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3 个结果
  • 简介:我省于1994年6月完成了公众气象服务效益问卷调查和行业气象服务效益专家评估。根据自愿付费法数学模型,计算出市镇居民每人每年愿意为天气预报付费9.5元;乡村为5.1元。每年公众气象服务总效益为2848万元。采用"德尔斐法"评估行业气象服务的成本与效益比为1:32。气象服务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的总效益为37909万元。

  • 标签: 公众 行业 气象服务 效益 评估
  • 简介:法律的制定同产品生产一样,要消耗一定的资源,这就是生产法律的成本(也就是立法成本)。随着立法实践以及立法研究的深入,立法成本问题逐渐引起重视。成本分析虽然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但是在立法中引入这一概念有着其特殊的意义,在立法中研究成本核算,是立法走向科学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结合气象立法的工作实际,从气象立法的成本构成、影响和制约气象立法成本的主要因素入手,着重分析降低气象立法成本和提高气象立法质量的途径。

  • 标签: 成本分析 立法 气象 质量 产品生产 成本核算
  • 简介:碳税和碳交易机制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环境管理工具,对工业行业的减排成本造成不同的影响。以污染控制政策的稳态总期望社会成本函数为基础构建碳减排成本函数,比较碳税和碳交易机制下水泥行业减排成本,发现影响两种环境管理工具成本的要素。以广东和山东水泥行业的实证数据进行模拟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当碳价和碳税税率差距不大时,由于碳交易机制需要较高的建设成本,碳税更具成本优势;短期内,由于减排技术投入成本较高,与强制性的行政管理手段相比,碳交易机制更具成本效益;碳价、碳税税率、最佳可获得技术的价格、企业预期、碳交易建设与管理成本都会影响碳交易机制和碳税在减排成本上的比较优势。建议设计互补型碳排放管理政策组合,使碳税和碳交易机制发挥各自的制度优势。

  • 标签: 碳交易机制 碳税 减排成本 水泥行业 广东省
  • 简介:以欧盟碳市场的实践以及中国碳市场的发展现状为背景,调研分析了碳成本传递原理,重点以电力行业为例分析碳成本传递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影响电力行业碳成本传递的主要因素包括碳排放权交易的配额分配方式以及电力市场结构。分配方式对传递的影响主要包括配额是否免费发放、是否实时更新免费配额的发放额度、关闭的发电设备是否获得免费配额和新进入者是否发放免费配额等因素。电力市场结构对传递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市场竞争程度、市场需求与供给条件。最后,基于当前国内碳市场试点的碳配额分配方式,给出了循序渐进地改变碳排放额初始分配的方法、减少一次性发放未来相对长时期的免费配额、选择基于发电量发放免费配额而非装机容量发放免费配额等相关政策建议。

  • 标签: 碳市场 成本传递 需求曲线 供给曲线 市场竞争
  • 简介:以清浩发展机制(CDM)广西珠江流域治理再造林项目为例,对项目及其5种造林模式临时核证减排量(temporarycertifiedemissionreduction,缩写为tCER)和长期核证减排量(long—termcertifiedemissionreduction,缩写为1CER)成本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从项目期初到期末,整个项目及5种造林模式人工林的tCER成本均逐渐降低,其中项目成本由第一承诺期末的40.33¥/tCO2降至最后承诺期末的13,34¥/tCO2;1CER成本先降低后升高,在第一承诺期末均降至最小值,项目成本由第一承诺期末的40.33¥/tCO2增加至最后承诺期末的105.27¥/tCO2;各造林模式tCER和1CER成本均以枫香+杉木、枫香十马尾松较高,马尾松+荷木、马尾松+栎类较低,桉树最低;贴现对项目tCER和1CER、桉树tCER、枫香+杉木1CER成本影响均较大,而对马尾松+栎类tCER和1CER成本影响均较小;对桉树一个轮伐期内的tCER成本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单位面积碳贮量的变化对其影响较大;考虑木材收益时,项目期末tCER净现值为13.11¥/tCO2,从中反映了该CDM项目实施是可行的。

