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比色法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检测物质浓度的方法,但由于每个人对颜色的敏感程度不同,使这一方法的精度受到影响。为此我们建立颜色读数与物质浓度的模型,通过输入颜色读数来获取物质浓度

  • 标签: 多元回归模型 主成分分析 共线性检验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中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 )和血清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C(CysC)) 的浓度变化及其临床价值。 方法 收集 2018 年 1 月自 2018 年 8 月我院 285 例血透室肾功能衰竭患者透析治疗前和透析治疗后血液样本, 60 例对照组人员空腹 8 ~ 12 小时于清晨空腹采集血液样本,分别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 ),血清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C(CysC) 浓度。并将对照组与肾功能衰竭组,肾功能衰竭组血液透前和透析后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肾功能衰竭组血液透析前和透析后血清 HCY 、 CysC 浓度存在明显差异( P <0.05 ),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肾功能衰竭组比正常对照组血清 HCY 、 CysC 浓度结果明显偏高( P <0.01 ),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本实验结果显示血液透析可有效降低肾衰竭患者血清 HCY 和 CysC 含量,减轻高血压的发生及发展,对预防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HCY CysC 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罗哌卡因和不同浓度舒芬太尼配合应用于产妇硬膜外麻醉对其分娩时镇痛的影响作用。方法:对本医院收入分娩的 120例产妇实行研究,随机分为 3组,每组 40例,试验 1组用 0.1%罗哌卡因加 0.2μg/mL舒芬太尼行硬膜外麻醉,试验 2组用 0.1%罗哌卡因加 0.4μg/mL舒芬太尼行硬膜外麻醉,试验 3组用 0.1%罗哌卡因加 0.6μg/mL舒芬太尼行硬膜外麻醉,比对三组临床指标。结果:试验 2组和试验 3组疼痛缓解用时、疼痛评分分数低于试验 1组指标数值,显示数据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 2组和试验 3组病人自控镇痛给药频率、病人自控镇痛总用量低于试验 1组指标数值,显示数据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三组药物不良反应总计率比较后,未显示数据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分娩产妇采取 0.1%罗哌卡因加 0.4μg/mL或 0.6μg/mL舒芬太尼比 0.1%罗哌卡因加 0.2μg/mL舒芬太尼行硬膜外麻醉的镇痛效果更优。

  • 标签: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硬膜外麻醉 产妇 分娩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B超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在腹膜透析置管术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及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17年4月-2018年8月于本院行腹膜透析置管术的患者90例随即均分为A、B、C三组,分别应用30ml浓度为0.25%、0.33%、0.50%的罗哌卡因进行麻醉,比较三组入手术室时(T0)、切皮时(T1)、置入腹膜透析管时(T2)、关腹时(T3)、术后6h(T4)不同时点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以及患者疼痛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组各时点的HR和MAP与T0相比,均不存在显著差异,B组T1-T3、C组T1与T0时刻相比均出现显著差异(P<0.05);A、B、C三组疼痛情况无明显差异,VAS评分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C组头晕、呕吐恶心、呼吸抑制、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A组、B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腹膜透析置管术中应用浓度为0.25%的罗哌卡因B超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患者术中、术后的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同时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罗哌卡因 超声引导 腹横肌平面阻滞 腹膜透析置管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