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单中心儿童受者肾移植疗效的总结,探讨安全有效扩大供肾来源与提高儿童肾移植成功率的举措。方法2002年9月至2019年9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实施儿童肾移植(受者年龄<18岁)111例,根据成人供肾41例及儿童供肾70例分为两个大组,前者又分为亲属活体供肾19例及器官捐献供肾22例两个亚组,后者分为单侧供肾移植48例及侧供肾移植22例两个亚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和移植预后。结果成人供肾组受者年龄为(15.6±1.9)岁,亲属活体供肾组术后发生移植物功能恢复延迟0例,器官捐献供肾组6例(27.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2~181个月,移植肾1、5年存活率在亲属活体供肾组和器官捐献供肾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年:100%比94.1%;5年:93.8%比94.1%)。儿童供肾组的供者年龄在单侧供肾组和侧供肾组分别为6(0.6,60.0)个月和0.5(0.1,2.0)个月(P<0.05),受者年龄分别为(9.5±5.3)岁和(11.5±1.8)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包括<1岁的婴儿受者肾移植7例。单侧供肾移植组3例(6.3%)发生血栓,侧供肾移植组5例(22.7%)发生血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随访4~54个月,移植肾1、2年存活率在单侧供肾组为85%和80%,在侧供肾组为75%和7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血栓形成外,导致儿童移植肾功能丧失的其他原因包括急性排斥反应和原发病复发等。儿童移植受者1年存活率在单侧供肾组为98%,侧供肾组为95%。结论成人供肾给大龄患儿可获得满意疗效,儿童供肾给儿童受者的移植肾存活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对新生儿供肾,应在充分评估风险后使用。

  • 标签: 肾移植 儿童 存活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观察Remuzzi评分高的器官捐献供肾移植给成人受者的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接受了移植前活检Remuzzi评分4分及以上心死亡器官捐献供者供肾移植的受者31例,分为肾移植组(DKT组,14例)和单肾移植组(SKT组,17例)。Remuzzi平均评分为DKT组左肾5.05/右肾5.26,SKT组左肾4.92/右肾4.58。供肾植入受者同侧髂窝。统计术后1年内的受者/肾存活情况、肾功能状况及急性排斥反应、移植肾功能延迟(DGF)和蛋白尿等并发症情况。结果DKT组和SKT组的受者男性占比分别为92.9%比52.9%,体重指数分别为(23.93±2.56)kg/m2比(21.09±2.85)kg/m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KT组1例术后11个月移植肾功能丧失,移植肾1年存活率92.9%,受者存活率100%,SKT组受者/移植肾1年存活率均为100% 。术后12个月的血肌酐(SCr),DKT组为(164±37.7)μmol/L, SKT组(154.92±96.2)μmol/L,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术后12个月时DKT组为(41.84±9.01)ml/(min·1.73m2),SKT组(44.8±18.16)ml/(min·1.73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未见严重外科并发症,各有1例急性排斥反应,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后逆转;两组的DGF发生率(DKT组42.9%比SKT组41.2%)和蛋白尿发生率(DKT组57.1%比SKT组4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移植前活检Remuzzi≥4分的高评分供肾,通过分配施行肾移植或者基于供、受者匹配的单肾移植,可以取得良好的近期受者/移植肾存活效果,长期效果待随访观察。

  • 标签: 肾移植 边缘供肾 肾活检
  • 作者: 卢峡 明长生 文志向 仇丽茹 许淑云 陈韬 宁琴 罗小平 陈知水 宫念樵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2020年第03期
  • 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 教育部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武汉 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呼吸内科,武汉 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感染科,武汉 430030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发生COVID-19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1例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发生COVID-19后临床诊治经过,包括起病经过、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包括血常规检查、肾功能检查、2019-nCoV核酸检测和肺部CT平扫)、治疗方案及转归。结果本例肾移植受者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和病原学检查方面具备典型COVID-19特征,诊断为COVID-19(重型)合并A型流感病毒感染。通过减停免疫抑制剂、阿比多尔/奥司他韦抗病毒、预防细菌感染、激素抗炎、吸氧、营养支持和充分休息等治疗,临床症状逐步缓解,肺部病灶吸收,达到临床治愈。结论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具有特定免疫抑制状态,COVID-19对受者的长期影响需要继续随访观察。

  • 标签: 肾移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免疫抑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尸体供肾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 function, DGF)危险因素并建立供者评分系统。方法收集自2016年11月至2018年3月全国29家移植中心实施尸体供肾移植共3 549例受者及1 875例供者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确定DGF的供者危险因素,将其纳入多因素分析,计算回归系数(β值)并换算成危险因素的评分,建立DGF风险供者评分系统。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供者年龄,原发疾病,高血压病史,捐献前血肌酐水平,低血压时间和心肺复苏史是肾移植术后DGF的危险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均可增加DGF发生率。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了基于以上6个危险因素的总分49分的DGF风险供者评分系统,随着供者评分由0分升高至49分,肾移植术后DGF发生率由9.96%增加至92%。结论本研究确定了尸体供肾肾移植术后DGF的供者危险因素,建立了一个符合中国人口特征的DGF风险供者预测评价系统,有助于临床医师用于尸体供者的评估,指导肾移植术后DGF的防治。

