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为了解榆林机场复杂大雾变化过程中近地层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利用常规天气图和AWOS系统采集的气温、气压、风向、风速、能见度等实时资料,利用天气学原理对2011年12月1日榆林机场出现的复杂大雾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相对湿度为91%~95%是榆林机场冬季大雾形成的临界状态,相对湿度95%是榆林机场大雾稳定持续的临界值,机场积雪被清扫的跑道与周围覆盖着厚厚积雪的地表之间存在辐射差异,该差异可能导致浅雾、碎雾发生明显变化。

  • 标签: 机场 复杂雾 能见度 变化特征
  • 简介:利用实测资料对山区复杂地形条件下风场的一般特征和局地性特点作了计算分析,详细分析了山谷风的时空变化规律,比较了山谷风演变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季节的特点和差异.

  • 标签: 山区 复杂地区 风场
  • 简介:为深入认识青藏高原能量和水分循环季节变化,利用GSWP(GlobalSoilWetnessProject)、GLDAS(GlobalLandDataAssimilationSystem)、AMSR-E(AdvanceMicrowaveScanningRadiometer-EOS)土壤湿度以及台站观测资料等多种数据,采用滑动t检验初步分析高原下垫面各物理量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各物理量季节变化特征明显且联系密切。高原下垫面净短波辐射和感热通量在1月中旬显著开始增加,5-6月达到全年最高值。净长波辐射5月表现为高值,夏季表现为低值。地表潜热通量在1月显著开始增加,在夏季达到全年最高值。表层土壤3月开始输送热量到大气,9月大气开始向土壤表层传递热量;融雪3-5月加快,雪盖减少。降水和1cm植被含水量在2月显著开始增加,1cm土壤显著开始加湿,5-6月降水陡增,1cm土壤湿度表现为峰值。1cm植被含水量、植被蒸腾、总蒸散与降水在7-8月达全年最高值,1cm土壤湿度在7月表出现为谷值,9月达全年第二峰值。10月下垫面温度转冷后,雪盖增加,土壤湿度逐渐减小。

  • 标签: 能量和水分循环 季节变化 青藏高原
  • 简介:通常在进行计算机房的供电、接地及防雷方面的设计时,技术人员只考虑到三相负荷的平衡及感性负载引起的地电压高,谐波分量大,供电质量下降,干扰严重等问题,而忽略了非线性负载造成的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阐述地电压偏高产生的原因,并就此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

  • 标签: 零地 电压
  • 简介:1基本情况2013年1月21~25日,基本系统委员会(CBS)资料加工和预报系统(DPFS)开放计划领域组(OPAG)实施协调组会议在日内瓦召开。会议由OPAG—DPFS新一届负责人、来自英国气象局的KenMylne先生主持。在简短的会议开幕式上,wMO天气和减灾服务司(WDS)代理司长施培量代表wMO秘书长致欢迎辞。他介绍了CBS的构架特点,即wMO世界天气监测网计划(WwW)的每个业务领域都设有一个开放计划领域组(OPAG),

  • 标签: 预报系统 CBS 会议简介 加工 WMO 日内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