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眶内穴位电针干预对颅脑外伤后动眼神经麻痹的疗效和动眼神经功能的改变。方法将纳入的60例颅脑外伤后动眼神经麻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眶内穴位电针刺激治疗,采用疏密波(疏波1 Hz,密波20 Hz),30 min/次,1次/日,每周5 d,共治疗8周;对照组给予调制中频电治疗,采用变频调制,中频载波频率4.0 kHz,低频调制频率0.2~150 Hz,20 min/次,1次/日,每周5 d,共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的睑裂高度、瞳孔直径、对光反射评分、眼球运动功能评分、动眼神经功能评分及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睑裂高度[(6.16±1.96) mm]、瞳孔直径[(4.75±1.33)mm]、对光反射评分[(0.53±0.68)分]、眼球运动功能评分[(0.83±1.05)分]、动眼神经功能评分[(2.99±3.45)分]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4.85±1.92)mm、(5.78±1.16)mm、(0.83±0.75)分、(1.53±1.17)分、(5.64±3.57)分],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0.00%)明显优于对照组(66.67%),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眶内穴位电针刺激治疗对颅脑外伤后动眼神经麻痹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动眼神经麻痹后出现的眼肌运动功能障碍。

  • 标签: 动眼神经麻痹 眼外肌 电针 针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后连续环形撕囊(CCC)开口纤维膜闭行开窗术处理的初步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2011年9月至2018年9月在台州市眼科医院就诊的白内障术后前囊膜CCC开口完全纤维膜闭的患者15例(15眼)行纤维膜开窗切除手术,并对其纤维膜闭形成原因、手术方式和效果进行了探讨。结果:所有术眼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术后次日,裸眼视力(UCVA)为0.2~0.3者4眼,0.4~0.5者8眼,0.6~0.7者3眼。前囊膜开窗口内透明,开窗范围大小合适,约4.5 mm×5.0 mm。人工晶状体位正无移位,光学部平展。所有患者均无术眼眩光主诉。结论:白内障术后前囊膜CCC开口纤维膜闭可能与晶状体上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等的增殖迁徙有关。开窗术可有效解除纤维膜闭并明显提高视力。

  • 标签: 白内障 连续环形撕囊 纤维膜闭 成因 开窗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