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评价雅培i1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使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检测硫酸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 sulfate,DHEA-S)、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ex hormone-binding globulin,SHBG)的性能。方法根据ISO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要求,同时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 EP系列文件以及相关标准,本研究使用雅培i1000SR于2020年3月对各质控品和临床样本进行DHEA-S、SHBG的非随机对照实验性研究,对DHEA-S、SHBG进行精密度、正确度以及线性范围验证,最后将验证结果与厂家声称性能指标进行相比。结果DHEA-S浓度水平1和水平2验证的批内CV、总CV分别为1.20%、3.68%和1.48%、1.70%,SHBG浓度水平1和水平2验证的批内CV、总CV分别为4.00%、0.80%和4.94%、2.03%,二者均小于厂家声明的6.25%的批内CV和8.33%的总CV,精密度验证通过。DHEA-S的5份质控品其验证偏差结果分别为-7.0%、-6.8%、-4.8%、4.7%和-2.5%,SHBG的5份质控品其验证偏差结果分别为-4.5%、-3.7%、-1.4%、-2.5%和-2.1%,结果均小于±12.5%,即总允许误差(TEa)的1/2,正确度符合实验室要求;DHEA-S、SHBG验证的线性范围是5.10~1 301.07 μg/dL和1.90~221.13 nmol/L,均在厂家线性范围内,二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DHEA-S的R2=0.999 3,SHBG的R2=0.996 6,相关系数R2>0.95);测定结果准确可靠,精密度较高,准确度较高,线性范围宽,以上性能指标均符合厂家声称的性能要求。结论雅培i1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检测DHEA-S、SHBG的性能验证的结果均符合临床的要求,可用于大批量临床标本的检测,DHEA-S、SHBG对性激素相关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性能验证 雅培i1000SR 硫酸脱氢表雄酮 性激素结合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家长自报食物过敏儿童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为有效利用病史信息和开展针对性家长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对2019年7—8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3岁以下所有596名儿童开展食物过敏问卷调查及皮肤点刺试验,再通过医生经口服食物激发试验确诊食物过敏患儿。获知家长自报儿童食物过敏发生情况和患儿症状特征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调查内容包括儿童人口学特征、过敏性疾病家族史、母孕期烟雾暴露和抗菌药物使用、出生后喂养方式、居所环境等。采用χ²检验比较家长自报与医生确诊食物过敏儿童临床特征的差异,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家长自报食物过敏的影响因素。结果596名儿童中男316名、女280名,家长自报儿童食物过敏率为22.0%(131/596),而医生确诊食物过敏检出率为9.9%(59/5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32.46,P<0.001)。家长自报食物过敏的131名儿童中有48例(36.6%)被医生确诊,而家长自报无食物过敏465名儿童中有11例(2.4%)被医生确诊为食物过敏。家长自报的过敏症状中,37.5%(24/64)的消化道症状和31.5%(23/73)的皮肤症状分别被医生确诊;同时存在皮肤与消化道症状的7名儿童中有6例被确诊为食物过敏。过敏性疾病家族史及居住潮湿环境增加了家长自报食物过敏风险[OR=1.83(95%CI 1.22~2.73)、2.33(95%CI 1.13~4.79),P=0.003、0.022]。结论家长自报食物过敏率高于医生确诊食物过敏检出率,当儿童同时存在皮肤和消化道症状时,临床医生应高度怀疑食物过敏的可能性。过敏性疾病家族史和居住潮湿环境可能增加家长自报食物过敏风险。

  • 标签: 儿童 食物过敏 口服食物激发试验 家长自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冷冻球囊(CB)消融术后复发的好发部位与术中因素。方法入选2017年2月至2019年11月在福建省立医院心内科接受房颤再次手术的房颤患者39例(阵发房颤21例,持续房颤18例)。术中左心房行基质电压标测,记录肺静脉电位恢复部位(GAP)。回顾性分析患者首次手术肺静脉电位记录,肺静脉电位隔离时间(TTI),冷冻30 s时的温度(T30 s)与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①肺静脉电位恢复好发于右前三叉处,左上肺静脉顶部,左下、右下肺静脉的底部;②有记录到肺静脉电位,术后无GAP的敏感性为78%,阳性预测值为80%;③T30 s<-25℃,TTI<60 s的敏感性为84%,阳性预测值为87%;④T30 s<-25℃,术后无GAP的敏感性为87%,阳性预测值为80%。结论右前三叉、左上肺静脉顶部,左下、右下肺静脉的底部是肺静脉电位恢复的好发部位,可记录肺静脉电位、T30 s<-25℃可以预测房颤冷冻消融术效果。

  • 标签: 心房颤动 冷冻球囊消融 肺静脉电位恢复 消融温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伊伐布雷定致心房颤动(房颤)的风险及影响因素。方法检索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提取2015年第2季度至2019年第4季度药物相关不良事件(AE)报告。根据首要可疑药物,AE报告被分为伊伐布雷定组和其他药物组,并各自分为房颤事件与非房颤事件组。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对伊伐布雷定相关房颤信号进行检测,房颤事件报告数≥3且ROR的95%置信区间(CI)下限>1为房颤信号阳性。通过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评价检测结果的稳定性。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校正ROR值以减少混杂因素的影响。比较伊伐布雷定相关房颤事件和非房颤事件组患者年龄、性别、用药剂量和适应证等临床特征的差异,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临床特征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伊伐布雷定致房颤的影响因素。结果纳入分析的报告为6 019 954例,伊伐布雷定组1 799例(0.03%),其他药物组6 018 155例(99.97%)。伊伐布雷定组中房颤事件组51例(2.83%),其他药物组中房颤事件组24 266例(0.40%)。伊伐布雷定致房颤事件总体ROR为7.21(95%CI:5.45~9.52),总体校正ROR为6.81(95%CI:5.13~9.02);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结果与总体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60岁组比较,70~79岁和≥80岁组患者应用伊伐布雷定后发生房颤的风险更高[比值比(OR)=6.525,95%CI:1.896~22.456,P=0.003;OR=4.948,95%CI:1.050~23.315,P=0.043)]。结论伊伐布雷定有导致房颤的风险,高龄可能与伊伐布雷定相关房颤风险增加有关。

  • 标签: 伊伐布雷定 心房颤动 药物副反应报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