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 : 评价Ⅰ期同种异体对锁骨中段严重粉碎骨折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10年 -2019年我院 55例锁骨中段严重粉碎骨折住院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 39例单纯解剖钢板固定组,作为对照组,异体加解剖钢板组,作为试验组( 16 例)。结果:随访 8-12个月,试验组术后愈合时间,不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Ⅰ期异体治疗锁骨严重中段粉碎骨折能促进骨折愈合,减少不连的发生率。

  • 标签: 同种异体骨植骨 锁骨中段骨折 1期
  • 简介:【 摘要】 目的:研究长骨肿瘤切除后缺损患者应用带血管腓骨复合异体进行修复的效果。 方法:以 201 6 年 1 月 -201 9 年 6 月在在我院接受长骨恶性骨肿瘤治疗保肢手术的患者 18 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肱骨 6 例 、 股骨 4 例 、 胫骨 8 例,对肿瘤切除后出现的节段性缺损采用带血管腓骨复合 异体 修复。通过扫描评估腓骨移植后的成活情况,采用 X 片观察和评估移植后结合部的愈合情况,针对肿瘤结果和影像学结果进行随访评估,应用 保肢 与软组织肿瘤协会使用的 93 评分标准对于保肢后的功能进行评估。 结果:随访中位时间为 28 个月,最少 22 个月,最长为 34 个月,扫描结果显示移植 患者 异体 与宿主的愈合时间 为胫骨 部位为 ( 14.2 ± 3.2 ) 个月,股骨部位为 ( 11.5 ± 2.7 ) 个月,肱骨部位为 ( 6.7 ± 1.3 ) 个月。针对患者的肢体功能进行评分且结果显示,上肢功能评分结果为 9 4.9% ,下肢功能评分结果为 9 1 . 7 % 。 13 例患者随访 2 年以上, 11 例患者无复发转移, 2 例患者带瘤生存。 结果:长骨出现恶性肿瘤切除后出现的缺损在重建的过程中采用带血管自体腓骨 复合 异体进行修复,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通过带血管腓骨有效地促进了异体与 宿主 的愈合,表现了良好的重建效果。

  • 标签: 带血管腓骨,异体骨,长骨肿瘤,骨缺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 根据强筋壮逐风膏药品质量标准,对强筋壮逐风膏进行稳定性考察。方法:采用薄层色谱鉴别,结合软化点、重量差异、老嫩实验、耐热试验、含铅量等检查,进行长期稳定性试验。结果 该制剂稳定性好,有效期可定为二年。结论 所用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稳定性考察。

  • 标签: [] 稳定性考察 强筋壮骨逐风膏 薄层色谱鉴别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护理流程优化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 88 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并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 n=44 ),一组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进行优化静脉溶护理流程(研究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护理指标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优化静脉溶护理流程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护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缩短静脉溶时间,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急性缺血性卒中 静脉溶栓 优化护理流程
  • 简介:摘 要: 人体 形成、吸收之间处于协调以及平衡,可以维持人体内重建正常进行。并且,由于人体常由于衰老、缺少雌激素等因素,极易导致人体内存在的氧化体系以及抗氧化体系之间的平衡被破坏,从而增加人体内的活性氧程度,致使人体发生一系列的氧化应激反应。随着医学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针对这一内容展开研究,活性氧可以引起发生氧化应激反应,对人体重建过程中,形成以及吸收环节都具有重要影响,极易导致人体内蓄积更多的活性氧,从而对人体的骨细胞以及重建产生影响。基于此,本文将主要研究氧化应激对重建的影响现状,促使大家更加了解氧化应激在重建过程中的生病理机制。

  • 标签: 氧化应激 骨重建 影响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患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当中,不同时机溶治疗的相应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8年 2月— 2019年 2月期间收治的 1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主要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作对照组与分析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入院后心内科溶治疗,分析组患者则在入院前急诊科接受溶治疗,对两组患者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分析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要优于对照组,相关数据对比后差异存在明显意义( 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溶治疗,选择入院前积极溶治疗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 入院前 入院后 策略
  • 简介:【 摘要】 目的 分析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方式应用到外科管理中对外科护理起到的作用。 方法: 选取我院自 2019年 1月到 2019年 12 月 收治 200例外科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随机分组 将 200例的外科患者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 , 100例为参照组采用一般的护理方式, 100例患者为观察组 基于 临床护理路径开展护理 。结果:对参照组和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及服务满意度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参照组, 两个小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方式进行外科护理管理, 患者康复快,疼痛度降低,服务满意度得到了提高 ,护理效果显著。其 护理 效果优于一般护理 方法 , 表明基于 临床护理路径 开展 护理 管理 值得 推广应用 。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骨外科 护理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老年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3月 -2019年 5月收治的 92例老年性关节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 VAS与 JOA评分差异显著(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显效率为 55.0%,总有效率为 75.2%;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显效率为 78.5%,总有效率为 98.5%,两组患者治疗之后的有效率之间差异显著, P< 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老年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上的进一步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临床思维培训教学中应用虚拟病人训练的效果。方法: 60例外科或骨科规培学员分成观察组 33名与对照组 27名,对照组采取老式灌输式教学方法,观察组采取虚拟病人教学,对比两组经 3个月培训教学后的效果及学员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员出科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学员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为 93.94%,显著高于对照组 74.07%的满意度( P< 0.05)。结论:外科临床教学中,通过虚拟病人训练可有效培养学员的思维能力,提高培训效果及学员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虚拟病人训练 骨外科 临床思维培训 教学 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急性肺栓塞溶及抗凝方案的选择。方法 对我们2016年1月~2020年9月发生的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急性肺栓塞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文献学习。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急性肺栓塞可无特异性表现。但对排除了其他原因的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后,应高度重视,应及早进行肺栓塞的相关检查,及早抗凝治疗,适当放宽溶指征。

