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研究自异混交群体的基因比例的逐代演变规律对确定选种的具体世代有指导意义。本文把这一演变规律归结为几个数学命题,并进行论证。

  • 标签: 自交 异交 生物数学 基因
  • 简介:从数学角度研究自异混交群体的基因比例的逐代演变规律中自交率这个参数对Fn的基因之比及熵的影响程度,归结为几个数学命题,并论证。

  • 标签: 自交 异交 生物数学 基因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Notch1抑制剂(3,5-二氟苯乙酰基)-L-丙氨酰基-L-2-苯基甘氨酸叔丁酯(DAPT)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4只健康6周龄雄性SD大鼠,体质量(210±10)g,体质量范围为200~220 g,将大鼠随机分为常规组、DPN组和DAPT组,每组8只。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DPN组和DAPT组每只按65 mg/kg标准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构建糖尿病模型,常规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的柠檬酸钠缓冲液。3 d后测尾静脉随机血糖≥16.7 mmol/L证明STZ注射成功,经进一步检测血糖≥16.7 mmol/L并持续至实验结束。糖尿病鼠模型建立后2周予DAPT组大鼠以0.1 mg/(kg·d)的DAPT腹腔注射,连续3 d。检测全部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痛温觉阈值,检测Notch1、Ras同源基因家族激酶(ROCK)1、ROCK2的表达。结果DPN组7 d血糖[(17.63±0.41)mmol/L]、14 d血糖[(17.95±1.22)mmol/L]、30 d血糖[(20.81±3.21)mmol/L]和60 d血糖[(26.08±3.56)mmol/L]高于常规组[(6.35±0.72)mmol/L、(6.33±0.62)mmol/L、(6.05±0.74)mmol/L、(7.54±0.65)mmol/L];DAPT组60 d血糖水平[(21.17±1.44)mmol/L]低于DPN组[(26.08±3.56)mmol/L];DPN组30 d体质量[(217.61±18.35)g]、60 d体质量[(200.75±13.19)g]小于常规组[(308.25±16.72)g、(344.13±15.34)g];DPN组60 d坐骨神经传导速度[(36.25±2.82)s]慢于常规组[(50.25±1.67)s];DAPT组60 d坐骨神经传导速度[(40.63±3.70)m/s]快于DPN组[(36.25±2.82)m/s];DPN组60 d热痛觉阈值[(25.50±1.60)s]高于常规组[(14.13±1.25)s];DAPT组60 d热痛觉阈值[(17.25±1.67)s]低于DPN组[(25.50±1.60)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PN组病变髓鞘比例较常规组高,DAPT组病变髓鞘比例较DPN组低;DPN组Notch1平均免疫荧光密度较常规组显著升高,DAPT组Notch1平均免疫荧光密度较DPN组显著下降;DPN组ROCK1平均免疫荧光密度较常规组显著升高,DAPT组ROCK1平均免疫荧光密度较DPN组显著下降;DPN组ROCK2平均免疫荧光密度较常规组显著升高,DAPT组ROCK2平均免疫荧光密度较DPN组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otch1抑制剂DAPT可能通过下调ROCK对DPN产生保护作用。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Notch1 Ras同源基因家族激酶1 Ras同源基因家族激酶2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地方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具备实践能力的高校产业学院的支持和服务。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服务县域农产品包装设计、品牌打造和开展电商技能培训等方式,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同时,建立横向科研课题,实现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的互动,为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 标签: 服务于区域经济 地方应用型高校产业 学院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在我国社区2糖尿病人群中独立验证并比较基于瑞典糖尿病登记数据(NDR)建立的心血管病短期风险预测模型和糖尿病终生风险预测(DIAL)模型评估5年和10年心血管病发生风险的准确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中国鄞州电子健康档案研究中的基线无心血管病史且年龄在30~75岁的2糖尿病队列人群。采用校准后的NDR模型评估研究对象5年心血管病风险,采用DIAL模型评估5年和10年心血管病发生风险,采用调整竞争风险的Kaplan-Meier法计算研究对象5年和10年心血管病实际发生风险。采用区分度C统计量、校准度χ2值和校准图评价预测模型的准确性。结果经过中位7.0年的随访,83 503名研究对象共发生7 326例心血管病事件和2 937例非心血管病死亡事件。在5年心血管病风险预测中,NDR模型对男性和女性发病风险分别高估39.4%和8.6%,DIAL模型分别高估14.6%和50.1%。在男性5年风险预测中DIAL模型区分度优于NDR模型,其C统计量(95%CI)分别为0.681(0.672~0.690)和0.667(0.657~0.677);女性中两模型C统计量(95%CI)分别为0.698(0.689~0.706)和0.699(0.690~0.708)。在10年风险预测中,DIAL模型准确度有所提高,在男性中低估1.6%,在女性中高估12.8%。结论在我国社区2糖尿病人群中,校准后的NDR短期风险模型高估了5年心血管病风险,校准后的DIAL终生风险模型高估程度更严重;但随着预测年限延长到10年,DIAL模型预测准确性有所改善,体现了终生风险评估的价值,并提示需要建立适合我国2糖尿病人群的心血管病终生风险预测模型。

  • 标签: 糖尿病,2型 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终生风险模型 队列研究