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给当今的医学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医学检验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方面,都需要医学检验结果作为参考依据,可以说,在医学临床工作的开展当中,医学检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医学检验结果对患者疾病的诊断有着直接的影响,想要让医学检验质量得到保障,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针对医学检验流程的质量进行了论述,希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医学检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药品检验过程中结果发生偏离的原因予以深入分析,并把握质量的实际状况。 方法:本案例选择的是某医药企业 2019 年 5 月到 2020 年 4 月期间 的 140 份药物标本,其中中成药的数量为 90 份,化学药的数量为 50 份。采用的检测方法有两种,分别 是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紫外分光光度法。 结果:通过对两种方法展开全面对比能够发现,整体差距相对偏小( P > 0.05 ) 结论:之所以导致检验工作中出现了结果偏离的问题,主要因素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人员问题、设备问题以及物料问题。结合这些问题,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促使所有检验人员都能具备更高的工作水平,同时还要加强质量监控,确保报告内容足够规范,不断优化各个环节,进而使得最终结果更具精确性。

  • 标签: 结果偏离 药品检验 原因 质量控制 探究工作
  • 简介:摘要: 医疗是关系到民生的大问题,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使医疗模式正在发生重大转变,海量数据覆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医疗领域将迎来新一轮的重大变革,尤其是可穿戴医疗设备的发展,为国民经济与全民健康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在发展的过程中,可穿戴医疗也面临着较大的阻碍与困难,例如缺乏公众信仸度、价格昂贵、信息监测不准确等, 主要原因是受限于目前整体技术的发展现状,但在不久的将来,可穿戴医疗将成为举足轻重的一项重要产业。新技术与健康领域的有效结合对于人类未来健康生活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可穿戴 医疗设备 传感技术 大数据 应用场景 市场需求
  • 简介:摘要:血液透析是一种替代肾脏的治疗方法,在肾脏功能出现障碍的患者中使用,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因此,血液透析机的质量检测非常重要,与患者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在临床使用中,需要保证血液透析机的技术参数符合要求。对血液透析机的技术参数规范进行质量检测,有利于提高医疗安全。

  • 标签: 血液透析机 技术参数 质量控制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性细菌临床检验及质量的意义。方法选取 2017年 5月至 2019年 6月 ,我院收治的 12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 ,以随机方式分为 a、 B两组 ,各 60例 ,a组患者给予痰液检测 ,B组患者给予痰液检测加质量 ,对比 a、 B两组患者的病原性细菌阳性检出率。结果 B组患者的病原性细菌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96.66%、 21.66%、 21.66%,a组患者的病原性细菌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61.66%、 6.66%、 10.00%,B组患者的病原性细菌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 a组 ,P<0.05,差异显著。结论采用痰液检测与质量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性细菌的阳性检出率 ,临床检测精准度较高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病原性细菌 临床检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机采血小板采集前献血者的体检指标和采集全程质量的研究以确保机采血小板制品质量,从而提高临床输注效果 。方法:收集 庆阳市中心血站 2014年至 2019年 363 例 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采集前的体检资料,观察其年龄及身体状况和采集前的血常规指标对机采血小板质量的影响,并对采集全程质量进行研究,以期增加机采血小板的采集效率,确保机采血小板质量 。结果:血小板计数在 200-250×10 9 /L 的献血者采集量和采集效率最高 ( p< 0.05)。献血者的身高、体重较大者其血容量大采集效率较高 ( p< 0.05)。 结论:机采血小板制品的质量与献血员的年龄、身体状况、血液指标以及采集、运输过程的质量均有一定的关系 ,对每 个环节采取有效的控制方法 ,才能 确保 血小板的质量

  • 标签: 献血者 采集前体检指标 机采血小板 质量控制
  • 简介:【 摘要】 目的:研究供应室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在降低院内感染率方面的效果。方法:以 2018年 1月 -2019 年 1月时间段内的 2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供应室护理管理质量干预下实施医护工作。另选同时期到 200名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医护工作,比较 2组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于共供应室护理质量进行加强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院内感染 供应室护理质量管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质量监控对终末护理病历质量 的影响效果。 方法:选取 我院于 2018年 6 月至 2018 年 12 月开展护理 质量监控的 病历 200 份作为观察组, 选取 2017 年 6 月至 2017 年 12 月期间未开展护理 质量监控的 病历 200 份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病历采取常规管理监控方式,观察组采取 护理质量监控 方式, 对比两组终末护理病历质量情况。 结果:两组终末护理病历质量经评价对比,观察组护理病历质量平均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缺陷率及返修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 P<0.05)。 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终末护理病历质量实施护理质量监控,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效率,大大消除医疗事故隐患,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及医疗水平, 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推广。

  • 标签: 护理质量监控 终末护理病历 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医学检验技术作为现代医学诊疗过程中的关键一环 ,医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医院诊疗水平的高低 ,关系到医生对患者疾病状况的判断 ,从而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疾病的诊疗康复。医疗水平的提升对于检验医学的发展与应用起到了推动作用 ,也对于医学检验的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检验的完成 ,需要临床医生的指导 ,需要患者的配合 ,也需要护士的相关操作。医生、患者以及护士三个对象的每个环节出现差错和疏忽都会影响检验的结果 ,本文着眼于临床医生工作情况、患者自身情况以及护士采集样本等相关操作完成情况三个方面 ,对影响医学检验分析质量的因素进行阐述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和方法 ,以期为提升医学检验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医学检验 影响因素 临床医生 患者准备 护士操作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在普外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 2018年 7月~ 2019年 7月于本院普外科收治的患者共 8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依据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41人,对实验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实行常规外科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外科护理服务模式基础之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护理,通过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水平分数情况展开讨论与分析。结果两组在护理满意率方面实施比较,观察组 100%高于对照组的 90%,差异较大。结论对普外科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不仅提高护理质量,还可改善患者焦虑、烦躁等情绪,改善治疗态度与护理依从性,与护理人员可建立好的信任关系,从而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符合临床需求。

