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研究对于肢体恶性肿瘤患者应用微波高温原位灭活保肢术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将 126例肢体恶性肿瘤患者应用微波高温 原位灭活保肢术进行治疗,将荷瘤骨断和正常组织进行分离实施原位热灭活,并针对热灭活骨段 进行加固治疗,使其能够充分满足患者的使用需求。观察 3年后肿瘤患者的存活情况。结果:肢体恶性骨肿瘤患者存活 86例,占比 68.3%。术后 42例( 33.3%)患者出现局部复发; 28例( 22.2%)患者需截肢; 23例( 18.25%)患者在术后出现骨折; 7例( 5.6%)患者出现深部感染。肩胛骨、锁骨、跟骨患者术后功能无影响;股骨径股骨肱骨肿瘤患者在术后对于两端大关节功能不影响;胫骨中段肿瘤患者,具有良好的负重功能。结论:通过上述结果进行分析,对于肢体恶性骨肿瘤患者采用微波高温原位灭活技术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康复效果,且术后患者康复状态良好,并发症较少, 功能恢复良好 。

  • 标签: 肢体,恶性骨肿瘤,原位灭活技术,微波高温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对乳腺肿瘤放疗患者皮肤的损伤情况,分析不同护理方式所产生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80 例乳腺肿瘤患者,在采用放疗的过程中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普通护理,实验组则采用针对性护理+普通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皮肤损伤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 由实验可知实验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皮肤损伤率也低于对照组。 结论 对乳腺肿瘤放疗患者的护理治疗中使用针对性护理不仅可以有效的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还可以减少皮肤的损伤,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乳腺肿瘤 放疗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为头颈肿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过程中采用阶梯式护理模型( SCM )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所治疗的具有不良心理情绪的肿瘤患者 48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 24 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患者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之上实施 4 步阶梯式心理护理模型。统计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 SAS )和抑郁评分( SDS )。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 SAS 和 SDS 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价值, P<0.05 。结论 : 对于头颈肿瘤患者出现心理疾病以后,采取 SCM 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使患者的心理疾病得到康复。

  • 标签: SCM ,头颈肿瘤,心理护理, SAS 评分 , SDS 评分
  • 简介:【 摘要】 目的:研究长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患者应用带血管腓骨复合异体骨进行修复的效果。 方法:以 201 6 年 1 月 -201 9 年 6 月在在我院接受长骨恶性骨肿瘤治疗保肢手术的患者 18 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肱骨 6 例 、 股骨 4 例 、 胫骨 8 例,对肿瘤切除后出现的节段性骨缺损采用带血管腓骨复合 异体骨 修复。通过骨扫描评估腓骨移植后的成活情况,采用 X 片观察和评估移植后骨结合部的愈合情况,针对肿瘤结果和影像学结果进行随访评估,应用 保肢 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使用的 93 评分标准对于保肢后的功能进行评估。 结果:随访中位时间为 28 个月,最少 22 个月,最长为 34 个月,扫描结果显示移植 患者 异体骨 与宿主骨的愈合时间 为胫骨 部位为 ( 14.2 ± 3.2 ) 个月,股骨部位为 ( 11.5 ± 2.7 ) 个月,肱骨部位为 ( 6.7 ± 1.3 ) 个月。针对患者的肢体功能进行评分且结果显示,上肢功能评分结果为 9 4.9% ,下肢功能评分结果为 9 1 . 7 % 。 13 例患者随访 2 年以上, 11 例患者无复发转移, 2 例患者带瘤生存。 结果:长骨出现恶性肿瘤切除后出现的骨缺损在重建的过程中采用带血管自体腓骨 复合 异体骨进行修复,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通过带血管腓骨有效地促进了异体骨与 宿主骨 的愈合,表现了良好的重建效果。

