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0 个结果
  • 简介:2009年12月召开的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上围绕如何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争论实质上是关于未来发展道路和发展权力的争论。哥本哈根会议再次显示,发达国家通过把对气候变化的科学认识转变为政治共识而在国际气候变化事务中占有更多的话语权。但作为政治共识的气候变化结论在科学上并非是最终定论。本文列举了与20世纪全球变暖相关的气候变化事实、

  • 标签: 气候变化 科学认识 不确定性 政治 哥本哈根 发达国家
  • 简介:对于球坐标系下的水汽方程,当考虑水汽的凝结或凝华过程时,利用水汽方程的特点得到了关于水汽方程的弱极值原理的较强形式。利用该弱极大值原理,证明了对于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三类边值问题,水汽方程解的唯一性和稳定性。利用Schauder方法,证明了对于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三类边值问题,C^3空间连续的水汽方程解的存在性。此外,还严格证明了水汽方程古典解的非负性。

  • 标签: 水汽 球坐标系 凝华 凝结 用水 稳定性
  • 简介:基于系统的模式预测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了气候之短期变化预测中的不确定性问题,着重探讨大气系统内部的不确定性因素。首先,给出模式预测效能(可预测性)的概念模式;然后,详细研究预测结果的不确定性及其动力学机制;最后,对短期气候预测的出路提出了一点想法。

  • 标签: 气候 预测 不确定性
  • 简介:分析在大数据时代下陕西气象档案数据管理与应用工作面临的挑战,从气象档案数据的存储管理、开放共享、平台研发、安全防范系统构建、人才队伍建设几个方面提出了在大数据时代下做好陕西气象档案数据管理与应用的方法和思路。

  • 标签: 大数据 气象档案数据 管理与应用
  • 简介:针对暴雨型滑坡灾害预报预警服务的需要,以江西为研究区域,建立了8个滑坡灾害监测点.通过监测试验,较系统地研究了大气降水对地下水位、孔隙水压力、滑坡土体应力及滑坡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大气降水、地下水位和滑坡稳定性的模拟,初步确定了江西省8个代表点促使滑坡复活的临界降水量指标,初步划分出江西省滑坡灾害预警降水量临界值.

  • 标签: 降水 滑坡稳定性 临界值 试验研究
  • 简介:低云、低能见度是影响飞机起落的主要天气之一。据我国1951~1985年间245次与气象有关的严重飞行事故的统计,低云造成的飞行事故占55.5%,低能见度占19.2%。而与低云、低能见度相伴的天气,通常是大范围的稳定性降水,这种大范围的稳定性降水又与风...

  • 标签: 白塔机场 降水 能见度
  • 简介:根据中国气象局2012年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的内容,自2012年4月1日起,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实时传输方式中取消了天气预报,改用新格式的地面气象要素文件即新长Z文件。由于新长Z文件在形成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正点地面观测数据缺测,数据异常等情况,要求观测员在出现此情况时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对相关数据做质量控制,因此简要介绍新长Z文件和新长Z文件形成时若正点地面观测数据出现异常时的如何正确合理的维护方法,以保证观测员在遇到类似问题是及时、有效、正确的上传自动站正点新长Z文件数据

  • 标签: 新长Z文件 异常数据 维护方法
  • 简介:针对气象数据文章,用大数据的4V特征标准逐一做了分析,并思考了气象数据是否无法用传统方法分析的问题,给出气象大数据较为理性的认识。根据大数据技术和气象数据的特点,列出了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与气象数据结合,发挥积极作用的几个方向。

  • 标签: 气象 大数据 分析
  • 简介:通过本项研究,发现了东亚夏季风和ENSO的相互关系在长期变化中是不稳定的.不稳定指的是在一段时期两者关系比较紧密而在另一段时期两者关系比较微弱.文章揭示:在东亚季风和ENSO关系紧密时期(HCP)和关系微弱时期(LCP)夏季大气环流的年际变率有显著差别.在关系紧密时期,南热带东太平洋区的信风、热带东太平洋区的低层大气温度、两个半球的副热带高压系统等的年际变率均显著高于关系微弱时期.并且,HCP和LCP时期中国夏季降水和ENSO的关系也有明显差异.

  • 标签: 不稳定性 东亚夏季风 ENSO 厄尔尼诺 大气环流 HCP
  • 简介:本文基于第五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的23个全球气候模式所提供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在RCP4.5情景下的逐日格点资料,根据模式对5个极端气温指数的模拟能力,使用秩加权方法研究了中国未来极端气温变化的概率预估及其不确定性。结果表明,21世纪中期(2046—2065年)中国区域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的增加幅度相对于历史时期(1986—2005年)可能超过2.0℃(概率〉66%),增加的大值区主要位于青藏高原南部。暖夜指数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增加超过15%,西南和东南部沿海是增加的大值区,增幅超过20%。霜冻日数在全国范围内减少,减少的大值区位于青藏高原周围,减少日数超过了20d。热浪指数在整个中国区域可能增加10d以上,大值区位于西藏西南部,可达30d。不确定性的结果表明,除热浪指数的可信度较低外,其余指数都有较高的可信度。到21世纪末期(2081—2100年),中国区域极端气温增加幅度超过前期,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很可能增加超过2.0℃(概率〉90%),大值区除中国西部地区外,还扩展到了东北和青藏高原西南地区。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暖夜指数增加超过15%,西南和南部沿海可能超过25%。大部分地区的霜冻日数减少20d,青藏高原周围减少超过40d。热浪指数在中国范围内增加20d,青藏高原西南部增加40d以上。除霜冻指数的信噪比略比21世纪中期大外,其余指数的信噪比与中期基本一致。

