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日本和法国合作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约一年前,印度洋表层水温会出现变化。研究人员因此认为,如果利用人造卫星监测印度洋表层水温和其上空云团的变化,提早一年就可预报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

  • 标签: 厄尔尼诺现象 预报 表层水温 研究人员 卫星监测 印度洋
  • 简介:投入十万元联合发展一个经济创收项目,这在县级气象部门很少有。而连江县气象局就是这样,在如火如荼下海弄潮儿的年代,匪夷所思地自筹资金十万元合股投资创办养鳗公司,最终事败功篑,还成了被告。到底是什么原因,投资者反而成了被告者呢?

  • 标签: 联合发展 气象部门 县气象局 投资者 被告 年代
  • 简介:通过设置不同梯度的温度环境,分析高温处理玉米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对处理过的植株进行跟踪观测,分析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确定玉米高温热害的关键温度。研究结果表明:(1)≥32℃的高温环境,对玉米各项生理指标和产量构成产生一定影响;(2)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和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与SOD活性均表现为先升降的波动变化趋势,百粒重、茎秆重呈现波动下降趋势,秃尖比呈波动上升趋势;(3)38℃是多数生理指标变化的转折点,可视为玉米耐受高温的重要转折温度。

  • 标签: 高温胁迫 生理指标 产量构成 河套灌区
  • 简介:通过对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1987~1996年北京地区各类疾病死亡资料的详尽分析,结合同期的天气、气候资料,研究发现:(1)心脑血管疾病是北京地区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其死亡率随人日年龄段增长显著增加,且男性死亡率大于女性死亡率,70~74岁年龄段为死亡高峰;(2)中、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有明显年际变化,其年际变化与同期的年平均气温变化有显著的反相关关系;(3)心血管疾病的诱发与冷锋、寒潮前等低值天气系统的出现有密切的关系。

  • 标签: 心、脑血管疾病 死亡率 低值系统
  • 简介:通过提出一个多层的植物冠层和土壤的模式,对冠层中辐射、热量、水汽和二氧化碳的传输等过程,光合、呼吸等生理过程以及土壤中水、热传输等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把物理过程与生理过程联系起来,实现了植被与大气的双向反馈;应用此模式于小麦生长期各主要过程的模拟,给出了与观测值一致的结果

  • 标签: 大气植被相互作用 农业生态系统 陆面过程
  • 简介:《京都议定书》附件一缔约方国家通过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LULUCF)活动产生的碳汇减轻自身减排压力,为国内工业能源部门碳排放提供空间。但LULUCF包括的核算活动类型和具体方法一直是各方争论的焦点,其中木质林产品、不可抗力等自然干扰、参考水平阈值的设置以及总-净与净-净核算方式的选择这几方面核算漏洞很多,矛盾尤为突出。为防止发达国家过分依赖LULUCF产生的碳汇减轻减排压力,搜集了欧盟27国、加拿大、日本、俄罗斯等发达国家提交的LULUCF数据,分析了核算漏洞对LULUCF核算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质林产品活动的核算方法不确定性较多;剔除自然干扰等不可抗力,LULUCF活动碳汇至少增加30%;参考水平阈值适于设置在较高碳汇水平;净-净核算方式更适用于京都时代LULUCF核算规则。

  • 标签: 后京都时代 LULUCF 核算规则
  • 简介:今年以来,我市气象部门认真贯彻中国气象局和省气象局关于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部署和指示,对科技服务和综合经营全面推行风险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但在执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现就财务管理问题发表如下看法.

  • 标签: 财务管理问题 风险承包 综合经营 承包责任制 财务问题 承包合同
  • 简介:气候变暖是当今时代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在全球应对气候变暖的同时,作为前沿经济理念和发展模式的低碳经济应运而生了。按照低碳经济的内涵,江西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总体上对正在实现“进位赶超、跨越发展、加快崛起”的江西是发优势。为此,要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不动摇,全社会树立低碳经济理念与方式,持续开展节能减排,大力发展低碳能源,着力改善自然生态系统质量,建立低碳与生态工业园区,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科技创新支持低碳经济。

  • 标签: 低碳经济 区域发展 机遇 挑战 对策
  • 简介:自2008年6月1日(实际时间为2008年5月31日20时起,北京时)执行修订的《重要天气报告电码(GD-11Ⅱ)》,由于增加雷暴、视程障碍现象等发报项目,致使许多观测员难以适应。总结东山站可能出现的8种重要天气现象:大风、龙卷、冰雹△、雷暴R、视程障碍现象(3种)≡S、∞、降水(包括定时3小时和任意3小时)。以上8种重要天气在(GD-11Ⅱ)1段中的电码组对应为:

  • 标签: 天气报告 修订 视程障碍 天气现象 北京时 观测员
  • 简介:本文汇总了江苏省开展《气象法》立法评估调查活动的有关结果,根据调查结果,客观分析了《气象法》在立法及施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气象法制建设的几点建议。

  • 标签: 《气象法》 后评估 调查报告 立法 调查活动 调查结果
  • 简介:2006年10月正式发布的斯特恩报告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广泛反响。文章概述和分析了该报告出台的国际背景、主要特点和关键结论,综合评述了包括各国政府、学术界、企业界及环境非政府组织等各方对该报告的不同观点,研究探讨了斯特恩报告对京都谈判的可能影响。该报告尽管肯定了中国气候变化政策的积极贡献,但其提出的排放情景和基于市场的政策处方并不能满足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需求,也忽视了资金来源、技术转让、适应等重要问题。