  • 标签: 普外科 优质护理服务 护理质量 影响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索胃肠外科在护理管理时 应用风险管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以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时间段内的胃肠外科疾病患者 140例 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编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7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护理时实施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压疮、 跌倒、 坠床等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 1( 1.4%), 显著低于对照组 12( 17.1%),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64( 91.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53( 75.7%),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胃肠外科疾病患者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胃肠外科 护理管理 风险管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 随着时代改革步伐的加快,国家重视人民的医疗问题对医疗卫生事业进行了大改革。各大医院顺应时代潮流,为响应国家号召和支持国家政策,在很多方面进行了改革,与之前有很大不同,尤其是中西医结合医院因其性质特殊在多方面做出了表率,本文具体从物价这一角度,从民生出发,简要谈谈新医改环境下中西医结合医院物价管理工作,对其利弊优劣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 标签: 新医改环境 中西医结合医院物价管理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于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效果 , 为临床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选取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在我院内分泌科治疗的 10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 50例)和观察组( 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精神健康、情感智能各项生活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血糖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餐后 2h血糖( 2h PG)、空腹血糖( FBC)、糖化血红蛋白( GHb A1)各项血糖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效果显著,可以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有效控制血糖,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糖尿病 血糖 护理干预
  • 简介:摘 要:目的:对医用直线加速器剂量监测与控制系统的技术分析。方法:使用 Varian-clinac-CX机器设备为例进行分析。结果:分析了医用直线加速器在电离室、电源系统、剂量信号和通道、控制系统四方面的控制技术。结论:电离室为剂量监测控制系统的中心系统,剂量信号、控制信号在此进行质量保障调试工作,建立起计量学质量保证的基础。

  • 标签: 医用直线加速器 剂量 监测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医院儿科呼吸道传染病管理和预防控制措施进行研究。 方法 : 本次实验共计抽取本院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期间就诊的儿科呼吸道传染病患儿 220 例,在 2018 年 1 月 -2018 年 12 月期间,医院并没有实施呼吸道传染病管理和预防控制措施,在 2019 年 1 月,医院在儿科实施呼吸道传染病管理和预防控制措施,对相关措施实施前后儿科患者及其亲属疾病防控知识掌握情况、儿科预检分诊情况进行记录和对比。 结果 :与相关措施实施前相比,措施实施后儿科患儿及其亲属疾病防控知识掌握评分较高,措施实施前后患儿及其亲属疾病防控知识掌握情况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数据呈现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相关措施实施前相比,措施实施后儿科预检分诊几率较高,措施实施前后儿科预检分诊几率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数据呈现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呼吸道传染病管理和预防控制措施的实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儿及其亲属疾病防控知识掌握评分,促进儿科预检分诊几率的提升,具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儿科 呼吸道传染病 管理 预防 预检分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在糖尿病高危人群血糖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 2019 年 3 月至 2020 年 3 月期间收录治疗的 50 例糖尿病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人数 25 例。其中,对照组采取了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则采取了中医护理干预方法,之后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护理效果,血糖控制情况以及预后生活质量。结果:干预护理后,研究组的一个月空腹血糖指标( FBG )以及餐后 2h 血糖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糖尿病高危人群血糖控制中,可以显著控制血糖指标,降低糖尿病发病机率,并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有着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糖尿病高危人群 血糖控制 中医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长沙市三级甲等医院不同类型病灶部位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长沙市 3所三级甲等医院 210例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病灶部位的解剖分型、脑部血液循环系统的 OCSP分型、病灶部位面积大小的 CT分型等各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不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均 P< 0.01)。结论 不同类型的病灶部位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 标签: 病灶部位 脑 卒中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肺癌手术中系统化呼吸道护理下的手术结果和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 60例患者,均于 2018年 11月至 2019年 11月我院收治。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 n=30例)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 n=30例)在用系统化呼吸道护理。在术后并发症和生活质量上进行对比。结果:在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中,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 标签: 系统化呼吸道护理 肺癌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运用追踪方法学原理改进重症监护室输液管理,以提高输液护理水平。方法 成立输液护理评审小组,运用追踪方法学原理对医院 ICU 输液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如发热、液体外渗、针头阻塞、回血严重、敷贴固定不规范等进行追踪并改进,对输液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结果 实施后输液相关问题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明显改善,与实施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均 P <0.05)

  • 标签:  追踪方法学 输液护理 ICU 护理管理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究在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应用家庭跟进式护理模式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于 2019 年 6月份至 2020年 6月份在医院中进行慢阻肺治疗的患者共 96例,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 48 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患者家庭跟进式护理模式。 结果:干预前,两组自控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控能力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在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应用家庭跟进式护理模式,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展现出了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家庭跟进式护理模式 慢阻肺 自我护理能力 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