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脱细胞基质实际就是利用物理化学方法,将组织当中的抗原成分脱去之后所得到的一种材料;当前,其无论是在尿道重建中,还是在尿道修复中,均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结合当前实况,围绕尿道组织,就脱细胞基质在其中的应用进展作一探讨,望能为此领域研究有所借鉴与帮助。

  • 标签: 脱细胞基质 尿道组织工程 应用进展
  • 简介:[摘 要]目的 根据强筋壮逐风膏药品质量标准,对强筋壮逐风膏进行稳定性考察。方法:采用薄层色谱鉴别,结合软化点、重量差异、老嫩实验、耐热试验、含铅量等检查,进行长期稳定性试验。结果 该制剂稳定性好,有效期可定为二年。结论 所用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稳定性考察。

  • 标签: [] 稳定性考察 强筋壮骨逐风膏 薄层色谱鉴别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比较大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小窗开颅血肿清除术、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 200 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2014年 5月 ~2018年 5月)开展回顾性研究,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 A组(大瓣开颅血肿清除术, 53例)、 B组(小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68例)、 C组(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 79例),比较三组的颅内血肿完全清除率、临床疗效、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颅内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预后情况。 结果 :三组的颅内血肿完全清除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 ),但 B组、 C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均较 A组更高( P<0.05); B组、 C组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均较 A组更少( P<0.05); B组、 C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均较 A组更低( P<0.05);治疗后, B组、 C组的颅内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 A组更低( P<0.05),其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较 A组更高( P<0.05);术后 2周, B组、 C组的预后良好率均较 A组更高( P<0.05)。 结论 :相比于大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小窗开颅血肿清除术、钻血肿抽吸引流术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均更具有优势,可有效减轻手术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还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

  • 标签: 神经外科 高血压脑出血 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核素全身显像患者中给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 2017年 9月 ~2018年 9月我院收治的 118例核素全身显像患者作为研究主体,按照护理干预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分别为 59例。研究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参照组采取传统护理干预方法,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且对比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前后的焦虑情绪评分。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 57例( 96.61%)明显高于参照组 47例( 79.66%),护理前的焦虑情绪评分并无显著差异( P> 0.05),研究组的焦虑情绪评分( 25.25±4.16)分明显低于参照组( 32.25±4.76)分, P< 0.05,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结论:对核素全身显像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对于缓解患者焦虑情绪以及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显著。

  • 标签: 护理干预 核素全身骨显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软组织肉瘤术后放疗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 46例进行术后放疗的软组织肉瘤的 3年、 5年生存率 ,应用寿命表法统计生存率 ,应用 Kaplan-Meier法进行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应用 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预后的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首次术后复发 3、 5年生存率分别为 91.7%、 75%,多次术后复发 3、 5年生存率分别为 71.4%、 42.9%,,p均 <0.05,结论 软组织肉瘤术后放疗的近期疗效较好。

  • 标签: 软组织肉瘤 放射疗法 疗效评价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对 TBL结合临床路径教学在外科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 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的 160名外科实习生,通过实施教学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探究组间带教结果。 结果 实验组学生理论知识检查与实践操作检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实验组学生理论知识成绩与临床实践操作水平高于对照组学生;对照组学生带教方式满意度为71.2%,实验组实习生对带教方式的满意度为 95%。 结论 在外科带教过程中使用TBL与临床路径教学有机结合的方式,不仅可以优化教学流程,提高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也有帮助,使临床教学成果更明显,教学目标更严谨,教学时间更灵活,把控更严瑾,且学生自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更高。

  • 标签: 小组合作学习 临床路径教学 骨外科 实习生 应用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 铍针松解术联合手法与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性关节炎疼痛的临床疗效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将 156 例膝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78 例。观察组采用铍针松解(每周治疗 1 次)联合手法治疗(每周治疗 2 次);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每周治疗 1 次),治疗及观察周期共为 5 周。分别记录治疗前和治疗 3 、 5 周后视觉模拟量表( VAS )评分、局部压痛值、膝关节活动度、 Lysholm 膝关节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 5 周后 VAS 评分、局部压痛值、膝关节活动度、 Lysholm 膝关节评分均得到改善( P < 0.05 );治疗 5 周后观察组局部压痛值、 Lysholm 膝关节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 P < 0.05 ),观察组的膝关节活动度小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铍针联合手法治疗早、中期膝性关节炎在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方面优于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但增加关节活动度方面不及玻璃酸钠。

  • 标签: 膝骨性关节炎 铍针 手法 疼痛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治疗膝关节性关节炎疾病中使用针刀配合中药内服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 120例膝关节性关节炎患者按照其入院时间顺序分组研究,每组患者均 60例。常规组患者行中药内服治疗,联合组患者行针刀 +中药内服治疗,探究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患者膝关节疼痛评分和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与常规组治疗后有效率 95%相比,联合组治疗后有效率 81.67%更高, P< 0.05显示有统计学意义;与常规组相比,联合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疼痛评分和功能评分更好, P< 0.05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膝关节性关节炎疾病中使用针刀配合中药内服法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治疗后疼痛得到极大缓解,且患者膝关节功能提升,值得借鉴。