  • 标签: CMIP5 极端气温 概率预估 不确定性
  • 简介: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我国重大天气灾害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于2001年6月10日至7月20日在长江流域组织开展了梅雨锋强暴雨外场试验。参加此次外场试验的观测系统分别是:14个高空加密观测站、100个地面加密观测站、8部多普勒雷达、6部数字化天气雷达、8个GPS站、2个侧向接收天线系统、2个风廓线仪、2个边界层观测站、114个自动气象站和雨量站、3个闪电定位系统。试验结束后,共收集各类原始气象资料约300GB,14个种类。

  • 标签: 中国 暴雨 数据库 形成机理 梅雨锋
  • 简介:按照中国气象局2012年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要求,陕西省100个地面观测站从4月1日起进行业务调整,基准站和基本站调整观测任务,所有国家级气象台站取消了天气报(加密天气报),采用观测资料实时数据文件(简称“长Z文件”)方式上传观测数据。地面测报业务软件由以前的3.0.22升级到V4.0.1版,此软件是在原软件的基础上,修改了部分功能,其中变动最大的是在“数据维护”菜单下增加了“正点地面观测数据维护”功能。做好正点数据维护,是确保台站提高长Z文件数据可用性的重要途径。

  • 标签: 地面气象观测 观测数据 维护方法 正点 地面观测站 业务调整
  • 简介:90年代以来,随着关系数据库技术日益成熟,大型商业数据库软件(Oracle、SQLServer、Sybase)在我国各个部门得到越来越深入应用。由于地区气象台大部分局域网中计算机基本上不超过50台,比较适合建立Client/Server结构二层模式的数据库系统。Client/Server结构的业务数据库系统具有一些特点:大大提高系统的联机事务能力、增强系统的安全性、增强系统的开放性和可扩充性能、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了气象业务的应用开发效率。

  • 标签: SYBASE数据库 气象业务 CLIENT/SERVER结构 9210工程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系统
  • 简介:现代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和民众科学意识的提高带来的结果之一,就是人类在研究自然世界的时候,不再把自己置身其外。不考虑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就永远无法完全认识自然已经成为更广泛的共识。这种在科学哲学上从西方人与自然的对等向东方的“天人合一”的回归,

  • 标签: 自然科学研究数据 人文特征 数据共享 现代科学技术 科学哲学
  • 简介:达沃斯论坛(世界经济论坛)是具有全球影响的舆论前沿,2015年1月24日,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局长凯西·沙利文在与1月21日第45届达沃斯论坛同期开始的论坛博客�

  • 标签: 地球生命 天基数据 局长沙利文
  • 简介:基于1980-2016年的4套再分析资料(NCEP/DOE资料、MERRA2资料、ERA-Interim资料和JRA-55资料),采用计算大气热源的正算法和倒算法,研究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及其计算的不确定性因素,得到以下结论:(1)计算方法和资料均会导致结果的不确定性,正算法只能得到整层热源,而倒算法可得到热源垂直结构,但其结果准确性依赖于再分析资料精度;(2)对比4套再分析资料计算结果发现,正算法结果较倒算法结果普遍偏高,采用ERA-Interim资料,基于两种方法计算的大气热源年代际变化趋势一致。基于4套资料,采用倒算法计算的热源在1980-2016年呈现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3)夏半年(3-8月)强热源区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中东部,热源自下而上呈源-汇-源分布;(4)基于正算法和ERA-Interim资料估算的夏半年的降水潜热在喜马拉雅山南坡显著偏小,高原西部地区和南部冈底斯山一带则明显偏大。

  • 标签: 青藏高原 大气热源 不确定性 正算法 倒算法
  • 简介:气象探测数据质量是影响预报预测准确率的关键向题,探测数据质量问题受到各级领导与用户的高度关注。本文综合分析了目前观测环境保护与探测设备影响探测质量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建立分级负责的质量控制体系,明确各单位的职责分工,严格规章制度,开展探测数据质量评估工作,并针对气象设备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 标签: 质量问题分析 探测数据 气象探测 质量控制体系 预测准确率 数据质量
  • 简介:依托以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平台(ChinaIntegratedMeteorologicalInformationSharingSystem,简称CIMISS)为核心的省级集约化数据环境,研发B/S架构的陕西省气象数据共享系统,实现了CIMISS所接入的各类资料及本地特色数据的查询下载、统计分析、可视化展示、离线定制等功能。该系统的建成对于提高陕西省气象部门省级数据环境的共享服务能力,解决基层用户“看不到数据”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CIMISS 数据共享 数据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