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以1986年、1990年、1994年、1998年、2002年、2007年、2011年和2014年的LandsatTM、ETM+影像为数据源,采用最大似然分类方法,研究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的淡水湖泊哈素海的湖区总面积、明水区面积、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区面积29a来的变化。结果表明,1986-2014年期间,哈素海湖区总面积变化在29.12-30.13km^2之间,变化幅度很小,主要原因是在哈素海周边修筑的堤坝控制了水体和芦苇群落的向外扩张;明水区面积从1986年的18.74km^2减少到2014年的14.90km^2,有不断减少的趋势,到2014年,明水区面积已不足湖区总面积的一半;芦苇区面积从1986年的10.86km^2增大到2014年的14.98km^2,其占湖区总面积的比例由36.68%增加到50.13%,年增长率约为0.48%;从空间上看,芦苇群落扩张的主要位置为湖区的北端、南端和近东岸部分区域,说明在适宜的浅水区域芦苇群落极易扩张,说明底泥淤积和水深可能是制约哈素海芦苇群落扩张的主要因素。哈素海芦苇群落的扩张,说明哈素海底泥淤积严重,沼泽化进程明显,管理部门应该通过底泥清淤等措施,减少湖区淤泥,增加有效水深,以达到增加库容并控制芦苇群落扩张态势的目的。

  • 标签: 哈素海 芦苇群落 扩张 水深 淤积 遥感影像
  • 简介:文章运用利益主体理论(stakeholder)及协同共生理论(symbiosis)的分析方法,以“福建土楼”世界遗产旅游地为典型案例,探究跨界区域品牌共享型旅游地核心利益主体冲突格局、机理及其治理机制.研究表明:“福建土楼”世界遗产旅游地跨界冲突格局表现为横向层面的品牌共生体的冲突和纵向层面的利益共生体的冲突,其背后深层次的冲突机理主要在于行政分割运作、地方利益导向等因素导致跨县市利益冲突日趋激烈,加上内部强弱势利益主体间利益分配失衡引起纵向层面的利益冲突愈演愈烈.最后,针对利益主体的冲突博弈问题建立了多维度的跨界治理机制.

  • 标签: 跨界区域 品牌共享型旅游地 冲突 治理 福建土楼
  • 简介:没有湿地就没有水,湿地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和保护.根据国外湿地保护的经验教训,热带雨林的保护,国际生态环境保护策略模式,提出因地制宜的适合本国国情的保护措施和保护策略,以及制定有关的、系统性的法律、法规,以便操作掌握.探讨了我国湿地的现状,为保护湿地,挽救生态环境危机的紧迫而有效的措施和制定有关政策、规划;提出了保护湿地的原则意见.

  • 标签: 湿地保护 湿地公约 生态系统 自然保护区
  • 简介:一、国外“治理”(Governance)理论与城市土地经营“治理”对应的英文单词为Governance,原义为“控制”、“统治”或“操纵”,在国外多用于与国家公共事务相关的管理活动和政治活动。现在,更多的公共管理研究者认同“治理”新概念:是包括政府和各种非政府组织乃至私人机构在内的多个主体,协同处理公共事务,以满足公众需求,实现最大化公共利益的过程。

  • 标签: 城市土地经营 治理 非政府组织 公共事务 公共管理 英文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