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时至今日,智能化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各大行业,如电气自动化控制板块,因为应用了现代的智能化技术,其控制系统的工作效率得到质的提升,数字化技术也规避了更多误差风险。同时,智能化技术的普及,极大增强了电气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延长了系统使用寿命,与我国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相呼应。

  • 标签: 智能化技术 电气自动化 控制系统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在艾滋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可行性、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纳入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使用PD-1单克隆抗体的艾滋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收集患者基本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CD4+T细胞计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载量。PD-1单克隆抗体持续用药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反应,记录治疗期间患者的不良反应,每12周评估1次疗效。在治疗后每周检测1次HIV载量,连续4次,随后每4周1次,连续2次,其后每12周1次动态监测。结果共10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7例,女3例;霍奇金淋巴瘤3例,宫颈癌和肝细胞癌各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非小细胞肺癌和肛门癌各1例。治疗前4例患者CD4+T细胞计数为100~200/μL,2例CD4+T细胞计数<100/μL。所有患者均至少完成3个周期PD-1单克隆抗体治疗,HIV载量均<20拷贝/mL。3例患者完全缓解,3例患者部分缓解。7例患者发生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3例发生大出血,1例发生听力障碍。结论PD-1抑制剂对HIV载量持续抑制无不良影响,且对肿瘤控制可发挥有效作用,可用于艾滋病合并肿瘤患者的治疗。但因其不良反应较多,故需多学科合作以降低合并症出现风险及处理严重并发症。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恶性肿瘤 程序性死亡蛋白-1单克隆抗体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了解纳武利尤单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的疗效,进一步充实中国PD-1单抗治疗NSCLC脑转移的证据。方法收集22例经纳武利尤单抗单药治疗的NSCLC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调取电子影像学资料阅片,确认疗效及疾病进展时间,随访获取患者生存资料。结果21例患者可进行颅内疗效评价,颅内客观缓解率为28.6%,颅内疾病控制率为47.6%。22例患者的中位颅内无进展生存时间为5.2个月,1、2年生存率均为56.7%。结论NSCLC脑转移患者接受PD-1单抗治疗,可能与无脑转移者疗效相似。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脑转移 PD-1单抗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20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出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索重症患者的预测因素。方法纳入2020年1月1日至2月1日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连续住院诊治并出院的COVID-19患者,分成重症组和非重症组。收集纳入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两组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和预后等。统计学方法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和χ2检验。结果共纳入203例COVID-19出院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89.2%,181/203)、干咳(60.1%,122/203)、胸闷(35.5%,72/203)、气促(29.1%,59/203)和肌肉/关节疼痛(26.6%,54/203)。从开始出现症状至入院的时间为5.8 d(1.0~20.0 d)。203例COVID-19患者中,重症组107例(52.7%),非重症组96例(47.3%)。重症组年龄为60岁(23~91岁),大于非重症组的47岁(20~86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12,P<0.01);重症组有至少1种基础疾病者占63.6%(68/107),大于非重症组的20.8%(20/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60,P<0.01)。重症组白细胞计数升高比例,淋巴细胞计数、白蛋白的下降比例,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肌酐、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空腹血糖、D-二聚体、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的升高患者比例均增加。203例患者中,172例(84.7%)入院时影像学检查已显示双肺斑片影、磨玻璃影;20例(9.9%)合并胸腔积液;平均间隔5 d复查影像学发现,55例(27.1%)显示肺部病变进展。203例患者中,123例(60.6%)入院即给予氧疗,107例(52.7%)给予糖皮质激素短期治疗,131例(64.5%)给予抗病毒治疗;26例(12.8%)死亡。住院时间为11.0 d(1.0~45.0 d)。结论COVID-19患者的症状中发热占的比例最高,老年、合并基础疾病患者易进展为重症。对于老年患者,应加强早期监测,重视基础疾病的控制,减少危重症的发生。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肺炎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临床特征
  • 简介: 【摘要】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适应时代需要开设的一门新兴学科,它能够激发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在实际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不仅要帮助他们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为学生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奠定良好基础,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了改进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途径。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  有效教学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发展,信息技术课程逐渐成为小学教学中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基础学科,小学信息技术的教育任务和教学目标提出:要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学生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重要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教学目标,教师必须积极改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途径。     1.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本身就是建立在计算机实践操作教学的基础上来给学生传授信息技术知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但是纵观实际,由于小学每个班级的学生都比较多,再加上他们的成长环境不同,所以导致他们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如果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依然采用统一教学方法,就会导致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面对这种实际情况,教师就必须紧密结合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和掌握情况,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让一些计算机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小组长,充分发挥他们的模仿作用,要求他们带领组内的其他成员一起成长和进步,从而切实提升整个小组的学习效率。     2.采用多样 化的教学手段,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普遍比较小,他们往往很难长时间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如教师可以积极改善以往的教学模式,不仅要注重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传授,还要在其中增添一些趣味的教学内容,把原本枯燥乏味的信息技术知识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眼前,或者是紧密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有效挖掘信息技术教材中蕴含的趣味性元素,采取适合小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而然就被调动起来了, 例如:在教学“让鼠标动起来”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一首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儿歌,让学生通过动听的音乐来想象小老鼠的形象,紧接着开展“找一找”的小游戏,让学生看一看电脑上的哪个东西最像老鼠?哪些地方像?大家知道鼠标有什么用?鼠标可以操作电脑,那么鼠标到底怎么用呢?接下来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详细讲解鼠标的功能了,在这种教学氛围的感染下,学生就会自觉认真听讲,通过这样趣味性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鼠标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信息技术的教学效果。     3.积极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教学观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教育教学也在不断变化,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它带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先进性,教师如果一直采用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就无法深入理解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更别说是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了,所以教师就必须积极改善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创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综合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把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和计算机实践操作有效结合起来,精心设计信息技术教学环节,确保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消化所学内容,因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本身就和计算机实践操作紧密相连,特别是其中一些操作性很强的知识,对于这些知识,教师可以有效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给学生直观地演示出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切身感受这些知识,对于演示中学生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教师一定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这样将会极大地提升小学信息技术的整体教学质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被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会基本的电脑操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项基本技能,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因此,小学教师必须充分重视信息技术教学,充分把握信息技术课程特征,设计科学合适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途径,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切实提高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伟 .改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途径初探 [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0( 3): 151.     [2]路加雷 .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初探 [J].中学时代, 2013( 24): 38.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利用氢化物发生—等离子发射光谱仪联用测定食盐中的痕量砷的方法。方法通过对关键试验条件和影响因素的观察和分析,探索和建立利用氢化物发生——等离子发射光谱法用测定食盐中痕量砷的方法。结果通过对不同食盐样品实际检测表明,该方法最低检测限为0.3μg/L,RSD小于2%,平均回收率为99.5%~100.5%结论该方法具有准确、灵敏、快速、简便,能够有效避免食盐的基体干扰,可以适用于各类食盐样品的实际测定工作。

