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主导和非主导与慢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PACG)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于汕头国际眼科中心确诊为双眼慢性PACG患者44例88。采用卡洞法检查双眼的主导别,分为主导组和非主导组;采用眼部A型超声测定双眼的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轴长度以分析双眼解剖的对称性;通过视野平均缺损评估慢性PACG中的严重,并分析慢性PACG严重与主导和非主导的关联性。结果慢性PACG患者主导组和非主导组视力(LogMAR)分别为0.39±0.24和0.43±0.29,前房深度分别为(2.53±0.26)mm和(2.54±0.29)mm,晶状体厚度分别为(4.96±0.31)mm和(4.92±0.33)mm,轴长度分别为(22.58±0.61)mm和(22.73±1.11)mm,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643、-0.797、1.867、-1.345,均P>0.05)。主导组垂直杯盘比为0.55(0.40,0.80),明显小于非主导组的0.80(0.63,0.90);主导组视野平均缺损为-6.54(-16.70,-3.85)dB,明显小于非主导组的-18.77(-28.19,-8.55)dB;主导组眼压为21.00(17.00,27.75)mmHg(1 mmHg=0.133 kPa),明显低于非主导组的24.50(19.00,36.25)mmHg,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781、-3.528、-2.126,均P<0.05)。慢性PACG青光严重在非主导上的发生率为84.09%,高于主导的1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09,P<0.001),非主导与慢性PACG的严重的关联性较强(Pearson列联系数r=0.563)。结论慢性PACG的严重程度与非主导的关联性强于主导

  • 标签: 青光眼 主导眼 严重性 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