  • 标签: [] 急性肺栓塞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抗凝 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依达拉奉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 2018年 2月至 2020年 2月收治的 106例发病 4.5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 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 NIHSS、 BI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 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 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更为明显,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依达拉奉 联合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 治疗 急性脑梗死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偲、硼元素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促进骨血管、成作用中起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偲 激活 Wnt / Catenin信号传导增强 MSCs( 间充质干细胞) 的成分化, 刺激成骨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促进血管形成,硼 刺激 HUVEC( 内皮细胞) 的增殖 和血管的形成加以论述。

  • 标签: Wnt / Catenin信号传导 HUVEC( 内皮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在外科病房患者护理管理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2018 年 3 月 -2020 年 5 月,将我院 122 例外科病房住院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 61 例,为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针对研究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指标,以及接受护理干预前后的 SAS 评分指标和 SDS 评分指标。 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 P < 0.05 )。研究组的 认知功能 评分指标、 生理功能 评分指标、 心理功能 评分指标,以及社会功能评分指标均高于参照组( P < 0.05 )。护理前,研究组的 SAS 评分指标,以及 SDS 评分指标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 P > 0.05 )。护理后,研究组的 SAS 评分指标,以及 SDS 评分指标均低于参照组( P < 0.05 )。 结论:为外科病房住院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能获取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骨外科病房住院患者 常规护理干预 人性化护理干预 护理管理效果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虚拟病人训练在外科临床思维培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 2019年 3月 -2019年 10月在外科实习的 80例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例数均为 40例。对照组学员进行老式教学方法,观察组学员进行虚拟病人教学方法。教学后,对比两组学员理论知识得分、实操技能得分、学员评价得分情况以及对教学方式满意度。 结果 教学后,观察组学员理论知识得分、实操技能得分以及学员评价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学员各得分指标,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学员满意度为 97.5%,显著高于对照组学员的 82.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虚拟病人训练在外科临床思维培训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使学员更加准确、全面的熟悉操作各类设施设备,对外科知识了解的更加全面,使学员在患者沟通时更加具有专业性,并进一步的详细诊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患关系,同时通过虚拟病人模拟训练亦能增加学员自信心,对学员医学生涯中起到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虚拟病人训练 骨外科 临床思维培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跗骨窦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以我院 74 例跟骨折患者 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成参照、实验两组,分别开展 常规外侧 L 形钢板内固定术治疗、 跗骨窦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有关指标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明显小于参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参照组 ( P< 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 5.41% )明显低于参照组( 27.03% ) ( P< 0.05)。 结论: 在跟骨折治疗中跗骨窦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术的实践效果较佳,值得应用 。

  • 标签: 跟骨骨折 跗骨窦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对 TBL结合临床路径教学在外科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 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的 160名外科实习生,通过实施教学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探究组间带教结果。 结果 实验组学生理论知识检查与实践操作检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实验组学生理论知识成绩与临床实践操作水平高于对照组学生;对照组学生带教方式满意度为71.2%,实验组实习生对带教方式的满意度为 95%。 结论 在外科带教过程中使用TBL与临床路径教学有机结合的方式,不仅可以优化教学流程,提高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也有帮助,使临床教学成果更明显,教学目标更严谨,教学时间更灵活,把控更严瑾,且学生自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更高。

  • 标签: 小组合作学习 临床路径教学 骨外科 实习生 应用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 铍针松解术联合手法与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性关节炎疼痛的临床疗效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将 156 例膝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78 例。观察组采用铍针松解(每周治疗 1 次)联合手法治疗(每周治疗 2 次);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每周治疗 1 次),治疗及观察周期共为 5 周。分别记录治疗前和治疗 3 、 5 周后视觉模拟量表( VAS )评分、局部压痛值、膝关节活动度、 Lysholm 膝关节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 5 周后 VAS 评分、局部压痛值、膝关节活动度、 Lysholm 膝关节评分均得到改善( P < 0.05 );治疗 5 周后观察组局部压痛值、 Lysholm 膝关节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 P < 0.05 ),观察组的膝关节活动度小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铍针联合手法治疗早、中期膝性关节炎在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方面优于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但增加关节活动度方面不及玻璃酸钠。

  • 标签: 膝骨性关节炎 铍针 手法 疼痛 随机对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