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CO2水平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波动,这根本没有什么神秘可言:绿色植物在春季和夏季生长,吸收了使地球变暖的温室气体;秋季,树木的叶子掉落,一些温室气体返回到大气中。但是,有一点科学家们搞不明白: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北极高纬度地区的CO2浓度在夏季和冬季之间的差异明显增大,有些地区的波动幅度高达25%。

  • 标签: 地球变暖 CO2 计算机模拟 高纬度地区 俄罗斯东部 模拟系统
  • 简介:1概况2016年4月5—8日,WMO仪器与观测方法委员会(CIMO)管理组在德国奥芬巴赫德国气象局总部举行了第14次会议(CIMOMG-14),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李柏作为CIMO管理组成员和CIMO管理组地基遥感与新技术组联合组长参加了会议。

  • 标签: 管理 会议简介 中国气象局 观测方法 地基遥感 气象探测
  • 简介:介绍了目前国内观测业务上广泛使用的DNQ1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的工作原理、算法及安装环境,通过分析尤溪站能见度仪观测数据出现的问题,体现了安装环境与工作人员日常维护的重要性,为保障能见度仪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维护保障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能见度仪 气象光学视程 前向散射 安装环境
  • 简介:利用1961~2014年春季宁夏20个气象站的降水及NCEP再分析等资料,重点分析了不同分布ElNino事件次年宁夏春季降水的差异。结果表明:由于ElNino事件在1990年代以后主要转为中部,宁夏春季降水对ElNino的响应也发生了变化,由之前在ElNino发生次年春季降水偏多,转为次年春季降水偏少。东部和混合ElNino事件次年春季,500hPa高度距平场上欧亚中高纬地区环流分布及700hPa水汽输送条件,均有利于宁夏出现降水;而中部ElNino事件次年春季,青藏高原南侧以偏西风为主,青藏高原东南侧相对湿度较低,不利于宁夏春季出现降水。

  • 标签: 不同分布型 EL Nino 春季降水 宁夏
  • 简介:1会议概况2015年12月10—13日,第2届中亚干旱区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与环境演变研讨会在德国慕尼黑市召开。此次学术研讨会由中德干旱区生态与环境联合研究中心主办、中国科学院(CAS)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XIEG)与德国慕尼黑理工大学(TUM)联合承办,会议由中德科学中心、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

  • 标签: 可持续管理 生态系统 环境演变 干旱区 中亚 慕尼黑市
  • 简介:1概况及相关背景受日本东京大学伊藤国际研究中心邀请,中国气象局发展研究中心辛源于2016年3月21-24日赴日本东京大学参加亚太地区气候工程国际联合研讨班。此次研讨班的主题为“气候工程:面向亚太地区的联合研究”(ClimateEngineering:TowardResearchCollaborationintheAsia-PacificRegion).

  • 标签: 日本东京大学 气候工程 亚太地区 研讨班 国际 中国气象局
  • 简介:1会议概况2015年8月31日至9月3日,第27届国际环境流行学年会(ISEE)在巴西举行。会议由巴西圣保罗大学医学院和巴西公共健康协会共同主办,会议主题是“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及其产生的环境健康的不平等性”,来自世界各国的8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 标签: 环境流行病学 巴西 年会 国际 公共健康 会议概况
  • 简介:利用2008—2013年西北地区东部169个气象观测站的天气实况资料和NCEP/NCAR1°×1°再分析资料计算的对流参数对西北地区东部雷暴日进行了天气分,并应用分统计的参数阈值对2013年西北地区东部雷暴日进行了试预报。结果表明:2008—2013年西北地区东部雷暴日集中出现在5—9月,占雷暴总日数的85.9%;雷暴日发生的天气形势可分为低涡、低槽、西北气流型和西南气流型4种。引入天气强度指数,研究4种雷暴天气的自动识别方法,通过天气分检验表明,天气自动识别方法可准确的识别雷暴发生的天气形势,且漏报较少。在天气识别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雷暴物理量诊断表明,消空效果明显。2008—2012年西北地区东部雷暴日回代预报的TS评分为54.1%,漏报雷暴日为4d;2013年雷暴日试预报的TS评分为51.8%,漏报雷暴日为10d;雷暴日回代预报与试预报的TS评分均超过气候概率,预报效果较理想,可为西北地区东部雷暴天气预报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雷暴 天气型 物理量诊断 统计预报
  • 简介: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联合会(IUGO)大会是地学领域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之一,每4年举办一次,是国际上关于地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前沿科学问题讨论的盛会。第26届IU—GG会议于2015年6月22日至7月2日在捷克布拉格召开,参会代表来自全球90个国家,共计4200多人。

  • 标签: 国际学术会议 地球物理 大地测量 地学领域 研究成果 科学问题
  • 简介:1会议基本情况2016年4月18—19日,全球气候服务框架(GFCS)2016—2018年业务与资源计划(ORP)专题组第2次会议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高荣博士(业务科技处处长兼气候服务室主任)代表郑国光局长参会。美国、英国、俄罗斯、中国、澳大利亚、苏丹、尼日利亚、印度、印度尼西亚以及政府间气候服务委员会(IBCS)、世界气象组织(WMO)、

  • 标签: 全球气候 服务框架 资源计划 会议总结 业务 专题
  • 简介:本文依据天津碳交易试点制度要素设置情景,模拟其对全市的经济环境影响,并深入分析行业以及行业之间的相互影响。结果显示:2014年天津碳交易试点将推动碳排放下降0.62%(103万t),均衡碳价格为14.2元/t;全市GDP将轻微下滑0.04%(6.2亿元),GDP对碳减排量的弹性系数为0.07,平均GDP损失为599元/t;42个行业中有41个行业受到负面影响,平均影响为-0.068%。因此,总体而言,天津市碳交易试点的减排效果较明显,而且负面经济影响有限。

  • 标签: 天津 碳交易 CGE模型 经济环境影响
  • 简介:1会议概况2016年4月18—22日,WMO信息系统中心专家组(ET—WISC)及其全球信息系统中心任务组(TT—GISC)联合会议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澳大利亚、巴西、中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摩洛哥、俄罗斯、英国、美国等GISC代表,以及ET—WISC成员、WMO基本系统委员会(CBS)信息系统和服务实施协调组组长和WMO秘书处官员共24人与会。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李湘、王鹏应邀参加了会议。

  • 标签: 全球信息系统 WMO 专家组 会议简介 中国气象局 气象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