  • 标签: 带血管腓骨,异体骨,长骨肿瘤,骨缺损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的医学发展十分迅速,中医外治法是我国传统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临床应用广泛。我们在晚期恶性肿瘤合并胃痞病的实践中,基于对中医外治法的认识,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提出中医综合外治疗法(包括中药脐敷、针刺、艾灸)治疗此病,并对其理论及应用进行探讨。针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内服中药困难的现象,中医综合外治法易于接受,操作方便,安全性好,较单一中医疗法,突出了综合治疗的优势,更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医绿色治疗的理念。

  • 标签: 中医综合外治法 晚期恶性肿瘤 胃痞病 中药脐敷 针刺 艾灸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讨 Tumstatin 中具有抗血管生成活性的 T7 肽片段可能的调控靶蛋白,进一步研究 T7 肽抗肿瘤血管生成的机制。 方法: 1 .建立 HepG 2 肝癌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 T7 肽低剂量 (2.2mg/kg/d) 组, T7 肽高剂量组 (4.4mg/kg/d) 组, 5-FU(20 mg/kg) 组,每组 10 只。连续干预 21 天 , 观察 T7 肽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2.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肿瘤组织 COX-2 蛋白水平表达 。 结果: 5-FU 组, T7 肽高、低剂量组与对照组肿瘤重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三个给药组 IR 分别为 63.6% 、 50.6% 、 28.6% 。 T7 肽高、低剂量组中 COX-2 蛋白表达降低( P<0.01 )。 结论: T7 肽可抑制 HepG 2 肝癌组织中 COX-2 的表达,抑制肝癌的生长,降低肿瘤重量和体积。

  • 标签: T7 肽 COX-2 血管生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个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乳腺肿瘤术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乳腺肿瘤术后化疗患者 102名,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51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 12.1±2.4) d,对照组住院时间( 16.8±2.9) d,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乳腺肿瘤术后化疗期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模式,针对不同心理类型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使其能够保持积极健康的身心状态,以更加坚决的信心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加速了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个性化护理模式 乳腺肿瘤 化疗患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 制作 交接班思维导图应用于胸部肿瘤科护理交接班,观察应用效果。 方法: 以我院胸部肿瘤科 36 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18 例,对照组不作任何干预采用传统的交接班方法。制作交接班思维导图应用于观察组按照图系统交接班。观察三个月统计交接班过程中的缺陷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的交接班缺陷发生率为 8.3% ,显著低于对照组 22.2% ,数据具有统计学价值, P<0.05 。 结论 :在胸部肿瘤科护理交接班的过程中制定交接班思维导图并实施可以有效的降低交接班的缺陷发生率,提高交接班质量,进一步提高护理效果。

  • 标签: 胸部肿瘤,护理,交接班,思维导图,缺陷发生率
  • 简介:[摘要]本研究以临床肿瘤学教学微信公众平台为例,探讨以微信为基础的信息化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及配套教学方式的创新,改变传统临床肿瘤学教学模式,以期找到一条网络辅助教学的新路。临床肿瘤学教学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经历了前期调研、平台总体框架构建、课程资源配置、教学互动功能模式的开发四个阶段,见习教学过程中整合教学资源和并突出了案例教学为特色,拓展了临床实习生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提高临床实习生的学习主动性,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临床肿瘤学实习带教质量,但也存在一些实际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

  • 标签: []微信公众平台 临床肿瘤学 见习教学
  • 简介:摘要:本文对比中外养老服务企业在应对“新冠”疫情的处理方式及其产生的影响。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提出在“后疫情”时代中国发展养老服务行业过程中可以总结的经验及对养老产业未来发展的几点启示。

