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在巨分子云聚合形成过程中,一般都包括了分子云的非弹性磁撞与分子云的自引力。本文主要对分子云的自引力在这一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得到的结论是分子云自引力对分子去的成团是至关重要的。

  • 标签: 旋涡星系 分子云 恒星形成 自引力 非弱性磁撞
  • 简介:本文发表了在重新归算国际时间局(BIH)1962-1982年地球自转参数(ERP)时所得的五天一值的纬度公共Z项序列(1962年1月5日--1981年12月31日)。该公共Z项序列的精度显著优于以同类结果。

  • 标签: 归算 国际时间局 精度 地球自转参数 纬度公共Z项
  • 简介:本工作对我国六架经典仪器1986-1991年的时纬观测进行分析,得到它们相对于国际地球自转服务系统的“O-C”序列;由“O-C”序列研究它们的周年和半年变化特点并用它们的剩余误差研究了“异常”变化与台站附近发生的地震之间的可能关系。

  • 标签: 时纬观测 异常变化 地震 地球自转 剩余误差 纬度观测序列
  • 简介:我们对四种膜系作了性能测试,它们是Cr·Al·SiO,Al·MgF2,Al·SiO和Cr·Al·MgF2。结果表明Cr·Al·SiO膜系性能最优越。这种膜系可以用高锰酸钾加氢氧化钠溶液或铁氰化钾加氢氧化钠溶液很方便地进行脱膜。1.56米望远自1990年起已使用这种膜系。

  • 标签: 光学望远镜 天文望远镜 膜系 脱膜液 铬加铝加一氧化硅保护膜
  • 简介:1984年开始,天文计算中采用FK5基本星表和新天文常数,这些变动直接影响了经典光学仪器观测确定的地极坐标。本文论述基本星表和天文常数变动后,对1953-1961年期间中国地极坐标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星表系统差对地极坐标最大影响约0.″02,章动系列变动的最大影响约为0.″02,光行差常数变动的最大影响为0.″1。

  • 标签: 地极坐标 星表系统差 天文常数 FK5系统 章动 中国
  • 简介:本文对已经使用九十年,位于上海西郊佘山的40cm折射望远,利用近期拍摄的三张昴星团区域底片,在PDS上量测星象坐标,再利用天体测量标准星场:Eichhorn,H.etal的昴星团区域恒星精确位置,作为底片上星象位置的比较标准,采用作常数、三镒底片归算模型求得在底片中心周围40′×40′的象场范围内定位转换精度达0″.03,对于50′×50′和1°×1°范围,分别达0.″04和0.″05-0.″06。底片常数中相应于彗差项系数达10^-5-10^-6量级,畸变项系数达10^-8量级,这些结果表明:架望远的光学和装上光电导星装置的机械传动系统,仍能满足高精度的天体测量工作的要求。

  • 标签: 照相天体测量 折射望远镜 底片 光电导星装置 光学质量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R-C系统(Rithey-Chrétien)望远的装校方法。这种主光路自校的方法不需要晚上观测恒星来进行光学调试,可以不受大气影响,白天在圆项室内进行装调,装校时间短,精度高。这种方法已成功地用于1.56望远R-C系统的主光路装校。

  • 标签: 天文望远镜 R-C系统 光学装校 大气 圆顶室
  • 简介:推导了一种可用于有叉臂或无叉臂等各种天文望远圆顶随动系统的新方法。该方法计算十分简洁,而且圆顶随动系统控制的天窗位置与望远镜筒的指向符合得很好,因而满足了实际需要,适用性很强。现已将这种新方法成功地应用于上海天文台1.56m天文望远和其它圆顶随动系统中。

  • 标签: 望远镜 圆顶 随动系统
  • 简介:介绍了安装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1.56m望远上的新CCD照相机系统,内容涉及CCD的量子效率、增益、控制器、观测程序以及滤光片等情况,为使用该1.56m望远的天文学家提供了所需的参数。

  • 标签: CCD照相机 量子效率 增益 控制器 滤光片
  • 简介:望远监控系统可以用来监控诸如机场上空的鸟群、低空云层以及跑道和停机坪上的异常物体等机场远距离目标。整个系统的设计分为光学与机械、望远控制、以及监控成像与图像处理三个子系统。在光学与机械部分,着重论述望远的光学特性和电机驱动方式下的机械结构改进;在望远控制部分,分析了控制电机的选择、单片机的控制方式、以及计算机控制软件的功能设计;最后概述了监控成像与图像处理部分的初步实现方式。

  • 标签: 仪器设备 监控望远镜 图像处理 光学
  • 简介:介绍了用于上海天文台佘山25m射电望远VLBI观测站S2-PT终端的S2FS(S2FieldSystem)控制软件。该软件在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实验中,能实现S2终端系统记录观测数据自动化。

  • 标签: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 终端系统 控制软件
  • 简介:1.56米天文望远已于1989年上海天文台的佘山工作站投入使用,经校正,瓣极轴指向偏离北极为:0″.±4″.48(在方位上)和0″.±2″.21(在高度上)。望远的跟踪误差也被测定:在天顶附近30分钟内所作的128次观测得到的望远跟踪的均方根误差为±0″.36。结果表明,1.56米望远的恒动跟踪十分优良。

  • 标签: 天文望远镜 反射望远镜 仪器误差 极轴 精度
  • 简介:本文为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佘山1.56米望远CCD的观测与处理提供了一种规范模式,并详细介绍了为配合规范化处理而编制的批处理软件CCD156的使用方法,为参加1.56米望远CCD观测的人员提供了方便,并为规范化数据库的建立打下基础。

  • 标签: 天文望远镜 光学观测 CCD照相机 图像资料 天文图象
  • 简介:本文讨论了中央开的修正型卡塞格伦天线的最佳吻合原理和计算方法。对上海天文台25米射电望远天线,在三种俯仰角状态下进行了主面偏差实测及最佳吻合,给出偏差值及等值线图。

  • 标签: 射电望远镜 卡塞格伦天线 设计 最佳吻合 俯仰角
  • 简介:叙述了1.56m望远CCD照相机的象素格值测定结果和1.56m望远FWHM测定情况。结果表明,1.56m望远的Series200CCD照相机1pixel=0″.0002,而1.56m望远的FWHM值在1″.1-1″.9之间,在国际上是属于较好的一架望远

  • 标签: 天文望远镜 光学望远镜 CCD照相机 象素格值 FWHM值
  • 简介:对于用佘山40厘米折射望远拍摄的10组底片,用底片常数法和中心重叠法分别重新作了归算;对于饮食大时角底片的组,归算中使用在恒星常数中加进折射项的办法计入了大气色散改正。给出了15颗星的相对视和自行,以及由重叠解换算的绝对视差,对视差测定值的精度作了讨论。

  • 标签: 折射望远镜 恒星 三角视差 底片常数法 中心重叠法 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