相互转化、调整产业结构、提倡绿色消费实现可持续发展。

  • 标签: 水生态足迹 时空分异 福建
  • 简介:在阐明世界生物质能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从中国和福建的资源现状分析和需求分析2方面,对福建发展以生物能源为龙头的生物质产业群的资源与需求进行分析;根据福建生物能源技术发展的现状,分析了福建生物质工程产业发展的经济可行性;提出福建生物能源产业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包括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重点考察的领域、重大产业化示范的可能区域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 标签: 生物质能 生物质工程产业 福建发展目标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