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健康素养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7—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骨科门诊就诊的180例老年KOA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慢性病健康素养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老年KOA患者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72份,有效回收率为95.56%。结果172例老年KOA患者慢性病健康素养量表总分为(93.62±12.68)分,51.74%(89/172)的老年KOA患者健康素养良好。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病程是老年KOA患者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27.7%。结论老年KOA患者健康素养水平较低,改善健康意愿能力有待提高。对于文化程度偏低、病程长以及婚姻状况差的老年女性KOA患者应加强和重视健康教育。

  • 标签: 老年人 横断面研究 骨关节炎,膝 健康素养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免疫功能正常的成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鼻咽拭子(NPS)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的差异,为病毒性肺炎的诊断提供帮助。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在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经常规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或可疑为病毒性CAP患者121例,采集患者NPS及BALF,采用基因双扩增技术对二者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入组患者中,除外肿瘤、结核,共有105例CAP患者。其中,BALF阳性17例,包括甲型流感病毒9例(7例H1N1、2例H3N2)、腺病毒4例、副流感病毒2例(均为副流感3型)、呼吸道合胞病毒2例。NPS阳性9例,包括5例H1N1、1例H3N2、2例副流感病毒、1例腺病毒。其中NPS阳性而BALF阴性4例,BALF阳性而NPS阴性12例,两者均阳性5例。BALF和NPS病毒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6.2%(17/105)和8.6%(9/10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P<0.05)。结论对免疫功能正常的成年CAP患者,NPS对病毒检测的阳性率低于BALF,单纯依靠NPS对病毒性CAP的诊断意义有限,应通过自主排痰、诱导痰、BALF等多种标本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社区获得性肺炎 病毒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鼻咽拭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调节性T细胞(Treg)的分化对放射性肺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Treg抑制小鼠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C57BL/6小鼠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单纯照射组、照射+免疫球蛋白G(IgG)组和照射+CD25组,每组12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3组小鼠给予单次20 Gy X射线全胸照射,照射+IgG组和照射+CD25组小鼠每周腹腔注射IgG抗体和CD25抗体。分别于照射后第4周和第8周各处死小鼠6只,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肺组织内CD25+Foxp3+Treg(Foxp3:叉头样转录因子3)的百分比以鉴定模型是否建立成功;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单纯照射组小鼠肺组织内神经纤毛蛋白1(NRP1)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每组小鼠肺组织内CD25+NRP1+Treg的百分比;拍照并观察每组小鼠皮肤的损伤情况,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检测小鼠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每组小鼠肺组织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IL)-17A、干扰素γ(IFN-γ)、IL-2和IL-4的水平变化。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照射后第4周和第8周,单纯照射组小鼠肺组织内CD25+Foxp3+Treg百分比[(1.73±0.04)%、(2.13±0.15)%]均较空白对照组[(1.14±0.02)%、(1.70±0.06)%]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680、-4.545,P=0.000、0.010),抑制Treg后,第4周和第8周时照射+CD25组小鼠肺组织内CD25+Foxp3+Treg百分比[(0.72±0.14)%、(0.27±0.02)%]均较单纯照射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96、37.538,均P=0.00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照射后第4周和第8周,单纯照射组小鼠肺组织内NRP1蛋白表达水平均较空白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341、-9.127,均P=0.000)。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显示,照射后第4周和第8周,单纯照射组小鼠肺组织内CD25+NRP1+Treg的百分比均较空白对照组升高,而照射+CD25组CD25+NRP1+Treg百分比均较单纯照射组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926、14.457,P=0.001、0.000)。观察小鼠皮肤损伤程度后发现,照射后第4周和第8周,单纯照射组小鼠皮肤损伤严重,而照射+CD25组小鼠照射后第4周时皮肤基本完好,第8周时出现脱毛脱皮。病理学结果显示,照射后第4周和第8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单纯照射组小鼠的肺组织结构破坏,肺泡壁增厚,细胞外基质增多,而照射+CD25组小鼠的肺组织结构完整,肺泡壁纤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照射后第4周,单纯照射组小鼠肺组织内IL-17A和IL-4的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492、-15.796,P=0.001、0.000),照射后第8周,TGF-β1和IL-17A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072、-7.167,P=0.000、0.002),IL-2水平在第4周和第8周时均降低,IFN-γ水平在第4周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93,P=0.000),第8周时下降;与单纯照射组相比,照射+CD25组小鼠TGF-β1和IL-17A水平在第4周和第8周时均降低(t=6.037、4.524、5.496、4.772,均P=0.000),IFN-γ水平升高(t=-7.006、-12.565,P=0.002、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IL-2和IL-4水平在第4周时均降低,第8周时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66、-9.090、8.833、-7.191,均P=0.000)。结论放射性肺损伤小鼠的肺组织中出现Treg分化,并增强分泌TGF-β1促炎因子,同时干扰辅助T细胞(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平衡来促进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

  • 标签: T淋巴细胞,调节性 T淋巴细胞,辅助诱导 模型,动物 Th细胞平衡 放射性肺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肥胖患者经七氟醚或七氟醚联合丙泊酚诱导BlockBuster喉罩的置入情况、呼吸暂停的发生率及持续时间,探索肥胖患者保留自主呼吸下置入BlockBuster喉罩所需合适的麻醉诱导方式。方法60例肥胖患者,按SPSS软件生成的随机数字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七氟醚组(S组)和七氟醚联合丙泊酚组(SP组)。SP组恒速输注丙泊酚1 mg/kg(按去脂体重计算),S组恒速输注等容积生理盐水,两组患者吸入5%七氟醚,待患者意识消失调整七氟醚浓度使SP组和S组呼气末七氟醚浓度分别达2.7%、3.0%,下颌松弛后尝试置入喉罩。记录两组患者喉罩置入情况、诱导期间呼吸相关参数[呼吸暂停发生率,呼吸暂停时间,麻醉诱导及喉罩置入过程中SpO2情况,诱导前1 min(T0)、诱导后1 min(T1)、置入喉罩前1 min(T2)及置入喉罩后1 min(T3)的呼吸频率、潮气量]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喉罩首次置入成功率、喉罩二次置入成功率、首次喉罩置入评分情况、呼吸暂停发生率、呼吸暂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点潮气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比较,SP组喉罩置入时间及麻醉诱导时间缩短(P<0.05)、T2时呼吸频率降低(P<0.05)。与T0比较,两组患者在T1、T2、T3时潮气量下降(P<0.05),S组呼吸频率在T2、T3时上升(P<0.05),SP组呼吸频率在T1时下降、T2时上升(P<0.05);与T2比较,两组患者T3时潮气量上升(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SpO2>90%及严重的心动过缓(心率<45次/min)和低血压[SBP<90 mmHg(1 mmHg=0.133 kPa)]。结论七氟醚或七氟醚联合丙泊酚诱导可在保留自主呼吸下成功置入BlockBuster喉罩,对肥胖患者是安全舒适的诱导方式;同单独七氟醚诱导相比,联合小剂量丙泊酚诱导能缩短喉罩置入及麻醉诱导时间,同时并未明显增加呼吸抑制的风险。

  • 标签: 肥胖 喉罩 丙泊酚 七氟醚 呼吸暂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