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9例早期类分湿骨节炎症患者,对患者的腕关节以及双侧的掌指关节进行扫描分析。结果对于MRI图像进行影像学判断,将其主要分为血管翳形成、薄膜增厚、骨与软骨侵蚀、骨髓水肿以及肌腱,其灵敏度分别为100.00%、100.00%、80.03%、89.00%、53.00%,特异度分别为100.00%、71.43%、40.00%、21.00%、80.00%,准确度为100.00%、91.25%、68.89%、68.89%、61.00%。结论胎盘前置会显著影响孕妇的产后出血量,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险,加强患者的产后治疗,积极灵活的采用正确的措施可以显著减少出血量,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MRI 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 图像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6-0152-01
  • 简介:摘要本文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关于抗瓜氨酸化α烯醇化酶多肽1抗体在类风湿关节发病机制、诊断价值以及疾病活动中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抗瓜氨酸化α烯醇化酶多肽1抗体在类风湿关节早期诊断、指导治疗以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抗瓜氨酸化烯醇化酶多肽1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托珠单抗(Tochizumab,TCZ)治疗后类风湿关节(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小板(platelet,PLT)、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与RA病情活动度的关系及其在监测疗效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且使用过TCZ治疗的77例RA患者基线期及治疗24 W后Hb、PLT、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NLR、PLR及临床资料(合并用药、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分析上述指标及其差值(ΔHb、ΔPLT、ΔNLR、ΔPLR)与28个关节的疾病活动评分(disease activity score in 28 joints,DAS28)-ESR及临床疾病活动指数(clinical activity index,CDAI)的相关。结果PLT、PLR与CDAI和DAS28-ESR均呈正相关(PLT、PLR与CDAI:r值分别为0.44和0.34,P值均<0.05;PLT、PLR与DAS28-ESR:r值分别为0.46和0.34,P值均<0.05);而Hb与CDAI和DAS28-ESR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2和-0.37,P值均<0.05)。ΔNLR、ΔPLR与ΔCDAI有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32和0.31,P值均<0.05)。ΔPLT与ΔDAS28-ESR呈正相关(r=0.36,P<0.05)。经TCZ治疗后6个月后,PLT、PLR、NLR较基线期显著降低,而Hb较基线期明显升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29,6.80,3.86和9.43,P值均<0.05)。PLT升高组、NLR升高组、PLR升高组与PLT正常组、NLR减低组、PLR减低组相比,ΔCDAI明显改善(t值分别为3.15,3.38和8.04,P值均<0.05);Hb减低组和Hb正常组与ΔCDAI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ΔPLT、ΔNLR、ΔPLR可以用来监测TCZ的临床疗效。PLT、NLR、PLR基线水平高的RA患者病情改善较多,提示这些血液学标志物可用于指导TCZ治疗。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 托珠单抗
  • 简介:摘要类风湿关节(R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自身免疫疾病,目前发病机制不明,其中免疫系统尤其是淋巴细胞功能紊乱占主导作用。最近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可作为监测RA疾病活动、判断治疗预后及RA相关肺间质疾病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托法替布治疗PsA的疗效及安全。方法收集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就诊的5例PsA患者临床资料,5例患者曾接受过多种抗风湿药物治疗,其中2例使用过生物制剂(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阿达木单抗)治疗,效果不佳或停药后出现复发,累及多关节。给予加用托法替布治疗,记录分析治疗3个月、6个月后,患者ESR、CRP、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关节疼痛计数(TCJ)、关节肿胀计数(SCJ)、健康评估问卷(HAQ)、DAS28-CRP、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银屑病关节疾病活动指数(DAPSA)等指标变化,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5例患者联合托法替布5 mg,每日2次,治疗3个月后,关节肿胀、银屑病皮疹情况明显改善,4例患者疼痛明显缓解,治疗6个月后,ESR、CRP、VAS、TCJ、SCJ、HAQ、DAS28-CRP、PASI、DAPSA进一步下降,根据DSA28-CRP评分,3例患者外周关节达到疾病缓解,2例患者外周关节达到低疾病活动;PASI总体有效为4例;根据DAPSA评分标准,1例患者达到PsA疾病缓解状态,4例患者达到PsA疾病低活动状态。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托法替布治疗PsA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是未来潜在治疗选择。

  • 标签: 关节炎,牛皮癣 银屑病 JAK抑制剂 托法替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联合核磁共振在腕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腕关节损伤的患者180例,随机分成CT组、核磁共振组以及CT联合核磁共振组各60例,诊断后比较三组患者腕关节脱位及骨折的检出率。结果CT联合核磁共振组腕关节脱位(28例)及骨折(45)的检出数均显著高于CT组以及核磁共振组(P值<0.05);CT联合核磁共振组隐匿性骨折(9例)及移位碎骨折(18例)的检出数均显著高于CT组以及核磁共振组(P值<0.05)。结论CT联合核磁共振诊断腕关节损伤,可显著提高患者腕关节脱位及骨折等的检出率,为之后的治疗提供全面直观的信息,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CT 核磁共振 腕关节损伤 诊断价值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208-01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救治中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治疗时间为2023.2-2023.8)做研究,按照患者治疗日期单数日分为两个小组,每组44例。参考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加以安全干预护理,观察两组安全事故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参考组(P<0.05)。研究组出现坠床、跌倒、自伤、窒息等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安全护理干预,可以显著地改善患者的安全,减少自伤和窒息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 标签: 酒精中毒 急性 干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S出现葡萄膜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并明确诊断AS患者206例。依据是否存在葡萄膜炎将AS患者分别纳入有葡萄膜炎组和无葡萄膜炎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χ2检验及二元Logistic回归等对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有葡萄膜炎组37例,无葡萄膜炎组169例;与无葡萄膜炎组相比,有葡萄膜炎组患者年龄更大[(40±11)岁和(36±11)岁,t=-2.06,P<0.05],病程更长[(10(5,16)年和5(2,10)年,Z=-3.16,P<0.01],外周关节[51.4%(19/37)和32.5%(55/169),χ2=4.66,P<0.05)]及外周附着点更常见[40.5%(15/37)和11.8%(20/169),χ2=17.34,P<0.01],HLA-B27阳性率更高[100%(37/37)和85.8%(145/169),χ2=5.95,P=0.01]。然而,在性别、民族、颈椎压痛、吸烟史、吸烟量、葡萄膜炎家族史、AS家族史、BMI方面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小板计数、CRP、ESR 2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外周附着点[OR值(95%CI)=4.289(1.832,10.040),P<0.01]、病程[OR值(95%CI)=1.072(1.014,1.134),P<0.05]与AS相关葡萄膜炎独立相关。结论研究提示AS患者存在长病程、外周附着点时,其出现葡萄膜炎风险增加。

  • 标签: 脊柱炎,强直性 葡萄膜炎 危险因素 外周附着点炎
  • 简介:摘要:高中语文思辨写作教学面临来自学生几个方面的阻碍,如学生在对作文材料进行分析时,往往会因为偷换概念或概念混淆而进一步导致偏题,或因混淆关系使自己的作文结构混乱,或论证比例失当使作文无法明确地表述自己的观点等。这些问题必须得到迫切的解决,才能够达到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 标签: 高中语文 思辨性作文 教学
  • 简介:摘要:我国是质量认证第一大国,但目前存在企业认证和实际运行“两张皮”、审核员敷衍审核等认证有效不高问题。本文基于知识管理的视角就认证机构对企业质量认证有效影响要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认证机构对企业质量认证有效影响的机理及应用价值。

  • 标签: 质量认证,认证机构,知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