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运用 Steinbichler 运动捕捉与分析系统对偏瘫儿童运动步态进行分析,从而对偏瘫儿童的康复训练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方法 应用步态分析仪对个案进行分析,再通过运动疗法、感觉统合训练、家庭教育对个案进行康复训练评估其康复效果。 结果 患者抗重力伸展明显改善,肌张力降低,关节活动度增加患儿的双下肢达四级以上,双腘窝角 150 度,走路姿势改善,减少内八姿势,能双脚跳离地面但是没有超过 10CM ,从 2 个台阶的高度能偶尔同时双脚往下跳。结论 基于步态分析评估偏瘫儿童更细致、全面地反映患者运动能力,为制订康复计划提供有力支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时间 -容积曲线在评价肾移植前后左室收缩同步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实验组为尿毒症欲行肾移植患者 40例,分为肾移植术前组( A组)及术后 1年组( B组),对照组为健康成人 39例。对受试对象应用实时全容积成像技术获取图像,并计算 16、 12、 6个不同节段的收缩末期最小容积时间标准差及心率校正值。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 A组中各 Tmsv值及其标化值明显增高( p<0.01); B组中 Tmsv值及其标化值部分参数增高( p<0.01或 p<0.05)。 A组中各 Tmsv值及其标化值较 B组明显增高( p<0.01)。

  • 标签: 实时三维超声时间 -容积曲线 肾移植 左室收缩同步性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多层螺旋 CT 重建技术在眼眶骨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而为眼眶骨折的诊断提供依据。 方法 :以 我院 2015 年 8 月到 2017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 8 0例眼眶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 ,对所有患者采用多层螺旋 CT 检查,并通过重建技术对骨折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轴位显示框眶内侧壁以及框外侧壁骨折较佳,冠状位和矢状位对眼眶上壁骨折以及下壁骨折显示较好,冠状位对于混合性骨折有较好的显示效果。 结论: 多层螺旋 CT重建技术在眼眶骨折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不同角度检查明确骨折情况,为疾病的治疗奠定基础, 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层螺旋 CT 三维重建技术 眼眶骨折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使用卡泊醇软膏联合阿 A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5月收治的 8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成两组,记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 40例,实验组使用泊醇软膏联合阿 A治疗,对照组使用润肤露联合阿 A治疗,一个疗程后,对比 PASI(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及 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前后变化。结果:实验组治疗后 PASI指数与 VEGF水平均下降( P< 0.05),实验组各项指标变化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使用卡泊醇软膏联合阿 A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改善 PASI指数及 VEGF水平,不良反应少。

  • 标签: 卡泊三醇软膏 阿维 A 银屑病患者 影响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在建立实验性豚鼠阿尔茨海默氏病动物模型基础上探讨淀粉样变性脑血管病变的脑组织病理变化特点。方法 采用豚鼠颈总动脉内注射玉米粉,通过脑血管沉积淀粉蛋白 ,建立阿尔茨海默氏病动物模型 ,应用水迷宫试验评价豚鼠高级认知功能情况 ,应用 HE染色、刚果红染色以及 a-actin、 Ap双重标记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淀粉样蛋白在豚鼠脑内沉积与淀粉样变性脑血管病变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逃避潜伏期时间和平台探索次数均有显著性差异。 HE染色可见实验组豚鼠海马区颗粒细胞减少 ,细胞变性 ,胶质细胞增生 ,海马内小血管壁变性。刚果红染色可见玉米粉逐渐沉积在小血管壁 ,管壁增厚 ,小血管狭窄或闭塞,免疫荧光染色可见实验组脑组织内 Ap纤维逐渐向小动脉迁移。结论 使用玉米粉可以实验性导致微血管栓塞 ,微血管渗漏及早期神经轴突病变或淀粉蛋白沉着存在正相关能淀粉样变性脑血管病变是阿尔茨海默氏病的主要病理变化。

