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内界膜剥除联合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弥漫性糖尿性黄斑水肿(DME)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12月弥漫性DME 56例(56眼)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内界膜剥除联合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为A组,28例(28眼);单纯内界膜剥除为B组,30例(30眼)。比较两组治疗后视力及黄斑中心区厚度(CMT)。结果A组CMT降低明显,视力提高快,平均CMT及视力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2周CMT及视力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及6个月CMT逐渐降低(P<0.05)。组间比较:术后2周及1个月A组视力及CMT均优于B组(P<0.05),术后3个月及6个月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弥漫性DME,内界膜剥除术安全有效,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能加速黄斑水肿消除及视力提高。

  • 标签: 剥除术,内界膜 曲安奈德 黄斑水肿,糖尿病性,弥漫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玻璃体切除术前不同剂量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治疗增生性糖尿性视网膜病变(PDR)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就诊的PDR患者80例(80眼)。随机分为3组:单纯玻璃体切除组,30例;标准剂量组,30例;术前应用0.25 mg/0.025 ml雷珠单抗半剂量组,20例,术前3~5天应用0.5 mg/0.5 ml雷珠单抗。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视力、手术耗时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单纯手术组、标准剂量组和半剂量组平均手术耗时依次为(60.2±7.8)min、(43.5±10.1)min和(43.0±6.4)min;三组术后视力(logMAR)依次为1.13±0.48、1.08±0.65和1.07±0.72;术中三组依次有6例、1例和0例使用玻璃体填充物;依次有11例、3例和2例再次玻璃体积血;单纯手术组中7例再次手术,1例出现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结论玻璃体切除术前应用0.25 mg与0.5 mg雷珠单抗均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

  • 标签: 剂量,药物 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增生性 玻璃体切除术 雷珠单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除及眼内空气填充术治疗伴有视网膜裂孔和局限性视网膜脱离的增生性糖尿性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收集2015年4月至2019年10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伴有视网膜裂孔和局限性视网膜脱离的增生性糖尿性视网膜病变63例(63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分为两组:眼前后段联合手术者定为观察组,31例(31眼);未联合白内障手术者定为对照组,32例(32眼)。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观察组术后1周和6个月视力(logMAR BCVA)为0.83±0.23和0.62±0.35,视力提高者28眼(90.3%),均高于对照组的1.13±0.14和0.84±0.35(t=-4.260,-3.230;P<0.05,0.003),视网膜完全复位者观察组28眼(90.3%),对照组28眼(87.5%)。两组视网膜复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7,P=0.722)。结论白内障手术联合玻璃体切除及空气填充术治疗伴有视网膜裂孔和局限性视网膜脱离的增生性糖尿性视网膜病变能显著提高视力,减少手术次数。

  • 标签: 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增生性 裂孔,视网膜 脱离,视网膜,局限性 玻璃体切除术 晶状体超声乳化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增生性糖尿性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玻璃体切除术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PDR者行玻璃体切除手术208例(208只眼)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情况分为NVG组和非NVG组,其中NVG组21例(21只眼),非NVG组187例(187只眼)。术后随访(10.3±1.6)个月,分析术后发生NVG的相关因素。结果随访末期,出现NVG者21只眼(10.1%)。与玻切术后NVG呈正相关的因素有:术前患者血红蛋白(OR=1.473,95%CI:1.191~1.822,P=0.002)、同型半胱氨酸水平(OR=1.064,95%CI:1.005~1.857,P=0.038),术后玻璃体积血(OR=37.832,95%CI:1.558~98.549,P=0.026)、视网膜脱离(OR=3.322,95%CI:0.338~32.651,P=0.001)。结论术前高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术后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是糖尿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玻璃体切除术后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

  • 标签: 青光眼,新生血管性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除术 因素,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