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3 个结果
  • 简介:"中国气象应用网格"是国家"863"项目"高性能计算机及其核心软件重大专项"的应用课题之一,发展基于网格技术的数值天气预报软件及其支持软件、观测资料和数值预报气象数据的海量处理技术,实现网格应用对海量气象数据集的远程访问.

  • 标签: 气象应用 数值天气预报 气象数据 数值预报 观测资料 网格
  • 简介:中国气象应用网格”是国家863重大专项支持的一个应用网格项目,主要针对中国气象局计算资源及科研人员分散在全国各地,气象预报面向政府、社会和公众服务的特点,建立了连接中国气象局行业内部和国防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内的跨地域网格平台;在该网格平台上建立全面支持我国新一代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系统的协同攻关环境和基于GRAPES的中尺度有限区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实现了应用层面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气象部门的资源利用率、业务预报和自动化水平。“中国气象应用网格”包括网格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GRAPES、网格门户、网格计算、资源和服务共享平台、基于Ganglia的网格资源监控、数值天气预报控制界面、气象预报产品发布和可视化、源代码管理系统、网格用户注册与管理等系统。

  • 标签: 中国气象局 网格计算 气象应用 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 预报业务系统 GRAPES
  • 简介:利用1998年5月-7月在改则、当雄和昌都三测站获得的近地面层气象要素变化的观测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近地面层风速、温度和湿度日变化特征及廓线规律,发现高原近地面层气象学特征具有其自己的特点;同时还讨论了高原近地面层白天出现的逆湿现象.

  • 标签: 气象要素日变化 廓线 青藏高原 近地面层 风速 温度
  • 简介:近百年来,全球气候正经历着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全球气候与环境的重大变化对中国的气候与环境演变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来自气候、环境、海洋和经济社会科学等领域的百余位专家和学者对中国气候与环境的演变及其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部门的影响进行了评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对策.本文主要阐述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气候与环境的演变,并对未来气候变化的趋势做出了预测.

  • 标签: 气候变化 环境演变 未来趋势 中国
  • 简介: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我国重大天气灾害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于2001年6月10日至7月20日在长江流域组织开展了梅雨锋强暴雨外场试验。参加此次外场试验的观测系统分别是:14个高空加密观测站、100个地面加密观测站、8部多普勒雷达、6部数字化天气雷达、8个GPS站、2个侧向接收天线系统、2个风廓线仪、2个边界层观测站、114个自动气象站和雨量站、3个闪电定位系统。试验结束后,共收集各类原始气象资料约300GB,14个种类。

  • 标签: 中国 暴雨 数据库 形成机理 梅雨锋
  • 简介:制定牧区雪灾标准。气象条件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因子,此外,雪灾还与牧草丰歉、牲畜状况、草场类型、草场载畜状况以及承受灾害的能力有关。要对幅员辽阔的广大牧区发生的雪灾迅速作出评估,除气象因子外,其它致灾因子就目前条件还难以及时、准确地获取。所以本评价标准仅限于考虑气象因子与雪灾的关系。本文依据积雪掩埋牧草程度、积雪持续日数和积雪面积比等三项指标,来制定中国牧区雪灾发生的等级指标,将灾情等级分为轻灾、中灾、重灾和特大灾四级。

  • 标签: 牧区 雪灾 等级指标
  • 简介:ThePRCMinistryofScienceandTechnologyofficiallyapprovedtheimplementationoftheprojectasoneofNationalKeyScienceandTechnologyProjectsinNovember2001andentrustedtheChinaMeteorologicalAdministration(CMA)withtheleadership.Thenewsbriefingoftheprojectstaring-upwasheldceremoniouslyatCMAon29December2001.ProjectGoal:undertheconditionsofhigh-performancesupercomputersandhightemporalandspatialresolutionmeteorologicaldata,makinggooduseofbothinternationalanddomesticnewscientificachievements,todevelopournewgenerationnumericalweatherforecastingoperationsystemindependentlysotomeettheneedsofthedevelopmentofthecountryanditsmeteorologicalservice.

  • 标签: 中国 气象数值预报 技术创新 模块化 天气预报
  • 简介:总结了中国过去几年尤其是'八五'结束后热带气旋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热带气旋的结构、数值预报研究、业务数值预报评估、热带气旋暴雨、热带气旋的气候特征以及热带气旋的灾害等等.