  • 标签: 玉米粉 脑血管病阿尔茨海默氏病 淀粉样蛋白 豚鼠
  • 作者: 董智 1 徐赢 2 苏艳华 3 李梅 4 黄松涛 5 骆思君 6 张翔军 7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20-09-21
  • 出处:《系统医学》 2020年第05期
  • 机构: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二部医院 1 河北省 062552 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油建医院 2 河北省 062550 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深泽矿区医院 3 河北省 052560 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二部医院 4 河北省 062552 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深泽矿区医院 5 河北省 052560 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二部医院 6 河北省 062552 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二部医院 7 河北省 062552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A 酸乳膏不同用药次数治疗扁平疣的临床观察关键 。方法:从 2018 年 12 月 -2019 年 12 月本院收治的扁平疣患者中随机选择 120 例参与本次研究,按照数字分组原则,将其均分为两组,各 60 例患者 。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 对照组扁平疣患者每日使用 1 A 酸乳膏进行治疗 ,观察组扁平疣患者每日使用 2-4 次 A 酸乳膏进行治疗 ,对比两组扁平疣患者使用不同次数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结果:对照组扁平疣患者的临床疗效为 71.7% ,观察组扁平疣患者的临床疗效为 93.3% ,两组扁平疣 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 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治疗扁平疣适当增加药物使用次数能够有效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皮肤快速愈合,减轻皮肤损伤,同时也不会引发其他严重的不良反应 ,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 标签: 扁平疣 维 A 酸乳膏 不同用药次数
  • 简介:摘要:产妇分娩时用力、出汗、出血等耗气伤津损伤元气,瘀血浊液阻滞胞宫、胞脉,加之新产后摄生不慎,故产后病常见“多虚多瘀”。以经方治疗产后多汗、产后不寐、产后身痛的验案各一则,论述“勿拘于产后,勿忘于产后”的临证思想。

  • 标签: 经方 产后病 产后多汗 产后不寐 产后身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卡地洛、茯苓水煎液及两者联用对异丙肾上腺素( ISO)诱导的心衰小鼠的心功能疗效差异。方法:动物随机被分为 A组(健康对照组)、 B组( CHF对照组)、 C组(卡地洛治疗组)、 D组(茯苓治疗组)、 E组(联合治疗组) 5组,对 B、 C、 D、 E四组采用皮下注射 ISO方法于 14d建立慢性心力衰竭模型; CDE组进行给予卡地洛、茯苓连续治疗 28d。结果:与空白组比,心衰模型组的心质量指数、脑钠肽 (BNP)明显增大或增高 (P<0. 01~0. 05),与心衰模型组比, CDE组均可明显降低心衰大鼠的心质量指数、 BNP。与药物干预组相比, E组降低更为明显。结论:相较于心衰组,单用及联合用药组可以改善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心力衰竭,尤以联合用药组疗效最为明显。

  • 标签: [ ] 卡维地洛 茯苓水煎液 慢性心衰 BNP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阴型乳腺癌患者的病理特征,并对患者的疾病预后情况进行统计,为指导未来临床实践提供支持。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3例乳腺癌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检验结果分为阴型组(44例)、非阴型组(59例),总结病理信息再对患者实施长期随访了解患者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两组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临床分期结果以及肿瘤大小等数据存在差异,数据差异显著(P<0.05)。阴型组有更高的死亡率,但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明显。结论:阴型乳腺癌在临床上表现为更高的转移率且肿瘤体积大,且病理类型复杂、死亡率更高,值得关注。

  • 标签: 乳腺癌 三阴型 病理特征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研究六氟化硫微泡经阴道四超声造影对输卵管性不孕检测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时间 :2018年 6月 -2020年 4月,研究患者纳入我院在研究时间内检测的 300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并根据检测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个组别,所有患者最终通过病理检测确认。分别为: A组患者使用六氟化硫微泡经阴道四超声输卵管造影术进行检测; B组:患者使用泛影葡胺 X线输卵管造影术进行检测; C组:患者使用传统输卵管通液术进行检测。每组患者数量均为 100例。在检测的过程中采集并记录组患者的检测准确率、对检测工作满意程度、发生不良反应几率等方面的数据,再对数据进行统计学计算对比分析。结果 A组患者的检测准确率、对检测工作的满意率明显优于 B组、 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此外, 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几率显低于 B组、 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针对输卵管性不孕患者的检测诊断工作中通过六氟化硫微泡经阴道四超声输卵管造影术进行检测能够更加有效的诊断出患者的病情,是一种简单、有效、快捷、安全性高的检测诊断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检测准确率,降低患者检测工作中的疼痛感和不适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进一步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效果十分理想,应当在实际的检测工作中积极应用。

