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的是通过对胚胎发育速度及形态评级,进而再参考受精原核评级的方法来确定体外受精之后通过选择移植胚胎的研究意义。方法采取回顾式的研究方式,对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采取联合评级进行移植胚胎的2700个受精进行深入分析,移植周期为429个,2700个受精均为正常的受精。而后根据受精原核发育的状态将2700个受精分为两组,一组是受精原核同步发育组,另一组则是受精原核不同步发育组,并观察两组受精原核的发育状况和发育的潜力,之后通过胚胎发育速度及形态评级和受精原核评级联合选择移植胚胎,胚胎进行移植之后进行观察,分析受精原核同步发育组和受精原核不同步发育组在移植胚胎后的着床率以及在临床中所表现的妊娠率。结果通过对2700个处于正常状态的受精进行观察分析后发现,受精原核同步发育组有1760个正常受精,其中处于优质状态的胚胎共有738个,比例约为41.93%;受精原核不同步发育组有940个正常受精,其中处于优质状态的胚胎共有317个,比例约为33.73%,通过比较上述两组优质胚胎率的数据可以得知两组的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受精原核同步发育组中的胚胎的移植周期为389个,其中临床妊娠周期185个,临床妊娠率约为47.56%,着床胚胎269个,移植胚胎989个,着床率约为27.20%;受精原核不同步发育组中的胚胎的移植周期为40个,其中临床妊娠周期19个,临床妊娠率约为47.50%,着床胚胎22个,移植胚胎86个,着床率约为25.58%,通过比较上述两组临床妊娠率和着床率的数据可以得知两组的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通过联合评级观察发现受精原核同步发育组和受精原核不同步发育组在临床妊娠率和着床率上没有显著差异,所以受精原核评级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胚胎的发育潜力,但却不会产生更高的临床妊娠率和着床率。

  • 标签: 胚胎发育 形态评级 受精卵原核评级 胚胎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