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近日,经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批准,寒武系第三统暨第五阶的全球标准层型剖面和点位(“金钉子”)在贵州省剑河县建立。这是我国获得的第11枚“金钉子”,也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金钉子”最多的国家。

  • 标签: 金钉子 贵州省 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 层型剖面 剑河县 寒武系
  • 简介:喀斯特山区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已经成为决定西南地区环境、经济和社会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其中植被的生态恢复无疑是极为基础和重要的环节之一,物种选择又是重中之重.通过互联网搜索、文献阅读和野外实地考察,针对喀斯特分布极广且石漠化最为严重的贵州省,本研究调查和分析了喀斯特山区植被生态恢复过程中所选择的物种分布现状,对其恢复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价,希望能对西南喀斯特山区的生态恢复,尤其是对即将全面铺开的石漠化综合治理提供参考和建议.结果表明:在贵州省78个岩溶县(市、区)的328个地点,共调查收集到用于植被恢复的物种87种,其中生态林物种26种(主要是松、杉、柏、香椿、杨树和车桑子等),经济林物种47种,包括26种药用植物(太子参、天麻等)和其他21种经济林物种(茶、油茶、梨、桃、李、板栗等),另外有牧草14种(白花三叶草、黑麦草、紫花苜蓿等).这些物种聚集或零散种植在不同的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大区:A区(黔西高原山地)、B区(黔中丘原山地)、C区(黔东低山丘陵)和D区(无石漠化).就恢复效果而言,油茶、茶、中药材、花卉栽培及草地畜牧业均显示出了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良好势头,板栗、核桃、花椒、桃、梨等经济林物种也在其生长适宜地取得了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然而,植被生态恢复中所营造的人工林,均存在树种单一、物种配置简单、经营粗放等问题,林分的整体功能和生态、经济效益较低,亟待进行改造;不同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区域也需要采取不同的物种配置措施.

  • 标签: 喀斯特 石漠化 植被恢复 评价 物种配置
  • 简介:第五章矿产资源资产账户矿产资源是指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利用价值的,呈固态、液态、气态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包括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水气矿产。矿产资源资产账户目前只核算矿产资源存量,暂不考虑矿产资源质量。

  • 标签: 自然资源 资产负债表 矿产资源资产 贵州省 非金属矿产 编制
  • 简介:12月4日,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部际联系会议在贵州毕节召开。自然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国家自然资源总督察陆昊,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国务院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欧青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四川省副省长尧斯丹、贵州省副省长吴强、云南省副省长陈舜交流片区脱贫攻坚工作。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张德霖主持会议。

  • 标签: 贵州毕节 区域发展 脱贫 蒙山 自然资源部 省委副书记
  • 简介:“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省各族人民的殷切嘱托,是贵州必须用心做好的一篇大文章。7月30日,在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建设推进会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强调,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好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推动新时代贵州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 标签: 生态文明建设 贵州省 试验区 生态环境保护 人大常委会 污染防治
  • 简介:为研究石笋δ~(13)C与δ~(18)O在千年尺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通过对比贵州石将军洞SJJ-1石笋的δ~(13)C与δ~(18)O变化发现二者之间既有相似性又不完全同步。千年尺度两者之间的相似性主要由δ~(13)C与δ~(18)O共同受太阳辐射驱动的东亚季风强度变化所致。通过中国地层孢粉反演的植被空间格局变化,碳氧同位素的滞后期与太阳辐射相对于植被变化的滞后时间一致。因植被中δ~(13)C随年降水量增加具有变轻趋势,因此,两者的不同步性更大可能是太阳辐射驱动的季风强度变化与植被变化的不同步性引起。

  • 标签: 石笋 δ13C Δ18O 滞后期 太阳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