  • 标签: 疫情 养老服务机构 中外比较 启示
  • 简介:摘要:在医学发展过程中, 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非常重要 ,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积极作用,尤其是针对人类的各种传染疾病防治方面,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都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提高身体健康的意识也逐渐增强,在这种全新形势,创新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如何创新和发展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针对新形势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发展的新机遇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新形势 公共卫生 预防医学 新技术 新机遇
  • 简介:摘要: 随着时代改革步伐的加快,国家重视人民的医疗问题对医疗卫生事业进行了大改革。各大医院顺应时代潮流,为响应国家号召和支持国家政策,在很多方面进行了改革,与之前有很大不同,尤其是中西医结合医院因其性质特殊在多方面做出了表率,本文具体从物价这一角度,从民生出发,简要谈谈新医改环境中西医结合医院物价管理工作,对其利弊优劣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 标签: 新医改环境 中西医结合医院物价管理工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 MDT要求改良 CBL教学法在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 2014级及 2015级实习医生共 52名,给予基于 MDT要求改良 CBL教学法、传统教学模式,对比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相关能力提升等。结果 两组学生理论成绩、临床阅片成绩、学习兴趣、分析问题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提高方面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基于 MDT要求改良 CBL教学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明显的提高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对影像实习教学中起到了推动作用,值得在临床教学中广泛应用。

  • 标签: CBL MDT 医学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 B 超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相关研究。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于本院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 100 例作为探究对象,对比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分析 B 超图像特征。结果:分析 骨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滑膜厚度变薄,骸上囊积液量变少 ; 膝关节滑膜的血流信号较治疗前减少 ; 膝关节软骨及骨质破坏未见明显改变。 结论超声可以清晰的观察膝骨关节炎患者骸上囊积液、滑膜、软骨及骨质破坏等改变,为临床药物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提供较好的影像学评价依据 ,应用价值非常高 。

  • 标签: 膝骨关节 B 超声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肺癌的疗效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从本院 2017年 10月到 2018年 10月间收治的食管癌患者中,选择 80例患者并以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 40例一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开发性手术、观察组患者采取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情况与对照组相比: 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 P值< 0.05。结论: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肺癌患者效果显著。

  • 标签: 胸腔镜 肺癌根治术 早期肺癌 临床疗效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喉罩全麻联合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确定 2015年 6月 -2018年 5月为研究时段,选取此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 56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 28例,对照组给予喉罩全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超声引导神经阻滞,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术后疼痛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苏醒时间较早,术后 VAS评分较低, 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7.14%,与对照组 28.57%相比较低, P< 0.05。结论:在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手术治疗中,喉罩全麻联合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更利于患者早期苏醒和恢复,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下肢骨折患者 喉罩全麻 超声引导 神经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精细化护理干预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应用效果。方法:将 60例于我科实施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的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 30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精细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 3.79±1.24) d,明显短于常规组的( 6.42±1.48)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461, 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干预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应用效果显著,不仅能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还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精细化护理干预 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 肾结石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将内镜高频电凝电切术应用于结肠息肉的效果和肠道菌群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80例于 2018年 4月~ 2019年 4月接受结肠息肉治疗的患者,按照奇偶法将样本均分为探究组和常例组,常例组实施内镜高频电凝电切术,探究组实施内镜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肠道菌群情况。结果:探究组治疗总有效率( 97.50%)显著高于常例组( 85.00%)( X2=3.9139, P=0.0478);治疗前,探究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以及大肠埃希菌等数据与常例组数据相近,差异无统计意义( P> 0.05);治疗后,探究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以及大肠埃希菌均高于常例组( P< 0.05)。结论:为结肠息肉患者实施内镜高频电凝电切术进行治疗,疗效显著,还可以调节患者的肠道菌群状态,可加速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 结肠息肉 肠道菌群变化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将内镜高频电凝电切术应用于结肠息肉的效果和肠道菌群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80例于 2018年 4月~ 2019年 4月接受结肠息肉治疗的患者,按照奇偶法将样本均分为探究组和常例组,常例组实施内镜高频电凝电切术,探究组实施内镜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肠道菌群情况。结果:探究组治疗总有效率( 97.50%)显著高于常例组( 85.00%)( X2=3.9139, P=0.0478);治疗前,探究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以及大肠埃希菌等数据与常例组数据相近,差异无统计意义( P> 0.05);治疗后,探究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以及大肠埃希菌均高于常例组( P< 0.05)。结论:为结肠息肉患者实施内镜高频电凝电切术进行治疗,疗效显著,还可以调节患者的肠道菌群状态,可加速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 结肠息肉 肠道菌群变化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