  • 标签: 清洁发展机制 造林再造林 碳汇 成本
  • 简介:在发展养鸡时首先遇到的问题是鸡雏的死亡。尤其在早春和晚秋气温较低时,鸡雏的存活是养鸡成败的第一个关键问题。我们针对此问题,进行了鸡雏成活和温度关系的试验。试验方法是使同一品种的鸡雏,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但鸡舍的温度不

  • 标签: 饲养管理 试验方法 日最高气温 温度指标 统计分析 相关系数
  • 简介:利用1986—2015年辽宁省60个气象站逐日降雨量观测资料和1986—2015年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ationalCentersforEnvironmentalPrediction/NationalCenterforAtmosphericResearch,NCEP/NCAR)逐月全球的再分析资料,对辽宁省年径流总量控制区域划分及其分区分布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年径流总量控制可以划分为Ⅱ区、Ⅲ区、Ⅳ区、Ⅴ区共4个区,比《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中辽宁省年径流总量控制分区多1个Ⅴ区,且相同分区对应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年平均降雨量对年径流总量控制的分区趋势具有一定指示作用,总暴雨量占总降雨量的比例与年径流总量控制的分区关系密切,辽宁省水汽输送的特征和地形地势是形成年径流总量控制区域分布差异的内在成因。

  • 标签: 海绵城市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设计降雨量 总暴雨量占总降雨量的比例
  • 简介:英国牛津大学气候物理学教授TimPalmer于Nature杂志(2014年11月20日)著文倡议建立高分辨的全球气候模式。目的是缩小对全球变暖预估的不确定性。因为,直到IPCCAR5的预估,模式结果上限与下限之间仍有很大差异。如果未来的变暖接近预估的上限,那对全世界都是灾难,减排就刻不容缓。

  • 标签: 全球气候模式 高分辨率 物理学教授 全球变暖 Palmer 英国牛津大学
  • 简介:根据藏系羔羊成活与气象资料对比分析,研究了气候变化对羔羊成活的影响,从而建立羔羊成活气候预报模式,提出羔羊保活措施

  • 标签: 藏系绵羊 成活率 气候分析 预报模式
  • 简介:高土壤电阻建筑小区,一般都由若干单体建筑组成。涉及每一建筑所在土壤电阻可能存在差异,区域越大也许土壤电阻差异越明显。如果某一幢建筑遭受强雷击,可能雷击高电位反击效应殃及相邻建筑的家用电气与电子设备。舟山某商住小区的土壤电阻实测值300~1000Ω·m、工频接地电阻实测值5.6~36.0Ω之间不等。就舟山某商住小区采用了换土、外引接地布置、使用降阻剂和等电位连接技术的降阻方法进行分析探讨,通过合理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使整个建筑小区建筑接地装置形成联合共地,阻值降低到0.39Ω,说明高土壤电阻建筑小区上述降低接地电阻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 标签: 高土壤电阻率 建筑小区 雷击 反击 联合接地 降阻
  • 简介:本文通过水分平衡计算,对比不同林区蒸散量,得出陕西天然林的最大蒸散量在550—600mm之间,山地丘陵地区森林覆盖卒低于35%处蒸散量明显减少,森林对环境的保护作用将大为减弱.

  • 标签: 蒸散量 水分平衡 天然次生林 渭北 气候区 蒸腾量
  • 简介:针对2012年7月23日云南腾冲的一次混合型层状云降水过程,联合35GHz多普勒偏振云雷达、雨滴谱仪和探空仪进行联合观测与分析,根据Z—qr(雷达反射因子—雨水含量)的关系式,反演雨水含量(qr)、云水含量(qc)以及空气垂直速度(w)。结果表明:在较强回波区,云水含量为0.5-0.8g·kg^-1,雨水含量为0.2g·kg^-1,空气垂直速度为0.6-1.0m·s^-1,对应时段的小时雨量较大;通过云水含量与雨水含量、雨水含量与雷达反射因子的散点图,分别得到各自的拟合公式。当云水含量〈0.8g·kg^-1时,直接通过拟合公式得到的云宏观参量的精度较好。