  • 标签: 针刀 中药内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机械激活性离子通道压电蛋白 1  (  Piezo1)  在骨质疏松性骨折 (Osteoporosis  fracture,  OPF)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方法: 收集 2018 年 1 月至 2021 年 10 月间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邳州医院骨科手术治疗的老年女性 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 50 例。其中 25 例骨密度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25  例合并 骨质疏松症的 OPF  患者作为实验组。采用实时定量 PCR  (qRT-PCR)  和 West Blotting 法测量两组患者组织中 Piezo1  的表达水平,分析组织中 Piezo1  对 OPF 的诊断价值。 结果: OPF 组患者组织内 Piezo1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明 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 Piezo1  在 OPF 组患者组织中表达明显降低。Pizo1 降低 可能是骨质疏松症的一个诊断标志, 可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风险。Pizo1 可 能用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靶标。

  • 标签: Piezo1 (机械激活性离子通道压电蛋白 1) 骨质疏松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手足部软组织缺损应用游离微型穿支皮瓣修复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7 年 4 月至 2020 年 4 月收治的手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共计 64 例,根据患者的情况采用多种 游离微型穿支皮瓣 进行 修复 。 结果 : 所有患者游离微型穿支皮瓣全部成活,术后进行 6 个月至 2 年的随访,皮瓣的外形、质地以及色泽均良好,缝合神经的皮瓣在感觉上均较好。 结论: 手部软组织缺损应用游离微型穿支皮瓣修复,临床效果优越,能够良好的恢复足部创面的外形和功能,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 标签: 游离微型穿支皮瓣 手足部 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唑来膦酸联合骨化三醇干预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股骨颈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100例自 2019.04到 2020.04在莆田市第一医院老年科病房就诊的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 50例。对照组患者每天均服用骨化三醇 0.5ug/日,醋酸钙 600mg/日,研究组患者在上述口服药物基础上,注射 1次唑来膦酸(密固达)。治疗 12月后随访,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股骨颈 BMD的变化。结果:对照组骨密度治疗后稍升高,但差异不显著 (P>0. 05);研究组股骨颈 BMD与治疗前相比显著上升 (P<0. 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参与研究的所有受试者均无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前两组 VAS 评分及 SF-36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治疗后两组各指标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 ,且研究 组 VAS疼痛评分 及 SF-36 评分均显著 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唑来膦酸与骨化三醇联合用药有助于提升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股骨颈 BMD,降低其股骨颈骨折风险,有效减轻痛,提高生活质量, 适合在老年男性骨质疏松人群中应用。

  • 标签: 骨质疏松,老年男性,唑来膦酸,骨化三醇,股骨颈骨密度
  • 简介:摘要 : 目的 明确 SPSS 矫治系统在安氏 I 类错合患者治疗前后的软组织变化情况。 方法 选取 2013 年 ~2017 年就诊于唐山市协和医院的青少年安氏 I 类双颌前突错颌畸形患者 33 例,均拔除四颗第一双尖牙,需要中等偏强支抗,应用 PASS 矫治系统,内收上下前牙关闭拔牙间隙,改善面型,拍摄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 使用 winceph8.0 头影测量软件,测量标志点:软组织: 1) 面凸角; 2) 鼻唇角。线距指标: 3) 上唇突度; 4) 下唇突度; 5) 颏唇沟 -H 线; 6) 上唇长; 7) 下唇长 [ 1 ] ,输入 SPSS17.0 统计软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3 0 例患者在问增加任何辅助支抗措施下,疗程约 15~24 个月。磨牙、尖牙建立中性关系,前牙 OB 、 OJ 正常,面型良好。治疗前后软组织变化情况, 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PASS 矫治系统以 其独特的支抗控制生物力原理 [ 2 ],能够对需要中等偏强支抗的错合畸形病例提供良好的支抗控制,面型改善明显。

  • 标签: PASS矫治系统 软组织变化 低摩擦 支抗 双颌前突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二级医院护士不良事件风险感知的现状及其与组织公民行为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临床护士不良事件风险感知量表、护士组织公民行为量表对湖南省 8所二级医院 419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二级医院护士不良事件风险感知得分为( 287.04±89.12)分,得分率 47.84%,组织公民行为与不良事件风险感知呈正相关( r=0.47, 0.01)。结论 二级医院护士临床不良事件风险感知处于中下水平,且组织公民行为与不良事件风险感知密切相关,组织公民行为得分越高的个体,不良事件风险感知越强。因此应提高护士组织公民行为,来增强临床不良事件风险感知。

  • 标签: 二级医院 不良事件风险感知 组织公民行为
  • 作者: 雷娜1 2 3 4[]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19-05-15
  • 出处:《科技新时代》 2019年第5期
  • 机构:(1.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710075;2.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710075;3.自然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75;4.陕西省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