  • 标签: 氢化物发生&mdash 等离子发射光谱法 食盐
  • 简介:计量确认是为确保计量设备处于满足预期使用要求,保证检测仪器设备应能达到所需的测量准确度和(或)测量不确定度的重要保障。本文就疾控机构分析仪器检定/校准结果的确认工作进行探讨,分析了相关问题,给出了意见建议。

  • 标签: 检定 校准 计量确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并发脑卒中患者诊断以及治疗状况。方法将2000年04月10日至2018年04月10日在我院收治的20例PV并发脑卒中患者纳入该次研究,患者均出现不程度的头晕、头胀、健忘、皮肤黏膜红紫,合并出现脾肿大、皮肤瘙痒、高血压等症状。脑卒中主要包含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以及脑出血,患者血液检查之中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出现慢性升高,骨髓检查结果显示造血细胞出现明显增高,红系明显,粒红下降。在头颅CT和MRI检查之中,提示基底节区脑梗死、脑干梗死、丘脑梗死、小脑梗死以及脑出血。对于脑梗死患者给予他汀类药物+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低分子肝素+脑保护治疗,PV主要给予静脉放血+羟基脲+干扰素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之中20例患者经过针对性治疗之后,18例患者神经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达到了缓解的效果,2例患者病情出现加重,并无任何患者死亡。结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并发脑卒中患者治疗十分困难,虽然患者的状况出现了缓解,但是致残率较高,因此临床的预防工作变得十分重要。

  • 标签: 诊断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脑卒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并发脑卒中患者诊断以及治疗状况。方法将2000年04月10日至2018年04月10日在我院收治的20例PV并发脑卒中患者纳入该次研究,患者均出现不程度的头晕、头胀、健忘、皮肤黏膜红紫,合并出现脾肿大、皮肤瘙痒、高血压等症状。脑卒中主要包含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以及脑出血,患者血液检查之中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出现慢性升高,骨髓检查结果显示造血细胞出现明显增高,红系明显,粒红下降。在头颅CT和MRI检查之中,提示基底节区脑梗死、脑干梗死、丘脑梗死、小脑梗死以及脑出血。对于脑梗死患者给予他汀类药物+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低分子肝素+脑保护治疗,PV主要给予静脉放血+羟基脲+干扰素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之中20例患者经过针对性治疗之后,18例患者神经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达到了缓解的效果,2例患者病情出现加重,并无任何患者死亡。结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并发脑卒中患者治疗十分困难,虽然患者的状况出现了缓解,但是致残率较高,因此临床的预防工作变得十分重要。

  • 标签: 诊断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脑卒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丙种球蛋白+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应用在重症ITP(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治疗中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重症ITP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仅接受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联合组25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之上患者加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展开分析。结果联合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联合组血小板回升时间、出血停止时间比对照组短,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和仅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进行比较,重症ITP患者接受静脉丙种球蛋白+甲基强的松龙联合治疗,可有效保障其疗效,将患者血小板回升时间、出血停止时间缩短。

  • 标签: ITP 甲基强的松龙 丙种球蛋白 疗效 重症
  • 简介:自北京金贵楠雅金丝楠家具艺术馆接受预约参观以来,素有“皇帝木”之称的金丝楠掀开了高贵、美丽、神秘的面纱。短短3个月,接待国内外访窖千余人。不少金丝楠拥趸签了订购合同,实现了自己多年梦寐以求的愿望;连一些喜爱紫檀和黄花梨的大藏家也加入到收藏金丝楠的行列。

  • 标签: 东方 订购合同 艺术馆 国内外 黄花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