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产生免疫原性的残基都是位于蛋白表面的暴露残基,为了消除鼠抗体对人的免疫原性,利用表面再塑方法对本室克隆的鼠抗人纤维蛋白抗体链Fv片断进行了人源化分子设计。首先确定了鼠及人Fv表面残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鼠与人Fv间表面残基的差异,将有差异的鼠表面残基换成人的。提出了残基最高频率人源化及最相似链人源化两种人源化方案。人源化后鼠抗人纤维蛋白抗体链Fv的结构经Profile-3D验证是合理的,置换的表面残基溶液可及性未变,且未影响CDRs的结构,应不会影响与纤维蛋白的亲和力,为鼠抗体人源化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单克隆抗体 人源化 表面再塑 分子设计
  • 简介:应用Pharmacia公司的重组噬菌体抗体系统,从经过人交联纤维蛋白特异抗原D二聚体(DD)免疫过的鼠脾细胞mRNA中构建出组合链抗体(ScFv)cDNA文库。文库cDNA克隆到噬菌粒载体pCANTAB5E,转化大肠杆菌TG1,得到2.5×105个氨苄抗性菌落。通过噬菌体表面呈现,用DD对表达的重组噬菌体链抗体文库进行三轮亲和富集获得一株特异抗DD的噬菌体链抗体(ScFvA11)。经Phage-ELISA鉴定,呈现在噬菌体表面的ScFvA11与DD结合的ELISA阳性滴度小于107tfu/ml,而与人纤维蛋白原结合的ELISA滴度大于1010tfu/ml,两者相差1000倍以上。表明ScFvA11具有较好的DD结合特异性。经序列分析,ScFvA11cDNA全长729bp,其中Vh基因354bp,编码118个氨基酸;Vl基因327bp,编码108个氨基酸;Vh与Vl之间为(Gly4Ser)315个氨基酸连接肽。

  • 标签: 单链抗体 噬菌体抗体库 纤维蛋白 D二聚体
  • 简介:目的:探讨两种根填充材料在根治疗乳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实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乳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时间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ZOE糊剂作根填充材料;研究组采用Vitapex糊剂作根填充材料,对比两组患者实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通过采用Vitapex糊剂作根填充材料进行根治疗乳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显效40例(80%)、有效7例(14%)、总有效47例(94%),明显优于对照组25例(50%)、13例(26%)、38例(76%),临床治疗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对比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治疗乳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患者过程中,采用Vitapex糊剂作根填充材料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成功率,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治疗工作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根管填充材料 乳牙牙髓病 根尖周病 ZOE糊剂 VITAPEX糊剂
  • 简介:用Biosym公司开发的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系统模建了鼠抗人纤维蛋白抗体Fv片断的三维结构。Fv是由重链可变区(Vh)和轻链可变区(Vl)两个结构域组成的具有抗原结合能力的最小抗体片断。先分别模建了Vh和Vl两个结构域,然后搭建出Fv片断的整体三维结构,并对模建的结构进行了分子力学和动力学优化。对结构的合理性验证显示模建结构是合理的。本研究为鼠抗人纤维蛋白抗体Fv片断的人源化的分子设计打下了基础。

  • 标签: 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 同源模建 抗体Fv片断
  • 简介:PE是聚乙烯塑料,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蓬勃发展,质量不断提高,现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建筑给水、城市供水等方面。大通自来水公司也从以前传统的铸铁管、钢管过渡到球墨铸铁管、U-PVC、PE等新型管材,在近几年的工程实践与应用中,PE的优势得到了施工人员的肯定。它克服了易生锈、结垢,滋生细菌,寿命短的缺点。具有耐腐蚀、质量轻、易回收利用等诸多优点。

  • 标签: PE管 优点 安装 注意事项
  • 简介:人工合成了芋螺毒素SO3的基因片段,通过链延伸方法获得了SO3的全长基因.在此基础上,将SO3基因插入到含抗大鼠转铁蛋白受体的链抗体基因的pTIG-Trx表达载体中,构建含抗大鼠转铁蛋白受体链抗体和SO3融合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和Origmia(DE3)/DsbC并得到了表达,该融合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为进一步研究芋螺毒素SO3跨血脑屏障转运和治疗作用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转铁蛋白受体 单链抗体 芋螺毒素SO3 血脑屏障 大鼠 融合蛋白
  • 简介:目的:初步探究十五肽BPC-157调节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功能的信号通路作用机制。方法:首先利用生物芯片筛选BPC-157参与激活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途径,进而通过real—timePCR证实BPC-157对候选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最后采用Western印迹观察BPC-157对候选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影响。结果:10μg/mLBPC-157作用于HUVEC24h后,信号转导通路发现者芯片结果显示,与18条信号转导通路相关的96个关键基因中分别有4个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上调和下调,其中与MAPK信号通路相关的3个关键基因c—ns、c—Jun和Egr-1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性上调;低剂量BPC-157(1Ixg/mL)作用于HUVEC12h后,能够促进早期即刻基因c—ns、c—Jun和酝卜1的mRNA表达水平;10μg/mLBPC-157作用于HUVEC30min后,可明显促进ERKl/2、p38蛋白磷酸化。结论:BPC-157可能通过活化MAPK信号转导通路途径后,激活下游早期即刻基因转录,启动靶基因的表达,从而发挥促进HUVEC增殖、迁移等功能。

  • 标签: BPC-157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基因芯片 信号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