  • 标签: 联合观测 云雷达 云宏观参量
  • 简介:基于淮河流域的地形、岩石地质类型等空间分布特征,对陆面—水文耦合模式CLHMS1.0(CoupledLandSurface?HydrologicalModelversion1.0)的河道曼宁糙系数、水力传导度两个关键参数进行了定;在此基础上,通过基于CLHMS1.0的多组敏感性试验,分析了河道曼宁糙系数、水力传导度对CLHMS1.0模拟淮河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淮河流域上游王家坝子流域曼宁糙系数的减小,可以显著提高模式对王家坝水文控制站上游模拟的水流流速,减小了模式对王家坝洪峰来临时间模拟偏迟的误差;依据淮河不同子流域的岩石地质类型选定更为合理的水力传导度参数后,模式对淮河流域河道流量等水文过程的模拟更为准确。利用参数定后的CLHMS1.0对淮河流域1980~1987年逐日水文过程进行了模拟,与观测实况比较结果表明,采用了新的河道曼宁糙系数和水力传导度参数后,模式对淮河流域逐日水文过程的模拟能力显著提高,且可以更合理地模拟出地表产流和地下水补给对流域河道流量的相对贡献。

  • 标签: 陆面-水文耦合模式 水力传导度 曼宁糙率系数 参数率定
  • 简介:根据陕西佳县2013年1—7月光、热、水气象资料,结合枣林区红枣坐果的实际情况对气象条件对枣树坐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低温冻害、连阴雨、多雨、寡照等是导致2013年佳县红枣挂果数量严重下降的主要因素,以期为枣树丰产提供参考。

  • 标签: 枣树 坐果率 气象条件
  • 简介: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分析了早稻结实与气象条件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992年后,由于梅汛期降水强度增大使得早稻空壳增加,7月上半月高温或阴雨天气机率增高,使大穗型品种的营养不能得到满足,导致秕谷增加,综合影响降低结实.

  • 标签: 结实率 早稻 气候变化 1992年 大穗型品种 气候变暖
  • 简介:为探究玉米播种期水分胁迫及补水对玉米出苗的影响,利用盆栽方式在玉米播种—出苗期开展水分胁迫及复水控制对比试验,分析播种日土壤相对湿度、播种后补水时间和补水量对辽西地区玉米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出苗随播种日土壤相对湿度的降低,干旱持续时间的增加和补水量的减少而减小。播种后无补水,当播种日土壤相对湿度w播种为60%—70%时,出苗达100%;w播种为50%—55%时,出苗达66.7—77.8%;w播种为30%—45%时,出苗为0。w播种为35%—45%时,持续5—20d干旱,补水20mm,出苗为66.7%—100%,较补水10mm的出苗为0%—77.8%。w播种为35%—45%时,需在10—20d内补水,所需补水量随补水时土壤相对湿度的减小而增加。研究结果可为春旱频发地区确定玉米播种后最迟补水时间和补水量下限提供有效的技术参考。

  • 标签: 春玉米 水分胁迫 土壤相对湿度 出苗率
  • 简介:利用C++Builder对激光降水粒子谱仪的原始雨滴谱数据进行解码,应用M-P分布对2008年6月8—9日庐山的一次降雨过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M-P分布的拟合曲线与雨强有关,但不利于对比分析雨滴谱。以无量纲粒子直径和无量纲粒子密度分布的自然对数为自变量和因变量,建立M-P分布、线性最小二乘拟合、Γ分布的雨滴谱拟合关系式,通过误差分析得到Γ分布相对最优。比较雨滴谱反演的回波强度和南昌雷达观测取样点上的回波强度,发现它们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但反演的回波强度略大于雷达观测。按平均直径、中数体积直径对降雨进行分类,分别建立层状云和对流云降雨的反射因子和雨强之间的关系式(Z-I关系式),2种降雨类型关系式的系数存在明显的不同。

  • 标签: 雨滴谱 无量纲化 Γ分布 Z-I关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