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背景】随着转基因作物的大量种植,其环境安全性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其中转基因作物的荒地生存竞争能力,是其环境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方法】以2种转双价草甘膦虫基因(EPSPS+crylAc)棉为试验品种,非转基因棉中棉所49为对照品种,分别于4月底和5月底在荒地用地表撒播和3cm深播2种方式播种,并于4~9月份对棉花存活率、株高、真叶数、茎直径、果枝数、蕾铃数等生长参数进行比较,以检测、评价其荒地竞争能力及杂草化风险。【结果】无论是撒播还是深播,荒地中棉花长势均较弱,表现为生长缓慢、植株矮小、生育期延迟。4月底播种的棉花有极个别植株能够结铃,但铃数极少且小,无成熟的种子;5月底播种的棉花长势更弱,至9月底未见蕾铃。【结论与意义】转基因草甘膦抗虫棉在荒地中无竞争优势,不能繁殖传代,无杂草化风险。本研究为转基因棉花环境安全评价技术的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 生存竞争能力 杂草化风险
  • 简介:【背景】西花蓟马自2003年传入我国以来,呈扩张趋势。辣椒上西花蓟马以化学防治为主,国内尚无抗性资源保护、(耐)虫性资源筛选等相关研究。【方法】以20个辣椒品种和西花蓟马为材料,采用幼苗接虫法,根据危害症状分级,计算为害指数并作为(耐)评价指标,然后测定不同(耐)材料苗期受西花蓟马危害后防御酶活性的变化,探讨其与抗性的关系。【结果】在20个供试辣椒品种中,湘研13号和博辣4号对西花蓟马的抗性较强,其他品种抗性较差,兴蔬绿剑抗性最差;不同辣椒品种(耐)虫性与过氧化物酶变化呈正相关,但与过氧化氢酶相关性不显著。【结论与意义】本研究建立了辣椒(耐)西花蓟马的筛选评价体系,为挖掘西花蓟马的种质资源和西花蓟马的有效防控提供了依据。

  • 标签: 西花蓟马 辣椒品种 抗(耐)虫性 植物防御酶
  • 简介:【背景】随着转基因抗虫棉在我国的广泛种植,一种具有虫和耐除草剂(草甘膦)的双价棉被培育成功。这种转双价基因棉和转单价基因抗虫棉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可能不同。因此,在该类转双价基因棉花进行环境释放之前,有必要研究其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评价其环境安全性。【方法】试验于2010年5月9日~9月23日和2011年5月10日~9月24日在河南省安阳市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试验农场进行,棉田类型有3种——转基因草甘膦抗虫棉田、转Bt棉田和常规棉田,每种棉田种植3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为200m2(8m×25m)。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方法,每5d调查1次棉田的节肢动物群落,通过目测对节肢动物鉴定到属。【结果】草甘膦抗虫棉田、Bt棉田和常规棉田节肢动物群落、害虫亚群落和天敌亚群落的结构与组成无明显差异;草甘膦抗虫棉田害虫种群数量低于抗虫棉田和常规棉田,而其天敌种群数量与常规棉田相当,略低于Bt棉田;3种棉田节肢动物群落、害虫亚群落和天敌亚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均无明显差异。【结论与意义】种植转基因草甘膦抗虫棉花不会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组成造成显著影响。本研究为转基因草甘膦抗虫棉田的环境安全性评价提供了依据。

  • 标签: 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 节肢动物群落 生物多样性
  • 简介:[背景]转基因作物在商业化种植之前,必须评价其环境安全性.其中,荒地生存竞争能力是转基因作物环境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方法]以转基因(Bn-csRRM2)高产棉为观察品种,受体材料中棉所12及转基因(Bt+CpTI)抗虫棉中棉所79为对照品种,分别于2013年4月底和5月底在荒地用地表撒播和3cm深播2种方式播种,并于5~9月份对棉花存活率、株高、茎直径、果枝数、蕾铃数等生长参数进行比较,检测、评价其荒地竞争能力及杂草化风险.[结果]无论是撒播还是深播,荒地中棉花长势均较弱,表现为生长缓慢、植株矮小、生育期延迟.4月底播种的棉花至9月底未见棉铃;5月底播种的棉花有个别植株能够结铃,但铃数少且小,无吐絮铃.[结论与意义]转基因高产棉在荒地中无竞争优势,不能繁殖传代,无杂草化风险.本研究为转基因棉花环境安全评价技术的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转基因高产棉 生存竞争能力 杂草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