  • 标签: 六氟化硫微泡经阴道四维超声 输卵管性不孕 泛影葡胺 X线
  • 简介:【摘要】近期我国 COVID-19疫情严重,尽管已明确致病病原体,但是目前仍无特效的治疗手段。然而疫苗的研发需要时间等待,而且病毒也存在变异可能,易感人群范围较广,这为疫情的防控提出了挑战,日趋增加的死亡病例,无时无刻告诫我们防控形势严峻,目前报道指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肺炎较为突出。在疾病发生发展中,严重的氧化应激、组织缺氧、炎症、紊乱状态是最常见的病理生理过程。目前医用氧(臭氧)已知的作用不仅可以改善循环并且也可改善整体代谢,而且也可以提高抗病毒作用、免疫调理、清除过量自由基等多重效应,有助于减缓疾病的进展及防治并发症的发生。故本文将详细阐述氧的作用机理,安全性等方面的内容,为推动氧在 COVID-19治疗中提供依据。

  • 标签: 医用三氧 COVID-19 治疗 可行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 利用 Meta 分析的方法初步确定伽玛刀治疗叉神经痛的照射剂量范围,然后研究伽玛刀治疗原发性叉神经痛的最佳照射剂量。方法 : 基于循证医学的原则,采用计算机检索 2007年 1 月至 2017 年 1月 Medline、 EMBase、 Cochran 图书馆、 CNKI、万方、普等数据库。检索内容为:“伽玛刀治疗叉神经痛的照射剂量”应用 Rev.Man5.3 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 Meta 分析。得到伽玛刀治疗叉神经痛的中心照射剂量范围是 70 - 90 Gy。选择 2007年 1月~ 2017年 1月期间经保守治疗无效的原发性叉神经痛患者进行伽玛刀治疗的 120名患者。运用双盲法将患者随机等量分配分成 4个剂量组,分别是低剂量组( 70Gy~75Gy)、中低剂量组( 75~80Gy)中剂量组( 80~85Gy)、高剂量组( 85Gy~90Gy)。治疗后定期随访,进行疗效分析。结果:经过循证医学的 mate分析得到有力临床证据分析设定本次研究的伽玛刀治疗叉神经痛中心照射剂量的参考范围是 70 - 90 Gy,此研究参考范围具有安全可靠、可操作性高、反应效果好等特点。采用上述治疗剂量范围术后随访各组有效率分别是: 90%、 93.3%、 93.3%、 96.7%,组间进行比较,发现有效率无明显差别( p> 0.05),符合 mate分析的参考剂量范围,总有效率 95%,总体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分组间进行显效时间对照分析后得出的结论却大不相同,高剂量组与其他治疗组相比较,在显效时间上有明显差异( p< 0.05 高剂量组显效最快)。而对四个剂量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分析中发现四组无显著差异 (P> 0.05),无论哪个剂量组治疗后都会出现并发症,而且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有临床表现四者接近。结论:四组在显效时间方面高剂量组有着明显优势,在有效率与并发症发病率方面四者差异不大,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高剂量组 85-90Gy是伽玛刀治疗叉神经痛的最佳照射剂量,可以大大使患者摆脱叉神经痛的折磨。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循证医学 文献检索 Meta 分析 伽玛刀 照射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黄芪建中汤联合联疗法对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疗效。方法: 选择 2015 年 1 月至 2017 年 12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106 例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进行研究。将 106 例参与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53 )和观察组( n=53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联疗法,观察组加以 黄芪建中汤。 对比两组患者疗效、胃溃疡有效率。 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1.70% ,明显低于观察组的 94.34% ( P<0.05 )。对照组胃溃疡好转 40 例( 75.47%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好转 49 例( 92.45% )( P<0.05 )。 结论: 黄芪建中汤联合联疗法可明显提高 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有效率及胃溃疡好转率。

