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地下采煤引起的地表沉陷是一个时间和空间的过程,据此提出了观测站动态数据处理模型Kalman滤波和自适应Kalman滤波,通过实例验证了自适应Kalman滤波比普通Kalman滤波在观测站数据滤波和预测中具有优越

  • 标签: 动态数据处理 KALMAN滤波 自适应Kalman滤波
  • 简介:“ZSC-75型适应深孔钻进用绳索、绳冲钻具的研制”项目由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下达,河北省地矿局探矿技术研究院承担完成,成果荣获2013年度国土资源创新成果一等奖,目的是适应地质找矿向深部延伸的趋势,适应深孔钻探需求,针对深孔钻进中效率较低等问题,解决深孔钻探大口径钻具不足的现实问题,研制出适应深孔钻进用的绳索、绳冲钻具,提高绳索钻进和液动冲击钻进技术水平。

  • 标签: 深孔钻进 75型 绳索 钻具 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冲击钻进技术
  • 简介:以平顶山市为例,探讨了煤炭资源型城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模型,以及在GIS和RS技术支撑下定量分析土地生态适宜的方法。选取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生态安全因素3个因素层12个因子层构成生态适宜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相关影响因子权重。在ENVI4.5支持下对平顶山市TM遥感影像进行解译,提取林地、耕地、水体、建设用地多因子图层,在ArcGIS10.0支持下建立数字高程模型,提取高度等地形因子。最后通过ArcGIS10.0空间分析模块对相关因子进行叠加分析,得到结果为:平顶山市最适宜用地占29.01%,较适宜用地占13.53%,基本适宜用地占14.71%,不适宜用地占16.05%,不可用地占26.70%。最后,结合评价结果,针对平顶山建设用地的特征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建设用地 生态适宜性 指标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