  • 标签: 热带气旋 中国 数值预报 结构 气象灾害 暴雨
  • 简介:2003年12月26日,中国科技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中国气象数值预报技术创新研究”项目阶段验收及后续滚动可行性论证会。验收专家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验收,提出以下验收意见:

  • 标签: 技术创新 中国 北京 项目 专家委员会 农村
  • 简介:国家科技部2005年12月30日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中国气象数值预报技术创新研究”项目验收会议,由11名著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同意该项目通过验收并给予了高度评价。标志着项目圆满完成国家“十五”攻关项目“中国气象数值预报技术创新研究”的各项研发任务。

  • 标签: 气象数值预报 技术创新 中国 项目验收 科技攻关计划 “十五”
  • 简介:利用台站观测资料和卫星观测换算资料,分析了近年(2002-2004年)中国夏季日内降水量变化统计学特征,其结果是较为一致的.对于东部大部分地区,日内最强降水易出现在下午到傍晚,对于西部大部分地区易出现在夜晚到清晨.夏季降水以对流降水为主,降水大的地区对应潜热通量也大.由于受观测资料的限制,计算结果有待更多的观测资料来验证.

  • 标签: 小时降水 近年 夏季 中国
  • 简介:1995年4月17日进行飞机人工增雨期间,利用安装在安—26飞机上的PMS粒子测量系统的FSSP探头(量程3),探测到一次晴空大气的垂直分布物理资料。本文分析了春季青藏高原东部晴空大气气溶胶粒子特征,分析表明:(1)高原东部春季近地层(600m)处气溶胶粒子浓度为1.25×10^6个/m~3,平均直径为2.73μm,与Landsberg获取的资料(10^10个/m~3)相比较有量级上的显著差别。对应于2800m(相对高度)处,气溶胶粒子的最大浓度为2.32×10^6个/m~3,与之根据气球升空测得的相应高度的核分布(10^8个/m~3)相比,还是存在量级的差别。春季高原大气凝结核的偏少,有可能影响降水的发生和降水量的大小,因而有利于实施人工播撒凝结核(冰核),达到增加降水的目的。(2)春季大气凝结核垂直高度上的平均直径为1.26μm,直径在0.75μm至2.79μm之间变化。(3)其中垂直高度上大核(0.1至1μm)的平均浓度为2.22×10^5个/m~3,平均直径为0.78μm;巨核(>1.0μm)的平均浓度为7.69×10^5个/m~3,平均直径为1.93μm。(4)大气逆温层对气溶胶粒子浓度有影响作用,表现在逆温层下部粒子浓度明显减少,与其上部比较,从2.32×10^6个/m~3减少到4.17×10^5个/m~3。

  • 标签: 高原 大气 气溶胶 特征
  • 简介:根据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中国委员会的总体部署,GCOS中国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郭亚曦司长、巢清尘副司长负责组织了“中国气候观测系统实施方案”的设计实施,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张人禾院长、徐祥德研究员主持的多部门联合设计专家组T2005年成功地完成了“实施方案”初步编写,设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 标签: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全球气候观测系统 联合设计 设计工作 委员会 负责人
  • 简介:通过中国和欧盟内部可以增加排放的中等发达国家在人均能源消费、人均CO2排放和人均GDP以及人文发展指标的对比,可以看出中国远低于欧盟5个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因此,中国提出在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之后承担减排义务是有根据的,中国要求获得与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温室气体排放空间,以满足国民基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合理的.中国在达到中等发达国家之前,可以考虑承诺在一定时期内保持CO2排放强度不增加.

  • 标签: 温室气体 气候谈判 对策 排放强度
  • 简介:中国对虾(Penaeusorientalis)属一年生洄游虾类,原产我国黄海、渤海一带。其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食性广,生长快,养殖周期短,换汇率高,是我国沿海地区重要创汇商品之一。为了探索对虾生长与环境温度的关系,笔者等于1986年、1987年分别在温州市沿海处于不同地理环境的瑞安市梅头(南部前沿滩涂)、乐清县清江南塘(北部港湾滩涂)与洞头县(岛

  • 标签: 中国对虾 虾类 养殖周期 蛋白质含量 虾池 洞头县
  • 简介:以湖南省气象局祝燕德局长为团长的中国气象局代表团一行20人于2003年10月26日至11月5日对日本气象厅进行了为期9天的访问。访问期间,代表团考察了日本气象厅、气象卫星中心、日本私人气象公司、大阪

  • 标签: 中国气象局 访问 日本气象厅 气象科技 合作
  • 简介:应朝鲜气象水文局邀请,以刘英金副局长为团长的中国气象局代表团一行5人于2003年11月11日至18日参加在平壤举行的中朝气象科技合作第12次联合工作组会谈。代表团在“继承传统,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加强

  • 标签: 中国气象局 访问 朝鲜气象水文局 气象科技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