  • 标签: 黄芪建中汤 三联疗法 脾胃虚寒 胃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联合拉莫嗪治疗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抽取 2012年 7月至 2015年 1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癫痫患者 76例,按照临床试验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取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拉莫嗪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后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 94.74%和 60.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8.95%与 42.11%,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和显效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感觉异常以及胃肠道反应,其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0.53%,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 7.8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丙戊酸钠联合拉莫嗪治疗卒中后癫痫效果显著,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丙戊酸钠 拉莫三嗪 卒中后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 丙戊酸钠 联合拉莫嗪治疗脑胶质瘤继发癫痫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自 2016 年 10 月份至 2017 年 10 月份我科室收治的 脑胶质瘤继发癫痫的患者 48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24 例。治疗组患者给予丙戊酸钠 20mg/kg , 1 次 /d ;拉莫嗪 25mg/ 次, 1 次 /d ,连续服用 14 天后改为 50mg/ 次, 1 次 /d 。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 20mg/kg , 1 次 /d ;卡马西平 5mg/kg , 1 次 /d , 1 周后改为 10mg/kg , 1 次 /d 。连续治疗 2 个月并跟踪随访一年,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癫痫发作 ( 次数、持续时间 ) 情况,治疗用药的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发作次数为 (3.12±0.56) 次 / 年,与对照组 (3.14±0.52) 次 / 年, (P > 0.05) 无明显差异。治疗后治疗组发作次数为 (0.72±0.34) 次 / 年,对照组发作次数为 (1.21±0.45) 次 / 年, P < 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前发作持续为 (4.32±0.15)min/ 次,与对照组 (4.41±0.18)min/ 次, (P > 0.05) 无明显差异。治疗后治疗组发作持续为 (2.13±0.09)min/ 次,对照组发作次数为 (3.94±0.12)min/ 次, t=26.4545 , P < 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6.67%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45.83% , P < 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丙戊酸钠 联合拉莫嗪治疗脑胶质瘤继发癫痫,能明显减少癫痫发作次数和发作持续时间,相对卡马西平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丙戊酸钠 拉莫三嗪 脑胶质瘤继发癫痫
  • 简介:[ 摘要 ] 目的:观察西黄丸联合阶梯止痛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止痛效果。方法:阶梯止痛将 63 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3 例、对照组 30 例,治疗组给予西黄丸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观察两组疼痛缓解情况、卡氏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肺癌患者给药后疼痛评分及卡氏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给药前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疼痛评分 、 卡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果:西黄丸联合阶梯止痛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提高镇痛效果,且镇痛时间长,镇痛效果满意。

  • 标签: [ ] 肺癌 疼痛 西黄丸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讨、评估 3D智能导航下 MTN超微创神经介入疗法治疗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Ⅰ、Ⅱ、Ⅲ支叉神经痛患者 180例,采用 MTN超微创神经介入疗法手术治疗,在 C臂 3D智能导航下穿刺针进行射频热凝治疗,术后行近期疗效评定、观察不良反应 ,并对中、远期疗效进行电话随访。 结果: 180例在 MTN超微创神经介入疗法手术治疗的患者 ,180例患者疼痛均缓解,留有面部麻木感,无其他后遗症,术后 12个月随访,复发率为 3.33%,术后 24个月随访,未见复发。 结论: MTN超微创神经介入疗法治疗叉神经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是叉神经痛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MTN超微创神经介入治疗,三叉神经痛,射频热凝
  • 简介:  摘要: [目的 ]研究生活饮用水现场快速检测、在线监测与实验室检测对浑浊度和总氯检测结果的相关性,为实现种方法的合理配置提供依据。 [方法 ]对 87组实验数据进行配对 t检验,分别比较采用种方法检测浑浊度和总氯的结果之间的差异,计算相应的直线相关系数,并建立直线回归方程。 [结果 ]现场快速检测、在线监测的浑浊度和总氯检测结果与实验室检测结果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个指标的现场快速检测与实验室检测结果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均高于在线监测与实验室检测结果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 [结论 ]现场快速检测、在线监测都可作为卫生监督工作中可靠的水质检测方法,应结合工作需要和种检测方法的特点,采用其中一种方法或多种方法联合使用,以实现工作效果和效率的最大化。  

  • 标签:    现场快速检测 在线监测 实验室检测 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