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省气象事业始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是我国近代气象事业发展比较早的省份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给我省气象事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五十多年来已初步建成了覆盖全省的比较现代化的业务体系,积累了丰富的气象记录档案。70年代后期开始进行记录档案的信息化工作,

  • 标签: 气象记录 应用服务 档案 气象事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 管理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气象部门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以气象服务为宗旨,积极进行了气象事业结构调整,形成了以专业气象服务、气象声讯和网络服务、气象影视广告服务、气球广告服务、防雷技术服务等为支柱的气象科技服务产业,弥补了气象事业经费的不足,促进了气象事业发展。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法律制度的逐步完善,原有政策优势正逐渐消失。

  • 标签: 气象科技服务 经营管理 产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专业气象服务 气象事业发展
  • 简介:气象灾害在自然灾害中出现次数最多,发生范围最大,危害面积最大,造成的损失最严重。联合国公布的“1947~1980年全球10种主要自然灾害”中有5种是气象灾害,其余部分多数气象关系密切。因此,了解气象灾害特点做好气象灾害的预测预报,防灾减灾,对加快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气象灾害 主要自然灾害 发生范围 危害面积 预报服务 预测预报
  • 简介:闽东渔场是我省的主要渔场之一。它南至北纬26°,北至北纬27°,东至东经125°。海上渔业捕捞生产是闽东沿海县市的重要产业。海上风情渔业生产息息相关,做好海上气象服务,是沿海县市气象工作者的重要职责。为使有关人员能对渔业生产有所了解,更好地做好渔业气象服务,本人根据多年从事服务所了解的情况,进行整理,以供参考。

  • 标签: 渔业生产 气象服务 闽东渔场 闽东沿海 气象工作者 捕捞生产
  • 简介:经验告诉我们,做好任何一项工作,首先思想认识上要予以高度重视,其次需要极端认真负责的精神,第三要有可靠的质量保证,第四要尽可能扩大效果,做好气象服务工作也大致如此。一、社会需求确立了气象服务工作的首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

  • 标签: 气象服务 服务意识 天气预报 服务效果
  • 简介:根据国外气象商业化发展情况,分析了我省当前气象科技服务的现状问题,并结合本省经济快速发展对气象科技服务带来的机遇,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思考.

  • 标签: 气象 产业 发展 对策
  • 简介:1引言当前气象科技服务产业发展很快,服务项目、服务单位都有很大增加。如何保存气象科技服务产业的原始经营数据,实行有效监管,确保气象科技服务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笔者利用近年来我局气象科技服务产业运行机制和在管理方面积累的经验,在WindowsXP平台上,以可视化数据库编程语言Delphi7.0为工具,采用面向对象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 标签: 服务产业 气象科技 管理系统 宁德市 WINDOWSXP DELPHI7.0
  • 简介:盟、旗气象业务服务新系统(MXT)的设计实现区局MXT系统技术开发会战组前言盟、旗气象业务服务工作,是最基层气象部门的常规工作;盟、旗气象业务服务新系统,则是利用计算机通信技术对盟、旗两级气象部门原有业务服务工作进行了技术改造后,以新形式...

  • 标签: 气象服务 气象业务 开发 人机交互式预报工作站 技术改造
  • 简介:公共气象服务“无所不在、无微不至”是气象服务的高境界追求,海尔集团“闭环式服务体系”对气象服务有一定的启示。“无所不在”可用场合、途径、时间3要素具体表述,“无微不至”可从群体差异化、服务人性化、产品多样化及沟通互动化4个方面细化体现。“无所不在、无微不至”不应当仅仅停留在口号的层面,要落实到行动,从改变思维定式和改变行为方式着手。

  • 标签: 公共气象服务 无所不在 无微不至 改变思维定式 改变行为方式
  • 简介:1991年梅雨期天气异常,其中“三段式梅雨”,在本世纪我国仅出现过两次,建国以来还未曾有过。由于梅雨期降水范围大,持续时间长,太湖流域数度发生强暴雨,加之前期4、5月降水偏多,塘库满盈,底水抬高,致使太湖水位持续猛涨,造成太湖特大洪涝,7月13日长兴夹涌站实测水位高达4.93米,远远高于1954年4.65米的历史最高水位。我县在这次洪涝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全县受灾人口47万余人,被洪水围困5.8万人,受灾面积56.75万亩,倒塌房屋1045间,粮食损失5200万公斤,投入排涝抗洪资金2400万元,全县总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5100万元。

  • 标签: 气象服务 梅雨期 强暴雨 历史最高水位 粮食损失 长兴
  • 简介:在大气化学实验室以及大气本底、酸雨和沙尘暴等观测站网长期工作基础上,作为“大气成分轨道”的主要牵头实施单位,大气成分观测服务中心积极按照中国气象局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精神,按照“立足现有、统筹规划、重点突出、分步建设”基本思路,设计建设大气成分研究型业务体系,保证了各项科研、业务和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初步形成了12个研究和业务团队:气溶胶、温室气体及相关微量成分、反应性气体大气光化学、臭氧辐射、酸雨、边界层、数值同化、大气成分数值模拟、化学输送数值模拟、大气成分气候效应、大气成分反转数值模拟、常规预报要素分析。2005年在研和新获准的各类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达30多项。对原有的观测站网和大气化学实验室进行升级改造、增容及整合,重新布设了基本覆盖全国范围的30个大气成分观测站。按照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发展规划,牵头实施“国家大气成分本底观测研究台站体系建设”。中国气象局4个大气本底站(青海瓦里关、北京上甸子、浙江临安、黑龙江龙凤山)正式进入国家级野外观测研究台站行列;完成了2个拟新建本底站(云南香格里拉、新疆阿克达拉)论证试验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确定了湖北金沙预选本底站站址,即将启动科学论证工作;开展“酸雨观测业务规范”人员培训,大力推进酸雨工作业务化。

  • 标签: 大气成分 服务中心 观测站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大气本底 化学实验室
  • 简介:大家都知道,天气、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大到国家建设、工程决策,小到个人生活、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无不与天气、气候变化息息相关。今天,依靠现代化通信科技的进步和高能计算机的发展,气象资料的收集、分析、处理能力和预报产品准确性、分发速度都得到空前提高。气象部门开发并对外提供的气象信息产品不断增加,气象信息服务手段和方式越来越先进,气象信息服务对象越来越细化和广泛。因而做好气象信息服务工作任务重、难度大。据调查,目前我省气象信息服务缺乏客观、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在市县气象部门,因此有必要进行气象信息服务理念创新方法的探讨。

  • 标签: 气象信息服务 创新方法 服务理念 气候变化 气象部门 工程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