  • 标签: 斯特恩报告 后京都气候谈判 影响
  • 简介:国际气候制度的谈判错综复杂.然而,2012年以后国际气候承诺的基础,仍将取决于各国的政治意愿、经济利益和科学认知.谈判的平台不仅限于缔约方会议,也可能是缔约方会议体制外的双边、多边乃至单边形式,而且,协议内容将涉及减排、适应、技术、低碳发展等,最终将可能形成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的综合性一揽子协议.中国在未来20a或更长时间仍将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对协议内容的选择只能是弱化各种风险,规避刚性约束,需要积极参与国际规制的制定,保障并强化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后京都协议 气候谈判 对策思考
  • 简介:介绍了为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气象保障需求开发的西安世会高影响天气预报预警系统(HIWFS)的结构、内容、功能及特点等。针对世会气象服务时间跨度长、产品多样化的特点,HIWFS运用SQL数据库技术,以固定产品模版为策略,构建了一个稳定、灵活、针对性强的世气象预报预警产品分析制作发布系统。以Windows为平台,采用WWW技术、B/S与C/S相结合的体系结构、网络目录服务等技术,使用SOA设计进行系统架构规划,可对多种预报产品及信息进行浏览检索,快速实现关键时间节点(开闭期、重大活动日)及不同天气、不同预报时效的各类气象预报产品的制作、入库、分发,系统在西安世会气象服务中运行稳定。

  • 标签: 西安世园会 高影响天气 预报预警 产品制作
  • 简介:会商制度是延续了几十年的目前气象台站仍普遍采用的天气预报制作的最后关键环节。得到正确的预报结论是会商的主要目的,也是预报员能力的体现,但现在的会商制度背后预报员的从众行为却直接影响着预报质量。因此,探讨如何避免预报员的从众行为所造成的预报失误是很有必要的。

  • 标签: 预报员 从众心理 天气预报 气象台站 预报质量 行为
  • 简介:电视天气预报作为一档具有实用性、知识性、服务性的节目,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节目讲述天气信息,具有专业性,但它的另一个重要属性是服务性.文章基于内蒙古特殊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浅谈内蒙古地区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发展,得出一个成功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应当具有服务意识,能够满足观众的需求,更好的服务社会,给大众提供生活提示和延伸服务.

  • 标签: 天气预报 服务
  • 简介: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ationalCentersforEnvironmentalPrediction,NCEP)逐6h再分析资料对2015年早春郑州地区一次高架雷暴天气过程的特征进行分析,探讨此次雷暴天气过程的成因。结果表明:地面冷垫、850hPa和700hPa强盛的暖湿急流及500hPa高空槽为此次郑州地区高架雷暴天气过程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动力、热力和水汽条件,850—700hPa之间的强垂直风切变和700—500hPa之间较大的温差均表明逆温层以上对流不稳定度增大,有利于高架雷暴天气的产生。低空强比湿平流和负水汽通量散度为高架雷暴天气提供了丰富的水汽条件。高架雷暴天气过程发生前,700hPa与500hPa的θse差值Δθse大于0℃,表明700hPa以上大气为对流不稳定,低层湿位涡的第一分量(MPV1)为负值又表明大气为湿对称不稳定,强雷暴落在对流不稳定区和MPV1负值区,因而此次高架雷暴天气过程是由对流不稳定和湿对称不稳定共同作用产生的。地面冷垫以上的暖湿气团逐步加强,进一步加剧了逆温层以上大气的层结不稳定度。通过与历史个例对比分析可知,郑州地区两次高架雷暴天气过程共同之处为:500hPa高空槽前辐散气流的抽吸作用、低空切变线和低空急流左侧的辐合上升运动、地面冷垫的抬升作用均为高架雷暴天气预报的着眼点。

  • 标签: 高架雷暴 冷垫 低空急流 对流不稳定 湿对称不稳定
  • 简介:对0509号台风“麦莎(Matsa)”登陆长时间维持并轻度加强的过程进行了诊断研究,此过程涉及到多种因素。位涡分析表明,当中纬度西风槽东移,该槽底部分裂出的一个较小的正位涡中心与“麦莎”合并使“麦莎”的涡旋动能增强,而在9日之后“麦莎”与槽主体合并的阶段,槽区主要的正位涡中心与“麦莎”融合。动能收支分析发现,“麦莎”登陆北移过程中,高层的无辐散风穿越等高线将位能转换为动能这一过程较“麦莎”的整体加强为早,而辐散风是低层动能的主要来源。中低层天气尺度系统为积云对流的发展提供动能,而积云对流释放潜热又为高层动能的维持提供了帮助。将“麦莎”与北美“Agnes”飓风比较后发现,“麦莎”加强程度比“Agnes”较弱的原因之一,是高层的无辐散风把台风环流内的动能向环境输出,而“Agnes”飓风则是环境区有大量动能向台风环流区输送。分析水汽来源可知,在“麦莎”登陆期间及其后副热带和热带的两条水汽通道同时或分别为“麦莎”的积云对流提供了足够的水汽供应。

  • 标签: 热带气旋 维持机制 位涡分析 动能收支
  • 简介:2007年,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共录用了3名博士研究人员,合作导师分别为刘黎平研究员、徐晓斌(马建中)研究员、沈学顺研究员。本年度有2名博士按照我院有关管理规定完成了在站的各项科研任务,顺利出站。至2007年末,我院在站博士研究人员共15人。我院在站博士研究人员工作勤奋,敢于创新,积极参加院各类科研基金项目的申请。

  • 标签: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博士后 研究生教育 科研基金项目 研究人员 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