  • 标签: 肾移植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 供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转换为每日单次西罗莫司联合低剂量他克莫司缓释剂的免疫抑制方案对肾移植术后受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9年4月至2020年8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科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受者44例(22对)。来源于同一供者的两个肾脏数字随机配对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观察组和常规组在术后1个月内的用药方案是无差异的,免疫抑制维持方案均为他克莫司联合吗替麦考酚酯类(或麦考酚酸钠类)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术后1个月左右,观察组的免疫抑制方案转换为以西罗莫司为主,联合低剂量他克莫司缓释剂和泼尼松每日单次的服药方案,而常规组的用药方案不变。观察在转换方案前后两组之间的移植肾功能、蛋白尿水平及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常规组的血清肌酐值在术后1个月时分别为(163.40±51.57)μmol/L和(166.10±49.48)μmol/L,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方案转换后,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观察组的血清肌酐水平均较常规组略低,分别为(130.10±30.10)μmol/L和(134.90±28.97)μmol/L,(121.50±24.96)μmol/L和(136.30±27.06)μmol/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24 h尿微量总蛋白(mg/24 h)较常规组略增高,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分别为(331.20±84.21)mg/24 h和(279.50±80.91)mg/24 h,(209.60±66.02)mg/24 h和(179.50±37.60)mg/24 h,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常规组在其他药物副作用和不良事件发生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肾移植受者术后1个月时转换为每日单次的免疫抑制方案(西罗莫司+低剂量他克莫司缓释剂+糖皮质激素)可以明显增加受者的服药便捷性,尚没有观察到增加药物毒副作用和其他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且在减少肾毒性等方面可能存在优势,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 标签: 肾移植 免疫抑制治疗 安全性
  • 简介:摘要在ABO血型不同的活体肾移植术后出现原因不明的贫血时,需警惕过客淋巴细胞综合征(passenger lymphocyte syndrome,PLS)和微小病毒B19(HPV-B19)感染的发生。回顾本院1例肾移植术后发生PLS继发HPV-B19感染导致重度贫血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对其发病因素、临床诊断及治疗策略进行探讨分析。

  • 标签: 肾移植 过客淋巴细胞综合征 微小病毒B19 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西罗莫司对预防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因原发性肝细胞癌行肝移植的114例受者资料,根据免疫抑制方案中是否应用西罗莫司分为西罗莫司组(63例)和他克莫司组(51例)。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肝癌复发的危险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估西罗莫司对受者无瘤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45例发生了肿瘤的复发和(或)转移。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使用西罗莫司是预防肿瘤复发的独立保护因素[P=0.005,HR=0.38,95%置信区间(CI):0.193~0.748]。他克莫司组受者无瘤生存时间为5个月(4~19个月),而西罗莫司组的受者的无瘤生存时间为23个月(13~31个月)。两组发生感染及排斥反应概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方案以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西罗莫司为主的受者可能比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CNI)他克莫司为主的受者肿瘤复发率更低,无瘤生存时间更长。

  • 标签: 肝移植 肝癌 钙调神经蛋白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移植受者直肠拭子培养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阳性对CRKP的血流感染的预警价值,寻找受者CRKP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供相关的治疗方案。方法对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进行肝移植的148例受者进行直肠拭子培养,对直肠拭子培养CRKP阳性的受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CRKP血流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根据是否给予干预治疗分为干预组和未干预组,观察干预治疗对CRKP的血流感染的干预效果。结果148例肝移植受者进行直肠拭子培养检出CRKP阳性23例(15.5%),发生CRKP血流感染5例(21.7%,5/23);直肠拭子培养阴性125例,均未发生血流感染。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严重的基础疾病(重症肝炎)、术后移植肝功能恢复延迟、急性肾功能衰竭需要肾替代治疗(RRT)、术后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的诱导均是直肠拭子培养CRKP阳性的受者发生CRKP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此外,干预组中18例直肠拭子培养CRKP阳性的受者后期发生CRKP血流感染者2例(11.1%);未干预的5例CRKP阳性的受者后期发生CRKP血流感染者3例(60%)。干预组血流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干预组(P<0.05)。结论对肝移植受者进行直肠拭子培养可为CRKP血流感染提供预警,对直肠拭子培养CRKP阳性的高危受者进行干预治疗,可以减少CRKP血流感染的发生。

  • 标签: 肝移植 肺炎克雷伯菌 血流感染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