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西文环境下的汉字显示技术张亚峰(榆林地区气象局榆林·719000)在软件界面中,使用汉字菜单与汉字提示有时是十分必要的。中文环境中,C语言可以将汉字作为字符串进行处理。但目前国内流行的汉字系统很多,它们从内核、字库到外设控制等方面都没有统一的标准,这...

  • 标签: 汉字显示技术 西文环境 汉字小字库 榆林地区 点阵汉字库 地址码
  • 简介:目前,省地两级天气预报实时业务系统基本建成.使用该系统软件调用处理数值预告图(NFPS)、实况图(SMPS)、展宽云图(GMS)等资料时必须在西文状态下方能正常工作,而在调用显示气象服务信息(D:\SER子目录下I、DAT,TB、DAT等)时,必须先进入汉字系统.由于汉字系统占用了大量内存,使得在其后运行NFPS、SMPS等软件时会出现画面混乱,甚至死

  • 标签: 气象服务 实时业务 服务信息 GRAPHICS 程序运行 驱动程序
  • 简介:用VB编程生成DLL文件来显示气象实时资料的图形,并在网页中调用此生成的DLL文件,从而实现在网页中显示实时图形.

  • 标签: VB 网页 实时图形 显示
  • 简介:从应用的角度,结合台站自动站业务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介绍了利用UDP协议开发自动站实况显示终端的解决思路和方法,有利于灾害性天气状况下实现加密观测.对UDP协议及编码实现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并给出程序实例.

  • 标签: 自动站 台站 灾害性天气 业务系统 观测 UDP协议
  • 简介:1前言随着气象科技的发展。短历时降水的研究在气象部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这里说的短历时降水是指1小时或2小时内的降水量。就时间尺度而言属于中尺度,开展短历时降水气候的研究,不仅是降水气候研究本身的需要。而且将可为中尺度灾害性天气的研究和短历时天气预报提供气候背景及预报着眼点。为人工增雨指挥决策工作提供依据。我省已开展此项研究,揭示了我省不同地形环境下的短历时降水气候的统计特征,填补我省这方面基础研究的一个空白。为了更好地将有关成果提供用户使用,

  • 标签: 短历时 降水量 显示系统 气候特征 福建省 汛期
  • 简介:随着我省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省台713雷达数字化图像、数字化展宽云图、农气气候产品等的上网共享、省台客观预报方法套用的自动化、客观指导预报产品的不断增多,使省台预报工作站所能显示的信息大大增多,所具备的功能也越来越多.它不仅要能显示以前的图形图像产品,而且还须显示文字预报、农气产品、遥感产品、气候公报、数字传真图、气象要素实况等,同时还要能显示客观预报方法套用结果并进行客观预报方法套用.进行预报输入,打印云图节目表

  • 标签: 江西省 综合显示系统 客观预报方法 气象台 扩充内存 预报工作站
  • 简介:1[例1]故障现象示波管内无y轴扫描波形,且调节y轴幅度电位器无效,其它一切正常。1.1原理分析工作原理简图见下图。y轴扫描波形的产生,主要从两个方面获得:1.1.1示波管⑥、⑦脚即垂直偏转板有正常的工作点;1.1.2前级送给该偏转板的信号必须正确。只有同时具备了这两个条件,示波管才

  • 标签: 示波管 原理分析 扫描波形 显示异常 传真机 故障现象
  • 简介:1概述1993年之前作强对流天气短时预报都是将雷达回波进行逐级衰减,衰减后剩下最强的回波,如达到强对流天气的标准就把强中心逐个描在一张地图上,并对中心所在地发布强对流天气通报。这样做一是较麻烦;二是把强中心的回波描下来存在人为的误差;三是在一张雷达回波图上,不能直观地看到整个雷达回波强度分布和强中心的顶高。1993年后利用计算机彩色数字分层显示功能处理雷达回波就克服了以上的不足,计算机彩色数字分层显示自动地从天气雷达上收集雷达回波资料,在一张图上就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雷达回波的强度分布,附上地形图就可以较准确地看出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地点。2强对流天气过程的雷达回波分析3月24日13时观测在长沙西部和九江以北有混合型降水回波,随着对流天气的迅速发展,15时20分长沙西部的回波与九江以北的回波连成一长约450公里宽约120公里的宽雨带,前沿位于铜鼓、武宁、瑞昌、安庆一线,回波强度由20dBZ增强到40dBZ,顶高由4km迅速增大到10km,并以每小时

  • 标签: 强对流天气 分层显示 雷达回波强度 利用计算机 强中心 雷雨大风
  • 简介:利用卫星资料对森林火情、全球气候的演变等进行监测是现代气象卫星资料处理的前沿课题。例如,对森林火情的监测,从国外来看,美国和加拿大分别于1981年和1982年开始用NOAA卫星的AVHRR资料进行林火监测的试验和应用,效果十分明显。在我国,卫星中心从1985年开始用AVHRR资料进行林火监测的试验和服务,主要方法是采用通道1、2、3的多光谱合成图象,作人机交互处理和判识。利用卫星资料不管是对森林火情的监测,还是对全球气候演变的监视,都首先要必须把卫星观测的结果转换成数字图象,利用计算机把图象模拟显示出来,然后才能对数字图

  • 标签: 气象卫星云图 高分辨率 森林火情 林火监测 真彩色 卫星资料处理
  • 简介: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我国重大天气灾害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于2001年6月10日至7月20日在长江流域组织开展了梅雨锋强暴雨外场试验。参加此次外场试验的观测系统分别是:14个高空加密观测站、100个地面加密观测站、8部多普勒雷达、6部数字化天气雷达、8个GPS站、2个侧向接收天线系统、2个风廓线仪、2个边界层观测站、114个自动气象站和雨量站、3个闪电定位系统。试验结束后,共收集各类原始气象资料约300GB,14个种类。

  • 标签: 中国 暴雨 数据库 形成机理 梅雨锋
  • 简介:90年代以来,随着关系数据库技术日益成熟,大型商业数据库软件(Oracle、SQLServer、Sybase)在我国各个部门得到越来越深入应用。由于地区气象台大部分局域网中计算机基本上不超过50台,比较适合建立Client/Server结构二层模式的数据库系统。Client/Server结构的业务数据库系统具有一些特点:大大提高系统的联机事务能力、增强系统的安全性、增强系统的开放性和可扩充性能、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了气象业务的应用开发效率。

  • 标签: SYBASE数据库 气象业务 CLIENT/SERVER结构 9210工程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系统
  • 简介:现代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和民众科学意识的提高带来的结果之一,就是人类在研究自然世界的时候,不再把自己置身其外。不考虑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就永远无法完全认识自然已经成为更广泛的共识。这种在科学哲学上从西方人与自然的对等向东方的“天人合一”的回归,

  • 标签: 自然科学研究数据 人文特征 数据共享 现代科学技术 科学哲学
  • 简介:随着大气监测自动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区已经建立了近百个地面自动气象站,而且大多数的台站已经进行了两年双轨对比运行,按照规定即将开始自动站单轨运行.本文就如何提高自动站数据质量谈几点体会,希望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 标签: 数据质量 自动站 自动化建设 自动气象站 大气监测 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