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地塞米松,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布奈德雾化吸入。结果经过治疗之后,两组患儿呼吸困难、声嘶、喉鸣以及犬吠样咳嗽等症状均得到了不同程度改善,但结果主要表现为观察组的患者有更加良好的效果(P<0.05)。结论采用布奈德雾化吸入对急性喉炎进行治疗能够提高临床上的治疗效果,更加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疗效快。

  • 标签: 布地奈德 急性喉炎 雾化吸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布奈德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比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为布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治疗,对比组为地塞米松雾化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均优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治疗小儿支气管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布地奈德 沙丁胺醇 支气管炎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椎软骨发育不良伴免疫调节异常。患者男,15岁,临床表现为身材矮小、发育迟缓、脑膜炎、肾功能损伤、心功能不全、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噬血细胞综合征等。骨龄片示骨发育延迟约3.5岁,脊柱平片示胸、腰、骶椎椎变扁并局部密度增高。颅脑CT平扫示双侧额叶、侧脑室旁、基底节、小脑齿状核多发对称性斑片钙化灶,颅骨密度增高。全外显子组测序并Sanger验证发现ACP5基因纯合突变(C791T>C、p.M264T),确诊为椎软骨发育不良伴免疫调节异常。

  • 标签: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椎体软骨发育不良伴免疫调节异常 基因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全胃联合胰尾脾切除术治疗T4b期胃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和远期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胃肠外科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连续收治的侵犯胰尾部原发性T4b期胃癌并行腹腔镜或开放根治性全胃联合胰尾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病例入组标准:(1)原发性胃癌,病理活检确诊为T4b期腺癌;(2)胸部+腹部+盆腔增强CT提示肿瘤侵犯胰尾部,未见远处转移病灶,术前评估潜在R0切除可能;(3)体力状态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评分(ECOG)0~2分,身体一般状况可耐受手术。排除术中发现腹膜种植转移和肿瘤侵犯其他器官、或因其他原因改变手术方式者。所有手术均由同一外科团队完成,手术团队已有超过100例腹腔镜和100例开放胃癌根治术加D2淋巴结清扫术的经验。手术方式的选择由手术医师与患者共同讨论并根据患者本人意愿决定。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和开放手术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和围手术期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3年无病生存率的比较。结果共纳入37例患者,腹腔镜手术组21例,开放手术组16例,无腹腔镜中转开腹手术病例。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均P>0.05)。腹腔镜手术组较开放手术组手术时间长[(264.0±35.1)min比(226.6±49.9)min,t=2.685,P=0.011],术中失血少[(65.7±37.4)ml比(182.2±94.6)ml,t=-4.658,P<0.001],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缩短[(2.8±0.7)d比(4.1±0.7)d,t=-5.776,P<0.001],术后住院天数短[(13.3±2.8)d比(16.6±4.3)d,t=-2.822,P=0.008]。腹腔镜手术组与开放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包括吻合口漏、胰漏、腹腔脓肿、腹腔内出血和十二指肠残端漏)发生率分别为19.0%(4/21)和4/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5)。无术后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狭窄病例。腹腔镜手术组和开放手术组术后30 d病死率分别为0和1/16(P=0.432);两组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38.1%和37.5%(P=0.75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由经验丰富的专科团队开展腹腔镜全胃联合胰尾脾切除术治疗T4b期胃癌安全有效。

  • 标签: 胃肿瘤 肿瘤分期,T4b 全胃切除术,腹腔镜 胰体尾脾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