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9 个结果
  • 简介:研究了RC3星系表中旋涡星系随倾菜的分布,结果表明,在0°-80°之间,Sa,Sab,Scd和Sb星系随倾角的实际分布与Monte-Carlo随机分布在3σ内吻合较好,对Sb和Sbc星系几乎吻合,但对Sc星系却相差甚远,由以上的结果分析可知:在RC3星系表中,一些较侧向的旋涡星系,等光视短轴的值受核球的影响较大,同时,Sc星系的实际分布与Monte-Carlo随机分布相关工甚远的一个原因可能是由于Hubble分类本身引息的,因为Hubble分类是在星系图像上进行,而旋臂的缠卷松紧程度却受倾角的影响,这样,一些较侧向的Sc星系就会被错分类到早型星系中,结果还直接表明,如果星系分类只是在图像上进行,则各类星系的光度函数就会出现偏差。

  • 标签: 旋涡星系 星系分布 倾角 光度函数 Hubbel分类
  • 简介:本文给出了用改进后的视向速度成员确定方法对8个Abell星系团进行成员概率计算的具体结果。从团天区内场星系的分布情况来看,改进后的成员确定方法明显地改善了使用原方法所出现的场星系向团中心聚集的不合理现象,对有效性指数E的分析表明,方法改进后,星系团成员确定的有效性也有整体上的提高。

  • 标签: 星系团 视向速度 成员概率 团天区 星系面数密度
  • 简介:研究了RC3星系表中旋涡星系随倾角的分布。结果表明:在0°~80°之间,Sa,Sab,Scd和Sd星系随倾角的实际分布与Monte-Carlo随机分布在3σ内吻合较好;对Sb和Sbc星系几乎吻合;但对Sc星系却相差甚远。由以上的结果分析可知:在RC3星系表中,一些较侧向的旋涡星系,等光视短轴的值受核球的影响较大;同时,Sc星系的实际分布与Monte-Carlo随机分布相差甚远的一个原因可能是由于Hubble分类本身引起的,因为Hubble分类是在星系图像上进行,而旋臂的缠卷松紧程度却受倾角的影响。这样,一些较侧向的Sc星系就会被错分类到早型星系中。结果还直接表明:如果星系分类只是在图像上进行,则各类星系的光度函数就会出现偏差。

  • 标签: 星系 旋涡星系 星系分布
  • 简介:本文利用理论上失利的哈雷彗星OH脉泽谱线的平均流量密度公式,计算了一组结果与观测值进行比较,彼此互相符合较好,表明OH脉泽谱线理论模型是比较好的。并且根据哈雷存在星在OH脉泽谱线形态的初步分析,表明它在形态上与晚型星系内OH源的非标准双峰脉泽谱线存在着某些定性的相似性。

  • 标签: 哈雷彗星 晚型星 星周包层 热斑 羟基源 OH脉泽谱线
  • 简介:软件共享和软件保护中软件过程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VAX/VMS平台上开发的M-SHORDE系统实现了SHORDE程序的资料共享和保护。介绍了M-SHORDE的功能、结构和设计思想,重点介绍了系统的安全策略。M-SHORDE的设计思想已运用于UNIX平台。

  • 标签: 软件管理 软件保护 人造卫星动力学 轨道 资源共享 安全策略
  • 简介:使用上海天文台1.56m望远镜,对窄线赛弗特1星系Ark564进行了时间跨度为3星期的观测。给出了VRI波段的光学观测结果。使用交叉相关方法研究了三个波段之间的时间延迟,但是未发现有时间延迟。

  • 标签: 赛弗特星系 活动星系核 光学光测 时间延迟
  • 简介:由日方提议,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CSAO)和日本国邮政省通讯综合研究所(CRL)的国际合作项目——中日卫星双向法时刻比对已被批准为中日政府级的国际合作项目,将于今年10月起进行常规观测,每周三次。开始计划进行24小时连续观测,用于研究某些可能的系统性效应。

  • 标签: 时刻比对 卫星 国际合作项目 天文台 综合研究 常规观测
  • 简介:介绍了差分VLBI技术确定空间飞行器位置的原理。在上海、乌鲁木齐和昆明站开展了对地球同步卫星的首次国内差分VLBI观测,实验中选择3颗角距小于15°的ICRF射电源作为参考源,克服了卫星观测的特殊性带来的困难,成功地获得了卫星信号的干涉条纹。基于条纹拟合的结果和系统差分析,估计双差单向测距的总误差约为41cm,双差单向测速的总误差约为0.148mm/s,相当于在地球同步轨道上8m的位置误差和2.8mm/s的速度误差。

  • 标签: 地球同步卫星 ICRF射电源 参考源 差分VLBI 精度估计
  • 简介:针对高度在250-350km的三颗低轨道卫星,根据我国现有的卫星跟踪网和跟踪技术(雷达测距和多普勒测速)等观测条件,利用模拟方法估计和分析了各种误差源对定轨精度的影响,并对能达到的定轨精度进行了恰如其分的估计。

  • 标签: 人造卫星 轨道理论 低轨道卫星 误差 定轨精度 定轨原理
  • 简介:采用上海天文台佘山40cm折射望远镜所拍摄的6张底片,以PPM星表作为初始参考星表,按中心重叠法进行了归算,得到河外星系NGC7302的位置与自行,以及周围天区11颗星的高精度位置和自行,它们的标准误差均好于30mas和0.7mas/a。其中有4颗是依巴谷星,它们的赤经和赤纬自行精度的平均值分别为0.024ms/a和0.21mas/s。

  • 标签: 照相天体测量 依巴谷星 位置 自行 河外星系 中心重叠法
  • 简介:根据我国广域差分GPS系统对GPS卫星定轨的要求,通过对国内GPS跟踪网实测数据的处理,分析和讨论了区域网定轨的数据处理方法和可能达到的定轨精度。为了提高所定轨道的稳定性和先进实时预报的精度,通过对所定轨道的误差分析提出在轨道沿迹方向引入经验加速度计算方案。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后GPS卫星的定轨精度有了显著提高。既论证了利用我国区域GPS网和广播星历进行独立定轨的可行性,也阐述了提高轨道预报精度的方法。

  • 标签: 全球定位系统 GPS系统 区域网 误差分析 定轨精度
  • 简介:在利用卫星测高资料定轨的过程中,大气阻力摄动的影响较大。本文在比较几种常用大气密度模型误差对定轨影响的基础上,将密度改正公式引入到Geosat卫星的精密定轨中。结果显示,该公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卫星的径向定轨精度。

  • 标签: 卫星观测 大气 阻力摄动 大气密度模型 径后定轨精度
  • 简介:目前卫星激光测距(SLR)中所采用的IRV星历已经使用了近20年,近几年来随着对高轨卫星的测距和卫星白天测距的开展以及考虑到今后激光测距技术的发展,需要对SLR所采用的星历进行改进,以适应SLR发展的需求。从2006年8月起国际激光测距网(ILRS)将使用一种新的可用于多种目标测距的星历——CPF星历,该星历不仅可用于人造卫星的激光测距,而且还可用于月球及其转发器等目标的激光测距。该文介绍了这种SLR新星历和应用它进行卫星位置台站预报的情况,分析了其预报精度。

  • 标签: 卫星激光测距 卫星位置预报 IRV星历 CPF星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