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合理施用氮肥是夺取水稻高产的基本条件之一。在氮肥施用中,目前普通存在着施用量过多或过少,施用时间不合理,氮肥利用率低等问题,不仅影响了水稻产量的提高和米质的改善,而且还污染了环境,降低了氮肥的使用效益。自80年代开始,模拟优化技术引入作物(水稻)生产系统后,已研制出了许多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如“双季杂交稻高产栽培模式”、“双季稻—冬作高产栽培模式”等。这些模式对水稻的施量和施方法虽有所改进,并取得了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但均为经验模式,未突破传统的施肥概念。近年来,以国际水稻研究所引进的施技术模拟优化软件MANAGE-N,充分考虑了不同品种(作物参数)、不同气候条件(光、温、降水等气候因子)、不同土壤条件(土壤参数)等影响水稻生产发育的各种因素,因而具有更大的适应性

  • 标签: 增产效果 原因分析 施氮法 吸氮量 产量构成因素 经济系数
  • 简介:基于2005年4~10月盘锦湿地芦苇群落土壤不同土层土壤碱解及溶解性有机碳的观测资料,分析了盘锦湿地芦苇群落土壤碱解与溶解性有机碳(DOC)的季节动态。结果表明:不同土层碱解、溶解性有机碳的季节动态并不相同。0~10cm土层碱解与DOC季节动态相似,6月土壤碱解与DOC含量均最高,分别为244.86mg/kg和13.16mg/L。8月碱解含量最低,为139.18mg/kg;9月DOC含量最低。10~20cm土层DOC的季节性动态变化与表土具有相似性,峰值均出现在6月,谷值出现在9月;10~20cm土层碱解最低值出现在6月,与0~10cm土层不同。20~30crn土层内,4~7月DOC几乎无变化,8月DOC含量最低,9月增加;4~5月碱解波动较大,5月降到102mg/kg,6月增加到151mg/kg。研究表明,盘锦湿地芦苇群落土壤微生物活性与凋落物分解对DOC及碱解的季节动态有很大的影响,同时温度、降水量及冻融也影响着DOC及碱解的季节动态.

  • 标签: 湿地 芦苇 溶解性有机碳 碱解氮 季节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